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语音的激光相干获取及增强
本文关键词:远距离语音的激光相干获取及增强 出处:《光学精密工程》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激光相干探测理论建立了全光纤激光相干测振系统,并结合维纳语音增强技术实现了远距离、高质量语音信号的获取。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检测原理及光纤器件特性,搭建了全光纤激光相干测振实验系统检测发音者咽喉振动,从而实现远距离语音信号的获取。由于直接获取的语音信号受到严重的噪声干扰,采用基于最小控制递归平均算法估计噪声的维纳滤波来抑制噪声,提高语音质量。实验结果显示:激光相干测振系统可有效获取70m内的语音信号(检测喉咙振动还原语音);语音增强技术可有效抑制噪声,将信噪比提高5dB,并增强语音的清晰度。由此表明,该系统具备获取远距离、高质量语音信号的能力。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ser coherent detection, an all-fiber laser coherent vibr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 wiener speech enhancement technology is used to achieve the acquisition of long-distance and high-quality speech signals. The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tical fiber devices are introduced. An all-fiber laser coherent vibr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is built to detect the throat vibration of the speaker. Because the directly acquired speech signal is seriously disturbed by noise, Wiener filter based on minimum control recursive average algorithm is used to suppress the nois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ser coherent vibr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can effectively obtain the voice signal within 70 m. Speech enhancement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noise, increas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by 5 dB, and enhance speech clarity, which shows that the system has the ability to obtain long distance and high quality speech signal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1205143)
【分类号】:TN249;TN912.3
【正文快照】: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1引言激光相干检测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因具有高灵敏性、抗干扰性强、非接触式及远距离等优点而在精密测量与工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2]。激光相干检测系统能在非接触情况下检测较远距离目标的微小振动,因此可通过检测由声压引起的物体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开利;基于子波变换的语音信号压缩[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屈丹,王炳锡;语音信号元音检测的新方法[J];声学学报;2003年01期
3 徐静波,于洪涛,冉崇森;重叠语音信号的高阶矩分离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4年04期
4 吕钊;吴小培;张超;李密;;卷积噪声环境下语音信号鲁棒特征提取[J];声学学报;2010年04期
5 王祯飞;;语音信号模块化预处理的分析实现[J];科技风;2010年20期
6 周桑漪;刘田康;;语音信号分析和识别系统电路的设计[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7 姜哲炫;吕英华;李登科;;语音信号采样的实现和语音信号动态谱曲线的快速显示[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8 方勇,朱江,何其超;汉语语音信号的分形特征[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9 张长青;陈砚圃;;离散余弦小波包变换及语音信号压缩感知[J];声学技术;2014年01期
10 陈亮,张雄伟;语音信号非线性特征的研究[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力;曾毓敏;邹采荣;吴镇扬;;基于子空间分析的语音信号寂声语声段识别方法[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2 杜安丽;王茜;余磊;孙洪;;基于小波树结构的语音信号压缩感知恢复算法[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云翼;崔杰;肖灵;;一种改进的语音信号去混响算法[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陈韬;莫福源;李昌立;;语音信号的自动分段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沙宗先;卢绪刚;秦兵;李吉民;;语音信号的混沌现象研究[A];第四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6 沙宗先;韩俊涛;陈惠鹏;秦兵;;语音信号的混沌现象研究[A];第五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刘佳;师硕;李锡杰;王旭;;语音信号的分析方法和应用[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于水源;陈玉东;;语音信号非线性动力学特性与语音学特性之间的关系[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吕苗荣;古德生;彭振斌;;语音信号基本处理单元的选择与应用[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高畅;李海峰;马琳;;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语音信号压缩与重构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西安邮电学院 王娜;企业IP电话解决方案探讨[N];通信信息报;2005年
2 成都 史为;红外光语音通信实验[N];电子报;2005年
3 记者 杨柳纯;HYT携手清华大学研发语音信号技术[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什么是信号分离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5 NMS国际公司供稿;StudioSound:高性能的语音质量[N];通信产业报;2003年
6 陕西 朱亚伟 编译;一款半双工对讲机电路[N];电子报;2012年
7 湖海;美推出一次性手机[N];中国电子报;2002年
8 ;YS-608型学习耳机原理与维修[N];电子报;2002年
9 山东 吕建国;鹦鹉学话、复读两用电路[N];电子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丽芳;语音信号动态特征分析及其可视化的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 ;2010年
2 韩志艳;语音信号鲁棒特征提取及可视化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刘柏森;基于HHT复杂环境下低信噪比语音检测及增强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叶蕾;语音信号压缩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5 金学成;基于语音信号的情感识别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陈为国;实时语音信号处理系统理论和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7 谭丽丽;语音信号盲分离算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
8 闫润强;语音信号动力学特性递归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覃爱娜;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汉语语音编码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郭海燕;基于稀疏分解的单通道混合语音分离算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健晨;基于语音信号特征参数提取的同模板匹配算法的综合分析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许佳佳;基于压缩感知的语音信号处理与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荣鹤;基于学习字典的单声道混合语音信号提取[D];南昌大学;2015年
4 赵梦逸;语音信号的盲分离技术研究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蔡鹏;语音的发声动力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6 米川;语音信号的预测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7 黄冬梅;基于ARM的侦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周伟;基于结构相似性的语音信号增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曾仕军;基于ARM的实时语音编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张艾萍;小学英语口语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9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43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