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密钥分发中的偏振补偿方法
本文关键词:量子密钥分发中的偏振补偿方法 出处:《计算机工程》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偏振补偿 逐步逼近 遍历 波片 阈值 偏振对比
【摘要】:量子密钥分发采用的是偏振编码,用普通的单模光纤作为量子态传输的量子信道时,光纤会出现轻微的双折射效应,不能保持量子偏振态。为此,提出对量子态进行偏振补偿的方法。通过逐步逼近的方式,采用2个四分之一波片和1个半波片的旋转组合,实现对光纤的偏振补偿。通过测量得到系统的偏振对比度,并根据测量的结果逐步调整三波片的旋转角度,直到系统的偏振性能满足要求。仿真结果表明,与采用遍历方式的偏振补偿方法相比,逐步逼近的方法能更快地实现偏振补偿。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F050007,LY17F050004)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0A610175)
【分类号】:TN918.4;O413
【正文快照】: 0概述量子通信可以实现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战略性方向[1-4]。量子密钥分发作为量子通信技术中发展最快并最早实现商用化的分支方向,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5-8]。量子密钥分发采用偏振编码[9-11],利用2组相互正交的偏振态, 即水平偏振态|H!、垂直偏振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浩昊;张书练;谈宜东;李岩;;基于激光回馈的波片在盘位相延迟测量系统[J];应用光学;2011年05期
2 冷长庚;;1.06微米1/4波片的设计[J];激光与红外;1979年12期
3 熊胜明,林大键;高精度1/4波片的设计[J];光学技术;1989年06期
4 宋连科;李国华;;波片在光学实验设置中的调整及使用[J];物理实验;1992年01期
5 薛庆文;;准λ/4波片在光路中的校准[J];物理通报;1997年12期
6 周军,程柱建,苏桂英;复合1/4波片工作特性分析[J];光电子·激光;2001年04期
7 ;光的偏振与色散[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3期
8 余春日;利用λ/4波片测定任意波片的位相延迟角[J];激光技术;2003年04期
9 程笑天,李银柱,刘诚,薄锋,朱健强;波片位相延迟的测量方法[J];中国激光;2003年07期
10 陆静珠;关于波片光轴确定的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欧阳斌;林礼煌;张秉钧;莽燕萍;;波片检测方法及仪器[A];第九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欧阳斌;林礼煌;张秉钧;冯伟伟;;石英波片相位延迟量及厚度的精密光学测量[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颖;基于单一波长激光器测量多波长波片相位延迟量的系统设计与开发[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邵伟佳;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光学滤波片与完美吸收超材料的设计及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杨亚良;全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支丹丹;基于旋转波片法的斯托克斯参量检测与精度分析[D];安徽大学;2016年
2 王兰;多光束干涉对波片性能的影响及实验测试[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宋师霞;单色光退偏器及波片退偏效应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廷生;波片延迟量自动化测量系统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旭;椭偏光谱法测量波片相位延迟量[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静;波片相位延迟量的智能化测量技术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7 孔庆典;波片延迟量的温度效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中辉;宽带亚波长结构表面等离子波片设计与传输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9 芦丹桐;四分之一波片法测量双折射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李旭东;基于铌酸锂的电控波片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090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309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