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一种LT码编码生成矩阵的伪随机产生方案

发布时间:2018-01-31 15:13

  本文关键词: 数字喷泉码 LT码 编码生成矩阵 伪随机产生 出处:《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常用的LT码编码生成矩阵的传输方案是在每个编码数据包的头部额外增加一个开销,用于放置该数据包对应的编码生成矢量。该方案会产生较大的开销,造成传输效率降低。给出了一种编码生成矩阵在编码器和译码器间伪随机同步产生的方案。采用该方案时,只要编码器和译码器伪随机数发生器的算法相同,种子也相同,就能产生一样的均匀伪随机数序列,将其进行转化后就能得到相同的编码生成矩阵。种子数据量小,且只需要在伪随机数发生器初始化时编码器和译码器间交换一次即可。实验结果显示,生成的伪随机度值符合指定的度分布函数,数据包的伪随机选择也符合泊松分布。相比较传统方案,该方案避免了编码生成矩阵的直接传输,减少了传输开销,提高了传输效率。
[Abstract]:The common transmission scheme of LT coding generation matrix is to add an extra overhead to the header of each encoded packet to place the encoding generation vector corresponding to the packet. In this paper, a scheme of code generation matrix generated by pseudorandom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encoder and decoder is presented. When the scheme is adopted, the algorithm of encoder and decoder 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or is the same. The same seed can produce the same uniform pseudorandom number sequence, and the same coding generation matrix can be obtained after it is transformed. The seed data is small. It only needs to be exchanged once between encoder and decoder when the 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or is initiali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nerated pseudorandom degree value accords with the specified degree distribution func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cheme, this scheme avoids the direct transmission of the coding generation matrix, reduces the transmission overhead and improves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1076,61301123)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299) 重庆市科委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
【分类号】:TN911.2
【正文快照】: 0引言1998年,Michael Luby等提出了数字喷泉码的概念。发送端可随机地、源源不断地产生编码数据包,而接收端不需要关心具体接收到了哪些编码数据包,只要其数量略大于源数据包的个数,那么源信息就能以很大的概率被完全恢复出来。2002年Luby[1]提出了第一种实用的喷泉码LT码,同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伟章,陈克非;纠错码和秩距离码的一些新的构造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05期

2 杨劲松,张树京;[15,8,(4×5,3×4,1×3)]和[15,8,(3×5,5×4)]LUEP码不是最好的[J];通信学报;1993年01期

3 杜伟章,王新梅;基于GF(q)上纠错码的生成矩阵的验证方案[J];通信学报;2002年12期

4 唐蕾;仰枫帆;;稀疏生成矩阵的低编码复杂度非正规LDPC码性能(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06年03期

5 黄炜;张建秋;;构造准循环LDPC码生成矩阵的块高斯消元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刘修生;刘花璐;;F_2+vF_2环上的接近MDR码[J];计算机工程;2013年01期

7 陈超;白宝明;王新梅;;一类具有低密度生成矩阵的非二元准循环LDPC码[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8 王玉;朱士信;开晓山;邓林;;环F_2+uF_2上1-Lee重量码和2-Lee重量射影码[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9 李兵,傅永根;ATM中的HEC序列的实现与纠错[J];通信技术与发展;1997年06期

10 李太全,李林;POCAGE码的编码的算法与编程[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冰;别志松;田宝玉;;串行级联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译码算法研究[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爱民;低密度生成矩阵码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79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479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c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