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MIMO非合作接收增强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LTE-MIMO非合作接收增强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长期演进 多输入多输出 符号级干扰消除 预编码 非合作接收
【摘要】:无线通信中的非合作接收是指从第三方的角度出发,对信号进行截获并进行处理的过程,它是侦察技术中信息截获技术的关键部分。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这也给非合作接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在MU-MIMO环境下的非合作接收,如何提高非合作接收方在多用户场景中的性能则是本文的重点。首先,在第二章中介绍了本文非合作接收研究的背景知识,对SU-MIMO和MU-MIMO系统的模型进行了描述,MIMO信道容量及预编码也作了相应的介绍。第二章的最后,对后文仿真中需要用到的SCM信道也作了简单介绍。接着在第三章的开始,引出了本文中所要讨论的多用户场景,并在此场景中利用最小均方误差(MMSE)接收机和符号级串行干扰消除(SLIC)接收机对非合作接收方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通过对LTE中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介绍,了解到小区中各用户的SRS是相互正交的,于是提出对目标用户的SRS进行干扰,从而改变基站对目标用户信道信息的估计结果,进而改变基站端的预编码向量,使非合作接收方获得更好的接收性能,并对此方法进行了初步仿真,通过仿真得到非合作接收方性能能通过对目标用户SRS干扰得到提高这一结论。根据第三章的结论,第四章中结合SLIC接收机,提出了三种提升非合作接收方性能的方案,分别是对目标用户进行导频干扰、对非目标用户进行导频干扰、根据信道相关性对合法用户进行导频干扰,并进行了性能仿真。接着在设定非合作接收目标的条件下,分别对基于随机噪声的目标用户导频干扰、基于权重因子的目标用户导频干扰以及基于信道相关性的导频干扰三种仿真进行了性能仿真,分析并比较了三种方法的优劣性,得到第三种方法虽然复杂度最高,但性能最好的结论。最后,在空间信道模型(SCM)信道上对提出的三种提升非合作接收方性能的方案以及满足非合作接收条件的三种方法进行了仿真,得到与本文中采用相关性信道相似的结果,从而印证本文所提方案的现实可行性。第五章中则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下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1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庆庆;;利用非合作辐射源单站快速定位技术[J];科技传播;2012年09期
2 周一宇,黄知涛,姜文利;基于非合作照射的目标探测[J];航天电子对抗;2004年02期
3 杨博;王丰华;周一宇;黄知涛;;空基辐射源非合作探测系统目标定位[J];应用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4 柴立功;吕久明;罗景青;;一种适用于非合作源雷达的波束形成技术[J];现代防御技术;2006年05期
5 杨娟;李颖;张志军;李季青;;移动Ad hoc网络容量非合作规划博弈模型的稳定性[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1期
6 杨娟;杨丹;黄彬;张小洪;杨聪;;变时延移动Ad-Hoc网络容量非合作规划博弈模型的渐近稳定性[J];物理学报;2014年02期
7 胡亚;王永庆;吴嗣亮;马远星;张春;;利用频域连续性检测非合作突发通信信号[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10期
8 杨娟;杨丹;赵红;葛永新;;移动Ad hoc网络容量分析的非合作规划博弈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9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祖杰;非合作性环境下的P2P搜索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锦灏;LTE-MIMO非合作接收增强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2 张彤;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与非合作利益博弈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3 李知博;基于非合作均衡理论的高中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冯文;LTE TDD非合作接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方正跃;非合作高阶QAM信号迭代接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黄少东;非合作通信中OFDM的定时载波同步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20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220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