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高速铁路场景的新型基扩展信道估计模型
本文关键词: 时变信道 基扩展模型 信道估计 多普勒频移 出处:《铁道学报》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时变信道估计是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通常利用基扩展模型来逼近时变信道并简化估计参数。经实践表明,现有基扩展模型并不能够满足高速铁路场景中信道估计精度的要求。因此,本文研究了高速铁路场景下快时变信道的信道估计方法,提出一种新型基扩展模型。与现有基扩展模型对比,新型基扩展模型通过挖掘历史测量数据,有效地利用了高速铁路在不同时刻经过同一地点的信道之间具有相关性的特点。基于Jakes模型和高架桥场景中的实测数据,对新型基扩展模型的信道估计性能进行仿真,验证了新型基扩展模型对时变信道的估计更为准确,能够较好应用到高速铁路场景中。
[Abstract]:Time-varying channel estimation is a key technology in high-speed railwa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base expansion model is usually used to approximate time-varying channel and simplify the estimation parameters. The existing base expansion models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hannel estimation accuracy in high-speed railway scenarios.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s for fast time-varying channels in high-speed railway scenarios. A new base extension model is proposed.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base expansion model, the new base expansion model can mine historical measurement data. Based on the Jakes model and the measured data of the viaduct scene, the channel estim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ew base expansion model is simulated. It is verified that the new base expansion model is more accurate in estimating time-varying channels and can be applied to high-speed railway scenarios.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数据分析与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Nokia/Technology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71037) ZTE委托开发合同
【分类号】:TN92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川,陈自力,刘增田;基于小波分解的时变信道盲辨识[J];测试技术学报;2005年01期
2 戴耀森;关于《双平稳时变信道的序列检测》的评注[J];通信学报;1981年04期
3 李建芬,李农;时变信道通信中的多级蔡氏混沌同步[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4 李育杉,戴宪华;小波建模在时变信道盲识别中的应用[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2年02期
5 马军;时变信道中信号的准确恢复[J];广西物理;2002年04期
6 党小川,吴佑寿,符剑;数字并行接收机在时变信道下的信道估计与均衡方法[J];电讯技术;2005年02期
7 马典军;葛万成;;基于统计自回归模型的时变信道均衡[J];电子技术;2010年12期
8 崔皓;葛万成;;基于有限阶最优模型的时变信道均衡[J];电子技术;2010年12期
9 杨正举;刘洛琨;钱学锋;孙有铭;;基于基展开模型的时变信道阶数和径数盲估计[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张帅;张晓林;;星地链路高速数传系统快时变信道估计方法[J];遥测遥控;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农;张智军;李建芬;;时变信道时混沌通讯系统的同步[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2 任术波;郭俊奇;项海格;;基于SFBC-OFDM系统的时变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联合算法[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勇;快速时变信道下基于WFRFT和部分FFT的传输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2 刘翼;基于压缩感知的OFDM系统快速时变信道估计[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任大孟;快速时变信道下无线OFDM系统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秦文;OFDM系统中子载波间干扰的产生因素及消除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钟科;多载波通信系统中基于基扩展模型的双选信道估计和检测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磊;高移动场景下超奈奎斯特与时域重叠复用传输性能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谢佳品;基于QAM与时变信道下的OFDM同步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唐佩;基于QAM的时变信道下的OFDM信道估计与均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于淼;基于系统码的深空时变信道传输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黄晓;连续相位调制系统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肖湘;基于大规模多天线信道测量平台的控制软件开发与测试[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7 杨正举;时变信道盲辨识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张士杰;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时变信道估计方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9 顾夏s,
本文编号:1516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51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