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高效多签密方案

发布时间:2018-03-06 09:35

  本文选题:基于身份 切入点:多签密 出处:《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签密能够同时实现加密和认证功能,并且其计算代价小于传统的将两者组合使用的方式。所以用标准模型来构建高效安全的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是当下密码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方案利用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对,构建了将标准模型下基于身份的加密算法同多接收者情况下的签名算法两者优点相结合的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签密方案构架和安全概念,形成了具有安全、高效性的多接收者签密方案。针对现有基于身份的多签密方案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身份的多签密方案。新方案在参与签密者人数为n(n1)时减少了大量的幂运算,并在标准模型下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及效率分析,证明了新方案可归约于CDH困难假定以及计算量的减少。与原有方案相比,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多签密效率有了大幅提高。
[Abstract]:Signcryption enables both encryption and authentication. And its computational cost is less than the traditional way of combining the two. So it is one of the hot issues in the current cryptography field to construct an efficient and secure identity-based signcryption scheme using the ellipse. Bilinear pairs on a curve, An identity-based multi-receiver signcryption scheme and a security concept are constructed, which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the standard ID-based encryption algorithm and the signature algorithm in the case of multi-receiver, and form a secure multi-receiver signcryption scheme. Efficient multi-receiver signcryption scheme. The existing identity-based multi-signcryption scheme is inefficient.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identity-based multi-signcryption scheme, which reduces the number of power operations when the number of sign-signers is nn-1), and analyzes the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scheme under the standard model. It is proved that the new scheme can be reduced to the CDH difficult assumption and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s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scheme, the efficiency of multi-signcryption is greatly improved while the security is guaranteed.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73188)
【分类号】:TN91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辽军;崔静静;李慧贤;裴庆祺;姜正涛;王育民;;新的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匿名签密方案[J];计算机学报;2011年11期

2 李梅;李大兴;;基于身份的指定多接收者签密方案[J];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02期

3 黄欣沂;张福泰;伍玮;;一种基于身份的环签密方案[J];电子学报;2006年02期

4 王丽君;周萍萍;;一个新的具有指定接收者的签密方案[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年05期

5 宋文敏;杨广林;;一个扩展的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10期

6 刘春刚;周廷显;;一种新的有效签密方案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徐吉斌;叶震;;一种可公开验证的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J];计算机应用;2007年06期

8 曹嘉莉;高崇志;;一种改进的匿名传送分布式签密方案[J];现代计算机;2007年05期

9 孟涛;张鑫平;孙圣和;;基于身份的多重签密方案[J];电子学报;2007年S1期

10 胡振鹏;钱海峰;李志斌;;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的代理签密方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宋文敏;杨广林;;一个扩展的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2 任艳丽;谷大武;;可证明安全的公钥签密方案[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张键红;;两种签密方案的安全分析[A];第七届全国信息隐藏暨多媒体信息安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串绒;签密方案的分析、设计和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于刚;若干签密方案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3 周宣武;具有附加性质的签密方案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4 祁正华;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禹勇;具有特殊性质的数字签名和签密方案[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忠夏;基于无证书的代理环签密方案设计与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2 俎龙辉;可撤销的广义身份基密码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庆兰;无证书签密方案的研究及其应用[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4 李祖猛;签密方案的设计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赵静;高效的基于身份和对映射的广义签密方案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吴晓晓;一种高效的可公开验证的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密方案[D];山东大学;2011年

7 缪松琴;无证书签密方案的分析和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崔静静;基于身份的多接收者匿名签密方案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李会格;无证书签密方案的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牛璐;一种无证书签密方案的分析与改进[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574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574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3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