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y噪声下一阶线性系统的弱信号复原分析
本文关键词:Levy噪声下一阶线性系统的弱信号复原分析 出处:《仪器仪表学报》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Levy噪声 一阶线性系统 随机共振 弱信号复原
【摘要】:将Levy噪声与一阶线性随机共振SR系统相结合,采用Levy噪声模型和弱正弦信号模型,研究了不同Levy噪声环境下的调参广义随机共振现象及弱信号复原。首先分析了Levy噪声的特征指数α、对称参数β以及强度系数D对输入信噪比的作用规律;然后探究了不同分布的Levy噪声环境下一阶线性系统结构参数a的广义随机共振现象;最后提出了Levy噪声激励下线性系统高低频弱信号复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输入信噪比随α单调递增,随μ变化甚微,随D单调递减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减小保持定值;在Levy噪声作用下的一阶线性系统不能产生传统意义上的随机共振现象,但却存在互相关系数随结构参数a非单调变化的广义随机共振现象;在信号复原过程中,理论分析与实际仿真结果一致,证明所提复原方法准确可行,复原效果理想
[Abstract]:The Levy noise model and the weak sinusoidal signal model are used to combine the Levy noise with the first-order linear stochastic resonance SR system. The generalized stochastic resonance (GSR) phenomenon and weak signal restoration in different Levy noise environments are studied. Firstly, the characteristic exponent 伪 of Levy noise is analyzed. The effect of symmetry parameter 尾 and intensity coefficient D on the input signal-to-noise ratio; Then the generalized stochastic resonance phenomenon of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 a of the first order linear system under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Levy noise is investigated. Finally, a method for recovering the low and low frequency weak signals of linear systems excited by Levy noise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increases with 伪 -monotonicity, and changes little with 渭. When D monotone decrease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input SNR does not decreas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first order linear system under the action of Levy noise can not produce the stochastic resonance phenomenon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but there exists the generalized stochastic resonance phenomenon in which the cross-relation number varies with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 a. In the process of signal restorati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mulation results, which proves that the proposed restoration method is accurate and feasible, and the restoration effect is ideal.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1164) 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CSTC2011jjjq40002)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研(KJ130524)项目资助
【分类号】:TN911.6
【正文快照】: 1弓I言 随机共振的概念在1981年被Benzi R等人m提出,近年来发展成为非线性学科中弱信号检测[2]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非线性系统中,在特定的噪声强度下,噪声不但不会对激励信号造成负面影响,反而产生协同效应,噪声的一部分能量会转移给信号,达到共振作用,这种现象叫随机共振(Sto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田帆;赵文礼;邵柳东;;基于随机共振原理的自适应信号检测技术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王明明;刘庆华;;随机共振在方位估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1期
3 赵文礼;田帆;邵柳东;;自适应随机共振技术在微弱信号测量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7年10期
4 杨永健;李树秋;田志中;;分布式系统负载均衡中基于模糊控制的参数自适应调整算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07期
5 雷卫延;姜孝华;朱璇;;自适应随机共振信号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6 刘鎏;闫云聚;袭著有;;基于Duffing系统的信号非线性检测方法在转子碰摩故障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论文;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博;空基辐射源非合作探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刘辛;光频段雷电探测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龚智保;一种基于参数调节随机共振的基带信号处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2 景振芳;并联静态系统信噪比增益研究及局部最优处理器设计[D];青岛大学;2014年
3 蔡志全;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方法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桂英,邱琛山,龚希堂;一阶双时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J];管道技术与设备;1994年03期
2 马合保,秦超英;广义离散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H_∞控制分析[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叶华文,戴冠中,王红;一类输入饱和的线性系统的输入到状态镇定[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薛安克,孙优贤;不确定线性系统保代价控制的鲁棒性分析[J];自动化学报;2001年03期
5 张士兵;线性系统相关估计法的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02年06期
6 伍俊良,刘飞;病态线性系统的控制模型设计及其迭代算法[J];控制与决策;2004年11期
7 曾静;袁德成;霍苗;;一种基于开关控制的高阶线性系统稳定化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04期
8 祝庚;孙振东;;切换线性系统的聚合优化(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年07期
9 杨素华;;信号与线性系统应用型实验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10期
10 全寿春;对《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内容的认识——兼论十多年来《无基》教材的变化[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兆林;黄民懿;马树萍;;线性系统的状态最小二乘估计[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薛安克;孙优贤;;不确定线性系统最优二次保价控制的一种鲁棒界[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吴冲锋;王浣尘;;时滞不确定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实用判别方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4 陈辉;陈兆宽;;控制燃料受限下离散线性系统能控域的研究[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5 谭震宇;张承慧;;线性系统状态方程的逆算符解[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6 段广仁;潘深田;;连续线性系统的稳定鲁棒性分析与设计[A];第三届全国控制与决策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7 薛安克;孙优贤;;不确定线性系统的一种鲁棒保稳定最优控制方案[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8 姚雪琴;张平;俞立;;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D稳定化控制器设计[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叶春生;易天元;戴克中;;具有相关噪声线性系统的分解算法[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10 王秀红;刘梦良;;平方可积扰动下线性系统二次鲁棒最优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几类分数阶线性系统稳定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赵益波;切换线性系统的建模与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邹洪波;切换线性系统稳定性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缪树鑫;求解线性系统的几个预处理技术[D];兰州大学;2012年
5 王珂;线性与模糊线性系统求解的块迭代方法[D];兰州大学;2006年
6 宋杨;一类切换线性系统的分析与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7 刘巍;离散马氏跳线性系统状态估计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8 高遵海;线性系统状态空间模结构与可控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祝庚;切换线性系统的分段聚合与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铮;大稀疏鞍点线性系统的迭代解法[D];东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迪;输入中带有区间时滞的线性系统的H_∞控制[D];渤海大学;2015年
2 金易周;滞回系统的稳定性[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卓;执行器速率受限情形下的线性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陈媛;求解大型稀疏线性系统的几类迭代算法[D];温州大学;2015年
5 白伟;双率采样下线性系统的H_∞控制与网络化控制[D];山西大学;2015年
6 龚会元;带有时滞的马尔可夫跳线性系统最优滤波问题[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俊敏;具有线性分式不确定性的半Markov跳变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8 韩其力木格;时变线性系统的同时强镇定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宋淑燕;时变线性系统的同时镇定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陈丹;反线性系统的镇定与模型参考跟踪[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83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383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