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液晶光学相控技术在卫星通信多接入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10 19:10

  本文关键词:液晶光学相控技术在卫星通信多接入中的应用 出处:《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激光通信 多波束 捕跟 液晶光学相控阵


【摘要】:在空间激光通信、组网过程中,为了能够实现一颗卫星终端对多颗卫星终端的物理光束接入,从而使得一颗卫星能与多颗卫星实现数据分发、路由、交换等组网功能,对卫星激光通信捕跟过程中存在的多终端物理接入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基于液晶光学相控阵多波束生成能力和多波束赋形的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终端接入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利用液晶光学相控阵的多波束生成与控制能力实现对多个终端的接入。对光束在远场光斑的位置信息以及接入过程中的衍射效率和能量损耗情况进行仿真来验证该方案是否满足空间激光通信终端接入要求。仿真结果发现接入过程中的衍射效率大于80%,能量损耗小于1 d B,表明该方案有效可行。
[Abstract]:In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ing,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physical beam access of one satellite terminal to multiple satellite terminals, so that one satellite can realize data distribution and routing with multiple satellit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phased array multi-beam generation and multi-beam shaping, the physical access method of multi-terminal in satellite laser communication trapping process is studied by switching and other networking functions. A new multi-terminal access method is designed. The core of this method is to use the multi-beam generation and control ability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phased array to realize the access to multiple terminals. The diffraction efficiency and energy loss in the process are simulated to verify whether the schem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cces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raction efficiency in the access process is greater than 80%. The energy loss is less than 1 dB, which shows that this scheme is effective and feasible.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空间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614050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438108) 上海航天SAST基金(SAST2015087)
【分类号】:TN927.2
【正文快照】: 0引言空间激光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是当前星地、星间通信的研究热点之一[1-3]。同时,当前激光通信捕跟系统具有接入时间长、光束指向唯一的特点,只适合点对点激光链路通信,无法进行多终端之间快速接入、组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贵进;占生宝;谢小平;赵尚弘;;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J];军事通信技术;2002年02期

2 马东堂,魏急波,庄钊文;空间激光通信及应用[J];半导体光电;2003年02期

3 ;武大空间激光通信填补国内空白[J];光机电信息;2007年12期

4 付强;姜会林;王晓曼;刘智;佟首峰;张立中;;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光学;2012年02期

5 李静;赵树波;;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究综述[J];电子测试;2013年Z2期

6 孙东青;空间激光通信的研究与开发[J];现代通信;1995年10期

7 聂文强,曾小东,詹玉书;空间激光通信技术[J];电子科技;1998年02期

8 谢木军,付承毓,马佳光;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及其关键技术[J];光电工程;1999年S1期

9 陈媛,余成波,万文略;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闻传花,李玉权;空间激光通信中的光学系统[J];光通信技术;200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空间激光通信现状、展望与设想[A];2008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会议文集[C];2008年

2 蒋丽娟;;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周莉;郑勇;;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技术[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吴金泉;宋述燕;林兆祥;;自制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学生实验装置[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蒋丽娟;朱道伟;;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及其发展[A];'99十一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陈桂芬;尹福昌;;光放大器在空间激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岳炜;佟首峰;李宏柞;;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发射单元电光调制系统的设计方案[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洪流;俞石云;刘云志;;车载光控相控阵天线设计[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尚军平;苏道一;;相控阵天线单元故障鉴别方法[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何亚东;;一种相控阵天线结构设计[A];2008年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全友 记者 赵凤华;7.5G速率40km距离空间激光通信试验成功[N];科技日报;2010年

2 高阳特;如何成就“星际实时对话”[N];中国航天报;2013年

3 陈佳佳;“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N];中国航天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鄢永耀;空间激光通信光学天线及粗跟踪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王怡;空间激光通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尚军平;相控阵天线快速测量与校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徐晨;光学真时延相控阵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温亚庆;平面微带相控阵天线大角度低旁瓣扫描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6 陈曦;相控阵天线相位中心及卫星通信圆极化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樊芳芳;超宽带天线与相控阵天线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夏润梁;相控阵天线宽角宽带扫描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9 刘松华;异向介质与基于EBG的相控阵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旭来;四象限探测器在空间激光通信中应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柳;高速率空间激光通信LDPC信道编码技术[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响;空间激光通信接收端的光纤高效耦合技术[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4 柯善勇;空间激光通信中的信道建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德瑞;空间激光通信中智能数据模拟源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6 于志良;基于空间激光通信的光混沌保密系统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张令军;空间激光通信组网跟踪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8 任斌;空间激光通信系统高精度光束伺服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程杨;空间激光通信光斑跟踪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连锴;空间激光通信用半导体激光放大器[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06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406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7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