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中继节点辅助的Femtocell混合接入控制算法

发布时间:2018-01-05 01:00

  本文关键词:基于中继节点辅助的Femtocell混合接入控制算法 出处:《通信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继 混合接入控制 异构网络融合 跨层干扰 注册用户保护


【摘要】:针对异构网络融合环境提出一种基于中继节点辅助的毫微微蜂窝(Femtocell)混合接入控制算法,为Femtocell网络相邻用户(NUE,neighboring user)提供较好的性能支持。该算法将中继节点部署在网络外围的架构,通过中继放大转发或直传链路的传播方式对NUE进行数据传输,并设置Femtocell网络注册用户(FUE,Femtocell user)的Qo S门限值、宏蜂窝用户(MUE,Macrocell user)的跨层同频干扰容忍门限值以及Femtocell基站(FBS,Femtocell base station)下行总功率受限为约束,将上述资源分配问题建模成最优化问题,通过采用对偶分解算法进行求解,并将直传与中继放大转发模式相结合,从而适用于多用户多基站环境下Femtocell混合接入。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算法不仅能够对FUE的Qo S进行保护,还能有效降低对MUE的跨层同频干扰,而且动态、灵活地改变NUE的接入模式,较大幅度地提高NUE的系统性能,且在一定区域内采用中继转发链路获得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比采用传统直传链路的数据速率高约25%左右。
[Abstract]:A hybrid access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relay node assisted femto cell is proposed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fusion environment. It is a nue for adjacent users of Femtocell network. Neighboring users provide better performance support. This algorithm deploys relay nodes to the architecture around the network. The NUE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mode of relay amplifying, forwarding or direct transmission link, and the registered user of Femtocell network is set up. The QoS threshold for Femtocell users is the macro cellular user's mue. The cross-layer co-frequency interference tolerance threshold for Macrocell users and the Femtocell base station. Femtocell base station) is constrained by the total power. The above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 is modeled as an optimization problem, which is solved by dual decomposition algorithm. Combining direct transmission with relay amplification and forwarding mode, it is suitable for Femtocell hybrid access in multi-user and multi-base station environmen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not only protect the QoS of FUE, but als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ross-layer co-frequency interference to MUE, and dynamically and flexibly change the access mode of NU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of NUE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rate obtained by using relay forwarding link in a certain area is about 25% high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direct link.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系统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1471164,No.6140139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o.KYLX_0133) 山东科技大学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No.2016RCJJ010)~~
【分类号】:TN929.5
【正文快照】: 3.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系统实验室,美国洛杉矶90001)第1期刘诚毅等:基于中继节点辅助的Femtocell混合接入控制算法·55·1引言毫微微蜂窝网络(Femtocell)作为一种极具有应用价值的技术,能够在传统的宏蜂窝网络(Macrocell)盲区和室内环境中提供无线宽带接入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融文;孙恩昌;张延华;;一种改进的中继节点选择方案[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3年01期

2 刘洪;任术波;项海格;;中继节点随机均匀分布的机会中继[J];信号处理;2011年04期

3 王翥;魏德宝;;贪婪寻优算法在中继节点布局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05期

4 曾斌;魏军;姚路;;传感器网络中继节点扩展部署的优化算法研究[J];通信学报;2012年04期

5 江帆;王本超;;中继蜂窝网中基于负载均衡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J];电讯技术;2011年10期

6 陈纯锴;谢红;;改进的协作中继节点选择策略[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赵海;彭海霞;朱剑;李大舟;;基于组确认机制的车联网中最佳中继节点的选择[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8 黄健文;倪卫明;;一种通过加入中继节点以修复大面积网络损坏的能量均衡算法[J];微型电脑应用;2013年04期

9 周涛;邢凯;刘刚;谷天波;黄刘生;;利用协作通信的中继节点放置问题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3年11期

10 樊勇;魏剑平;黄孝斌;李英奇;;一种能量消耗相关的传感器网络中继节点布局策略[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雷;付东阳;李艳辉;;基于中继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翥;佟晓筠;王玲;魏德宝;;贪婪寻优算法在WSN中继节点布局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3 刘家锋;覃团发;罗建中;;基于协作通信的中继节点数与编码速率对中断概率的影响分析[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苏亮;;无线协作中继技术综述[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傧;协作通信中的中继节点选取和传输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苗婷莛;高效率中继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玛纳尔(Manar Sabah Abd Alhussen Al-Kali);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继网络中跨层结构的能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秀峰;车联网中V2V多跳广播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刚;无线协作网络的中继节点选择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6 佘家驹;信号空间对齐在双向中继网络中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陈智勇;无线双向中继网络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刘毅;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胡洁;无线网络的中继选择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黄双林;无线协作中继策略和资源分配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达广;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中继节点布置问题研究[D];深圳大学;2015年

2 周小欢;避免隐藏节点带宽冲突的中继节点选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胡少领;基于动态门限的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王乔翊;认知无线网络多中继虚拟MIMO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张云婷;协作通信中继选择方案设计与分析[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潘燕杰;基于OFDM的全双工协作网络资源分配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刘琨;基于能量效率的无线网络协作通信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李爱丽;稀疏机会网络中固定中继节点部署策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9 乐人铭;基于协同通信的自适应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10 吴德恩;传感网中分区的连通优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80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380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b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