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分布式视频编码中关键帧丢失错误保护

发布时间:2018-01-06 02:25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视频编码中关键帧丢失错误保护 出处:《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分布式视频编码 关键帧 小波域 分级 误码信道


【摘要】:目的分布式视频编码较其传统视频编码具有编码简单、误码鲁棒性高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如无人机航拍、无线监控等新型视频业务的需求。在分布式视频编码中,视频图像被交替分为关键帧和Wyner-Ziv帧,由于受到信道衰落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传统帧内编码方式的关键帧的误码鲁棒性远不如基于信道编码的WynerZiv帧。关键帧能否正确传输和解码对于Wyner-Ziv帧能否正确解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压缩效率和率失真性能。为此针对关键帧在异构网络中的鲁棒性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域的关键帧质量可分级保护传输方案。方法在编码端对关键帧同时进行传统的帧内视频编码和基于小波域的Wyner-Ziv编码,解码端将经过错误隐藏后的误码关键帧作为基本层,Wyner-Ziv编码产生的校验信息码流作为增强层。为了提高系统的分层特性以便使系统的码率适应不同的网络条件,进一步将小波分解后图像的各个不同层的低频带和高频带组合成不同的增强层,根据不同信道环境,传输不同层的Wyner-Ziv校验数据。同时对误码情况下关键帧的虚拟噪声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第1个增强层已解码重建的频带与其对应边信息来获得第2个和第3个增强层对应频带的更加符合实际的虚拟信道模型的估计。结果针对不同的视频序列在关键帧误码率为1%20%时,相比较于传统的帧内错误隐藏算法,所提方案可以提高视频重建图像的主观质量和整体系统的率失真性能。例如在关键帧误码率为5%时,通过传输第1个增强层,不同的视频序列峰值信噪比(PSNR)提升可达2 5 d B左右;如果继续传输第2个增强层的校验信息,视频图像的PSNR也可以提升0.5 1.6 d B左右;如果3个增强层的校验信息都传输的话,基本上可以达到无误码情况下关键帧的PSNR。结论本文所提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中的关键帧在实际信道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码问题,同时采用的分层传输方案可以适应不同网络的信道情况。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ystem ' s layered characteristics ,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improve the subjective quality and the rate distortion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ystem ' s layered characteristics , the decoding end can improve the subjective quality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the rate distortion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5SCU04A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71248)~~
【分类号】:TN919.81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大规模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移动手机终端、嵌入式移动设备等在我们的生活中日益普及[1-3]。在这些新型应用场合中,编码终端往往在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等方面受限,这对于传统的视频编码压缩技术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挑战[4]。分布式视频编码(DVC)的出现[5],为这种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晓娟;卿粼波;熊淑华;欧先锋;;一种新的Wyner-Ziv视频编码关键帧抗误码方案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2 高文华;张义云;王海东;;高效率视频编码中基于块整合的错误隐藏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5年06期

3 周启亚;杨高波;刘志成;彭勇;周庞荣;;针对H.264/AVC的时域错误隐藏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0年09期

4 曹继华,李凤亭;MPEG-2视频解码器中的错误隐藏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荣松;杨红;卿粼波;王正勇;;分布式视频编码中关键帧丢失错误保护[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7年05期

2 李玉峰;刘飞;王宇鹏;;基于多方向自适应加权的空间错误隐藏算法[J];电视技术;2015年07期

3 张小红;胡婷;;H.264视频流自适应多纹理方向错误隐藏方案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5年03期

4 林其伟;李学;;基于MV自适应选取的帧间隐藏算法[J];通信技术;2011年12期

5 周启亚;杨高波;刘志成;彭勇;周庞荣;;针对H.264/AVC的时域错误隐藏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0年09期

6 张湃;付炜;孙仁泽;;时空域自适应错误隐藏算法[J];电子技术;2008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岳虹;卿粼波;何小海;欧先锋;;DMVC中基于图像配准的空域边信息重建算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3年S2期

2 刘畅;马然;刘德阳;张兆杨;;HEVC中基于前后景区域的错误隐藏[J];电视技术;2012年15期

3 马宇峰,蔡安妮;基于最小像素跨度准则的空域错误隐藏方法[J];通信学报;2005年01期

4 曹继华,李凤亭;MPEG-2视频解码器中的错误隐藏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琳;;重点项目“高效视频编码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2 赵珊;张玲;郑建彬;杨杰;;H.264视频编码标准[J];有线电视技术;2007年11期

3 蒋刚毅;朱亚培;郁梅;张云;;基于感知的视频编码方法综述[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2期

4 林庆帆;;视频编码的新趋势(英文)[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5 ;我国科学家主导的视频编码标准成国际标准[J];中国标准导报;2013年07期

6 李卫平;;是否使用可伸缩视频编码(英文)[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7 沈兰荪,魏海,黄祥林;基于子带/小波分解的视频编码可分级性研究[J];电子学报;2000年07期

8 韦强,李晓辉,翟宗起;一种自适应快速视频编码的新方法[J];微机发展;2000年06期

9 张勇东,李桂苓;立体视频编码中视差估值算法的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2年01期

10 张勇东,李桂苓;高性能三维小波视频编码方法[J];通信技术;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任尔;陈恳;叶庆卫;;基于帧的多描述视频编码冗余插入研究[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2 袁子立;胡世安;孟一鸣;王璀璨;;视频编码新技术新标准研究[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3 巫戈明;孙立峰;钟玉琢;;联合零向量预测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框架[A];第三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7)论文集[C];2007年

4 石春莺;陈伟建;;分布式视频编码的近况和未来研究方向[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杨任尔;金炜;陈恳;;基于下抽样多描述视频编码及解码后处理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许鹏飞;罗建书;;率控制自组织矢量量化及在视频编码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江涛;陈伟建;;可伸缩视频编码中运动模型的改进[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姜俊;胡骏;;新媒体视频编码方案比较研究[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8年

9 刘孝波;;基于联合采样的多描述视频编码[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卿粼波;吕瑞;郑敏;滕奇志;何小海;;基于迭代译码算法的分级分布式视频编码[A];第十五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宏;我国主导的视频编码标准将颁为国际标准[N];科技日报;2013年

2 记者 徐建华;我国科学家主导的视频编码标准成国际标准[N];中国质量报;2013年

3 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文;智慧城市中的视频编码、分析与评测[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年

4 记者 徐建华;我国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公开征求意见[N];中国质量报;2014年

5 周汝波 贺学金;碟机常用视频D/A转换、视频编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N];电子报;2007年

6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信息产业部“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秘书长、组长 黄铁军 高文;视频编码有绝招[N];计算机世界;2003年

7 ;视频编码标准的发展[N];计算机世界;2005年

8 周汝波 贺学金;碟机常用视频D/A转换、视频编码集成电路维修资料[N];电子报;2007年

9 刘燕;AVS2视频编码效率翻番音频无失真编码标准颁布[N];科技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徐建华;我国先进音视频标准制定更具开放性[N];中国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苫社;基于率失真优化的高效视频编码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胡金晖;基于深度信息的多视点视频编码及图像增强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陈方栋;基于背景建模的高性能视频编码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张江山;基于变换的视频编码与率失真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3年

5 赵安邦;稳健视频编码与传输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6 杨志杰;可伸缩视频编码中的基础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年

7 张克新;可伸缩视频编码及传输理论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孟丽丽;多视点视频编码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9 王鹏;分布式视频编码率失真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钱大兴;基于视频内容的可伸缩视频编码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勇;基于高效视频编码标准中编码单元分割的样点自适应补偿算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晓荣;基于HEVC的快速编码算法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5年

3 赵睿思;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刘娟;基于高性能视频编码(HEVC)算法的改进[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5 钱程;基于压缩感知的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檀会娟;分布式视频编码相关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聂菁;H.264/AVC快速模式选择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孟雷雷;基于参数选择的视频编码算法优化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9 卢晓亮;面向4K的HEVC视频编码及其在高清网络摄像机上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郭健生;多视角多描述视频编码[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85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385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e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