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信道估计的物理层安全多天线选择功率分配方案

发布时间:2018-01-06 19:31

  本文关键词:基于信道估计的物理层安全多天线选择功率分配方案 出处:《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物理层安全 多天线选择 训练序列 信道估计 保密容量


【摘要】:针对多天线选择方案提高物理层安全的研究中信道已知条件的设定过于理想这一问题,提出利用导频信号估计主信道并进行多天线选择的方案。接收端发送导频信号供发射端进行主信道估计,发射端利用估计的信道状态信息选出多根天线并进行功率分配,推导所提方案的保密容量并设计仿真实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估计误差条件下达成了低信噪比时的非零保密容量,且接收方误码率随信噪比增大急剧减小至10-4,而窃听方的误码率保持较高,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Abstract]:For multiple antenna selection scheme to improve the channel condition of the known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in this setting is too ideal, the pilot signal is the main channel estimation and multi antenna selection scheme. The receiver transmits the pilot signal for the transmitter of the main channel estimation, the transmitter selects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using the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stimation and the power allocation, the proposed scheme is the secrecy capacity and design simulation exampl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in the estimation erro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low SNR non-zero secrecy capacity, and the error rate with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increases sharply reduced to 10-4, and the error rate remained high tapping and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nd feasibility.

【作者单位】: 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2333)
【分类号】:TN918
【正文快照】: 0引言为确保无线MIMO系统通信安全,现有研究除基于上层加密技术防止窃听方对信息的恢复外,也可通过物理层安全技术实现抗窃听、抗截获等效能。近几年,MIMO系统物理层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以Oggier等人[1]提出的MIMO信道保密容量推导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发射端辅助人工噪声、MIMO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立健;金梁;刘璐;罗文宇;;基于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的鲁棒安全发送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5期

2 白慧卿;金梁;钟州;黄开枝;;利用信道衰落幅度差异隐藏私密信息的物理层安全编码方法[J];信号处理;2015年01期

3 侯晓峗;黄庭金;朱艳;范伟;;增强物理层安全的联合发射天线选择和人工噪声技术[J];信号处理;2014年11期

4 卫红权;罗文宇;兰巨龙;陈鸿昶;;基于扰动理论无线物理层安全模型及敏度分析[J];通信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啸;马东堂;李为;熊俊;;人工噪声辅助安全传输中的反馈比特数研究[J];信号处理;2016年10期

2 李荣秀;;5G通信中的增强物理层安全信号处理技术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年19期

3 蔡晓霞;曾凌清;陈红;朱文丽;;MIMO系统发射端多天线选择保障物理层安全传输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21期

4 曾凌清;蔡晓霞;陈红;朱文丽;;基于信道估计的物理层安全多天线选择功率分配方案[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年03期

5 贾仁庆;吴晓富;朱卫平;;iJam密钥产生方案的双窃听者合作攻击[J];信号处理;2016年01期

6 邱咏明;刘菲;万程骋;;无线通信网络物理层安全风险及其防护技术研究现状分析[J];保密科学技术;2015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勤业;贾曙乔;左莎琳;董柳青;尹诗媛;;分布式多天线跳空收发技术(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李为;陈彬;魏急波;熊春林;张晓瀛;;基于接收机人工噪声的物理层安全技术及保密区域分析[J];信号处理;2012年09期

3 赵家杰;彭建华;黄开枝;吉江;;基于人工噪声的多用户MIMO系统加密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8期

4 王亚东;黄开枝;吉江;;一种多天线信道特征投影物理层安全编码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7期

5 吴飞龙;王文杰;王慧明;殷勤业;;基于空域加扰的保密无线通信统一数学模型及其窃密方法[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2年04期

6 陈涛;余华;韦岗;;认知无线电网络的物理层安全研究及其鲁棒性设计[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4期

7 龙航;袁广翔;王静;刘元安;;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电信科学;2011年09期

8 张炜;戴旭初;许小东;;基于非均匀子带分解的宽带线性盲均衡器[J];电子学报;2010年04期

9 唐洪;邱天爽;;Alpha稳定分布噪声下广义恒模算法收敛性能的研究[J];电子学报;2009年01期

10 徐先峰;冯大政;;一种充分利用变量结构的解卷积混合盲源分离新方法[J];电子学报;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传勇;谢文武;章平;刘守印;;估计误差对天线选择系统性能影响分析[J];无线通信技术;2007年03期

2 王先发;禹化龙;沈斌;;天线选择对分布式多入多出系统的容量影响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8年03期

3 杨洪明;;跟踪遥感(测)飞机的最佳天线选择[J];无线电通信技术;1983年12期

4 冯兴乐;刘龙;刘家彬;孙建成;;空间复用系统中天线选择的必要性分析与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9期

5 陈强;庄铭杰;;采用最大比率发射技术的天线选择系统性能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杨海芬;郭志勇;李广军;;估计误差下多天线选择系统的性能分析[J];通信技术;2009年03期

7 李对;王保云;;基于MIMO系统的天线选择[J];信息技术;2006年12期

8 段俊毅;;天线选择在Ad Hoc网络中的应用[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宋高俊;周正中;;MIMO系统的非相干天线选择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3期

10 袁艳;申敏;;基于天线选择的MIMO-HARQ技术研究[J];电子测试;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骞;刘皓;;基于QR分解的MIMO自适应天线选择[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潘立兵;李正权;孙峰;;天线选择对MIMO系统分集增益的影响[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冯亦琳;任品毅;汪瑞;魏莉;;多用户MIMO系统中基于块对角化预编码的天线选择算法[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西午;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天线选择和协作定位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盛延敏;MIMO通信系统中的天线选择与盲自适应处理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坤;MIMO通信系统波束形成与天线选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婧琦;基于天线选择的干扰对齐算法性能分析及硬件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本利;协作中继系统中天线选择机制的能效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赵舒;中继与天线选择的能效优化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万情;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链路天线选择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6 余华;相关信道下天线选择系统容量问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封超;基于天线选择的多天线中继系统性能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王海涛;方向图可重构MIMO天线选择系统的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马磊;MIMO天线选择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俊;多用户MIMO系统中用户和天线选择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89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389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1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