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远程抄表通信技术的新型波导设计

发布时间:2018-03-03 16:27

  本文选题:硅基波导 切入点:波导设计 出处:《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解决表面等离子器件尺寸过大、不能通用集成的问题,采用对称梯形、金属-介质-金属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能够光电集成的硅基波导。设计波导的芯层面积越大局域化强度更高,梯形波导顶角145°时局域因子能够达到96.8%;内部芯层越宽电场局域化程度越高,传输距离越长;当芯宽50nm时,梯形波导间距大于900nm能提高耦合效率、降低干扰的影响。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urface plasma device is too large and can not be integrated generally, the symmetrical trapezoid, metal-dielectric metal structure is adopted. A new type of silicon-based waveguide with optoelectronic integration is designed. The larger the core area, the higher the localization intensity, the local factor can reach 96.8 when the top angle of trapezoidal waveguide is 145 掳, the wider the core layer is, the higher the localization degree is. When the core width is 50nm, the trapezoidal waveguide spacing greater than 900nm can improve the coupl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interference.
【作者单位】: 贵阳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2014年贵州省科学技术联合基金项目“基于DPSK低压电力线传输的远程抄表系统的应用与研究”(黔科合LH字[2014]7200号)
【分类号】:TN8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何静;周伟林;;硅基纳米波导中皮秒脉冲整形数值模拟[J];计算机时代;2016年03期

2 王嘉源;肖金标;孙小菡;;硅基槽波导级联多模干涉耦合器型偏振分束器[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15年05期

3 潘武;周亚婷;邓珊;程彩玲;;太赫兹硅基微环谐振器的设计与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5年05期

4 赵丽美;关建飞;;硅基结构混合等离子激元波导模式特性的数值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年04期

5 朱君;李志全;秦柳丽;;MIM结构中腔的物理性质对SPP传播的分析(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年03期

6 杜林;蒲石;史永贵;张进城;郝跃;;深刻蚀方法对硅基SIWF通孔显微结构的影响[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7 王雪锋;王建国;王光强;童长江;李爽;李勇;;波导内置硅块对高功率太赫兹脉冲的响应[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3年02期

8 于怀勇;张春熹;冯丽爽;刘惠兰;焦志超;王俊杰;;谐振式硅基集成光学陀螺的偏振噪声建模与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光电集成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2年04期

2 ;光电集成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8年02期

3 ;光电集成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8年04期

4 叶玉堂;范超;;单片光电集成回路研究进展[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0年02期

5 ;我国第一条光电集成模块工业性试验线在机电部十三所建成[J];半导体情报;1990年01期

6 梁春广,,杨瑞麟;光电集成与光集成的国外进展及评述[J];半导体情报;1994年02期

7 ;光电集成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9年03期

8 ;光电集成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7年01期

9 赵玉兰;国外光集成/光电集成技术的发展[J];光通信研究;1998年05期

10 ;光电集成与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长亮;全差分光电集成接收机的研究与标准CMOS工艺实现[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凡;用于特种检测的光电集成器件及其核心芯片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李益欢;RTD/HEMT/MSM光电集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郭伟峰;硅基单片光电集成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刘颖洁;光学频率转换防伪检测光电接收集成芯片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刘娜;基于标准CMOS工艺高速光电集成接收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617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5617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