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解码转发协作通信网中能效最优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6 23:43

  本文关键词: 能量效率 功率分配 物理层安全 中继网络 出处:《通信学报》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物理层安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功率和能量制约,研究解码转发中继网络中的能量高效利用问题,基于分式规划和DC(difference of convex functions)规划理论,提出一种迭代的发送功率分配算法。该算法在满足节点峰值功率约束和系统最小保密速率要求下,联合进行源和中继的功率分配,实现高能效的物理层安全传输。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最大化保密速率相比,该安全能效最大化算法能显著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Abstract]:Aiming at the power and energy constraints in the process of physical layer secur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energy in decoding and forwarding relay networks, based on fractional planning and DC(difference of convex functionsplanning theory. In this paper, an iterative transmit power alloc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power allocation of the source and relay is carried out jointly with the peak power constraint of the node and the minimum secure rate of the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aximization of the security rate, the security energy efficiency maximization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新星技术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CEMEE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项目(No.CEMEE2015K0204B)~~
【分类号】:TN9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君毅;杨义先;;无线射频注入的物理层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9年02期

2 李宁;蔺念;;HART协议物理层的实现[J];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3 龙航;袁广翔;王静;刘元安;;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电信科学;2011年09期

4 陈永健;通信物理层基本概念(一)[J];信息系统工程;1998年01期

5 李锦辉,孙小菡,张明德,丁东;多媒体光纤工业专用网中物理层数据流的研究[J];应用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6 张蕊;李波;;无线网络物理层精确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0年06期

7 刘丰;;无线物理层信息安全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03期

8 潘翔;欧阳红升;高泽华;高峰;;IEEE 802.11 5GHz标准物理层研究[J];数据通信;2013年01期

9 肖宛阳;黄开枝;罗兴国;洪颖;;基于博弈论的物理层安全建模及现状分析[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张金宝;郑洪明;谈振辉;;基于平均互信息量的物理层抽象算法[J];高技术通讯;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文琪;李乐民;;3GPP LTE物理层关键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一平;;一种基于TD-SCDMA系统物理层原理的仿真实现[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3 任焱锋;;基于多天线的802.16e物理层仿真[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芮鹤龄;;高速环境对TD—SCDMA系统物理层影响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宇;唐勇;李雷;蒋建锋;饶敏;张明德;孙小菡;;考虑了物理层传输特性的IP-WDM光网络业务分级模型[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6 王月珍;;1xEV-DO Rev A与Rev 0的技术比较[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汤铭;泛达推出统一物理层基础设施策略[N];计算机世界;2008年

2 周;泛达推出统一物理层基础设施策略[N];电脑商报;2008年

3 张彤;UPI统一物理层基础设施[N];网络世界;2008年

4 ;泰克为SATA修订版3.0物理层测试提供测试文档[N];电子报;2008年

5 ;TI推出物理层/链路控制方案[N];中国电子报;2001年

6 刘喜喜;欲引领未来布线技术走向 泛达发布UPI策略[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7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产品支持经理 安毅;破解WiMAX物理层测试瓶颈[N];通信产业报;2007年

8 本版编译 周青;MBOA为UWB网络定义新MAC[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IEEE 802.11系列标准巡礼[N];人民邮电;2002年

10 清水 编译;802.11n助力下一代无线局域网[N];计算机世界;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多用户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朱斌;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干扰对齐和物理层安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雷宏江;基于无线衰落信道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建模与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4 崔波;有限字符输入的多天线系统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5 张子龙;物理层多播系统中多天线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朱彦;基于人工噪声的物理层信道安全及功率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陈涛;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安全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周敏;基于能效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高晖;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杜柏生;无线物理层多播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彬;协作通信中的物理层安全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祁伟强;基于MIPI协议的LCD驱动接口数字集成电路设计[D];复旦大学;2014年

3 卢冰冰;协作波束成形与多中继物理层安全[D];山东大学;2015年

4 张倩倩;OFDM双向中继网中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资源分配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5 吴亚峰;协同中继网络物理层安全研究与性能分析[D];华侨大学;2015年

6 程英杰;基于IEEE802.11物理层的工业无线通信协议栈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许毅珠;基于协作干扰的无线物理层安全传输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陈璐;基于多种调制方式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喻帆;川庆公司智能化物理层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黄凯凯;物理层保密无线通信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16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516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