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多带蜂窝网中D2D中继通信的中断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7 16:34

  本文关键词:多带蜂窝网中D2D中继通信的中断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终端直通技术 中断概率 放大转发 解码转发 最短路径路由


【摘要】:处于演进过程中的第五代(5G)无线网络可克服现有4G无线网络的缺点,5G无线网络可达到更高数据传输速率、更优端到端性能、更好的热点区域用户覆盖和密集区域更低时延覆盖、更低功耗和更低成本等等。5G多带架构可能含有宏蜂窝小区、各种小蜂窝(small cell)、无线中继和终端直通(D2D,Device-to-Device)网,以满足不同业务QoS需求。因此,D2D技术正成为了当前的一种5G研究热点。有关研究表明,在蜂窝网络中引入D2D通信技术,可以提升小区吞吐量性能。本文重点研究蜂窝网络的D2D中继系统,分别针对单中继和多中继场景,提出了针对了中断性能提升方法。针对单中继场景,本文在最基本D2D中继模型基础上,提出将基站作为双向放大转发中继辅助D2D用户进行通信,从而使直接链路和中继链路相结合,D2D用户能在两个不同时隙内接收到目标信号。在分析中断概率时,本文仅考虑蜂窝用户对D2D用户的干扰,得到D2D链路中断概率的精确公式和高信噪比时的近似形式。并且以中断概率最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最优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策略能够明显地提升D2D中继系统的性能,最优功率分配方案性能优于等功率分配。为了进一步增强D2D中继链路的中断性能,本文提出将基站作为双向解码转发中继辅助的D2D通信方案。首先,通过考虑中继接收功率是否相等,分为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情况。并由理论分析得到了中断概率的精确表达式。其次,通过假设蜂窝用户远离D2D链路,噪声影响可以忽略,得到中断概率的下限形式。仿真结果不仅证实了相比传统D2D传输,基站作为DF中继策略的中断概率明显减小,还表明了当信噪比处于较小范围时,该策略性能优于放大转发中继。针对多中继场景,本文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分析D2D通信系统的性能,并兼顾蜂窝用户的中断概率。通过考虑D2D用户与蜂窝用户之间的同信道干扰,将系统分为共享上行和下行链路频带两种情况,同时对D2D和蜂窝链路的中断概率理论表达式行了分析。然后,基于最小化中断概率为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最短路径路由(SPR)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中断概率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同时表明了共享不同频谱资源时,D2D链路与蜂窝链路中断性能的变化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浩;肖立民;闫阳;王京;;译码转发认知双向中继网络的中断概率[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1期

2 赵诗琴;杜荣;李剑;李生红;;基于干扰建模的通信中断概率分析[J];计算机工程;2013年07期

3 王俊波;王金元;林敏;陈明;;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系统上行中断概率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5期

4 孙立悦;赵晓晖;虢明;;基于中断概率的协作通信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J];通信学报;2013年10期

5 嵇建波;唐晓辉;;认知选择协同分集任意信噪比中断概率的分析[J];电讯技术;2009年07期

6 洪路峰;杨晓非;刘占军;;基于中断概率的协作伙伴选择策略[J];广东通信技术;2010年02期

7 刘磊;汤滟;;无线传感网两种中继选择策略的中断概率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21期

8 季彦呈;葛建华;李靖;师晓晔;;增强型编码双向中继方案及中断概率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年01期

9 冉杰;王羽莹;;两跳单节点选择增量中继系统及其中断概率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11年12期

10 王俊波;王金元;陈华敏;陈明;;分布式天线系统中的系统下行中断概率分析[J];电子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会平;覃团发;刘家锋;;基于自适应协作发送协议的中断概率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蔡跃明;杨炜伟;王智林;;基于中继选择的差分放大转发传输系统性能分析[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燕锋;许波;沈连丰;;基于TD-SCDMA的Ad hoc网络性能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雨佳;多天线选择系统保密中断概率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周佳;多天线双向中继网络传输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张沉思;高效低复杂度的双向放大转发中继传输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苏玉萍;无线中继通信系统的可达速率区域及中断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蔡艳;D2D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6 袁福;协作认知中继网络中的资源管理及中断概率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杜冠瑶;无线协作中继网络的资源分配和信息能量同传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8 吉晓东;多用户协作通信中的双向中继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刘阳;基于中继协作的认知无线网络资源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代泽洋;认知无线网络中的协作传输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素盼;LTE网络下D2D通信系统干扰抑制技术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2 程腾飞;多带蜂窝网中D2D中继通信的中断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3 赵强;无线认知中继网络干扰分析及中断概率优化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4 孙湘琪;认知中继网络模型及中断性能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陈亮;机会干扰对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周铭;无线中继网络中继选择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7 孟庆宇;无线中继网络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8 魏良武;自适应分级MIMO协同中继的D2D通信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9 张元玉;两跳无线网络偷听者容忍能力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张融;认知中继网络的性能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32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232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c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