双望远镜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试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双望远镜的空间碎片激光测距试验研究
【摘要】:大口径望远镜有助于提升空间碎片目标测量能力。根据激光测距雷达方程应用多台相对较小口径望远镜同时接收激光回波信号,可等效实现单台大口径望远镜激光信号接收能力,弥补大口径望远镜在目标快速跟踪、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不足,并可兼顾测距系统测量能力和效率。基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相距约55 m的1.56 m和60 cm口径望远镜系统,研究了双接收望远镜测距技术,在国内首次开展双望远镜空间碎片激光观测试验,验证了多望远镜同时接收碎片目标激光信号测量技术。测量数据结果表明:1.56 m口径望远镜激光回波接收能力是60 cm口径望远镜的约3~4倍,双望远镜可等效于一台约1.65 m口径望远镜的激光接收能力,在远距离、小尺寸空间碎片目标高精度激光观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3074;11503068) 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12001) 中国科学院国防创新基金(CXJJ-14-S108)
【分类号】:TH743;TN958.98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世界各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航天器发射的增多,地球空间中在轨运行的失效目标越来越多,比如废弃卫星、航天器残骸、火箭体及其解体碎片等,严重影响在轨航天器安全,对这些目标高精度监测、精密定位和编目是各国航天技术发展中一个重要方面[1-3]。激光测距技术高精度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超;杨洪波;吴小霞;张景旭;;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结构的性能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1期
2 陈波,尼启良,曹继红,巩岩,曹健林;空间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正入射望远镜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3年04期
3 张林波,任戈,陈洪斌;大口径望远镜结构的有限元分析[J];光学技术;2003年05期
4 陈欣扬;机场远距离目标望远镜监控系统的初步设计[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2004年00期
5 郑锋华;王永;李东波;蒋麒麟;;望远镜主转动框架设计分析方法[J];机械设计;2006年08期
6 王鸣浩;董磊;;傅里叶望远镜成像原理对比验证[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6期
7 郑骅铃;;望远镜的色再现性[J];应用光学;1982年03期
8 ;输出系统能以相位共轭补偿形成激光束的望远镜系统[J];国外激光;1994年03期
9 赵有雄,郭忠言,詹文龙,冯恩普,郗鸿飞,周建群,王金川,罗永锋,雷怀宏,沈文庆,,冯军,马余刚;一种高性能飞行时间望远镜系统[J];核技术;1995年07期
10 李蓉芳;直接形成图像的望远镜多孔径合成系统(下)[J];光机电信息;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红娥;胡易;成正维;刘思敏;;体全息望远镜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杨飞;;温度变化对1.23m望远镜光机系统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陈渊;;质子反冲闪烁望远镜系统的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4 杨飞;;仰角变化对1.23m望远镜光机系统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王柱生;谭继廉;肖国青;李占奎;高萍;张宏斌;鲍志勤;卢子伟;李龙才;张玲;徐树威;郭应祥;谢元祥;;全耗尽Au-Si面垒型带电粒子望远镜的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吴小霞;;600mm薄镜主动光学成像望远镜[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永明;袁波;;RPC μ子望远镜的设计[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8 李松林;卢俊;徐瑚珊;诸永泰;;一个气体电离室IC+PSSD望远镜系统[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彼工;美国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盘支撑南极天体望远镜[N];中国建材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超;大口径望远镜系统建模及仿真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2 岳巾英;复眼衍射望远镜系统的性能检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3 于树海;傅里叶望远镜成像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4年
4 邓永停;4m级望远镜主轴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5 孙敬伟;地基大口径光电成像望远镜装调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6 司庆丹;傅里叶望远镜成像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4年
7 程泽浩;HXMT中能望远镜数据获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晓明;望远镜光路实时对准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9 姚仰光;LAMOST观测控制系统的建立与测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常九健;基于弧形电机拼接的大型望远镜驱动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建峰;大型光电阵望远镜结构传热分析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2 朱巧根;望远镜远程控制和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祝莲;1.2m地平式望远镜跟踪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4 范玉峰;地平式自动望远镜控制系统及光子计数型光度计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5 杨秀荣;卡塞格林激光发射望远镜支架的结构分析和优化[D];苏州大学;2011年
6 张雅静;无线传感网络在光学综合孔径望远镜中的应用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7 蔡灿;小型望远镜防抖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王磊;白天探测技术研究与望远镜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4年
9 刘昕;太阳X-EUV成像望远镜的系统响应分析及图像数据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8年
10 朱波;大口径望远镜多自由度三镜组件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本文编号:11861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8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