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21铝合金钎焊-扩散焊复合连接接头质量与变形量的研究
本文选题:铝合金 切入点:多层复杂结构 出处:《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了提高雷达天线组件的成品率,采用钎焊和钎焊-扩散焊复合连接的方法,对3A21铝合金多层结构进行了焊接试验研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对接头组织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钎焊对比,钎焊-扩散焊复合方法所得接头质量较好,接头焊缝微观组织主要包括蜂窝状的Al基体、块状Al-Si相和初晶Si等,母材与钎料之间Si、Mg和Mn元素已充分扩散均匀。通过对接头剪切试验和断口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接头剪切强度随扩散时间及压力增大而增大,最高抗剪强度达81 MPa。接头断口表面形貌为脆性断口,断口表面有很多呈河流花纹状的相对平坦的解理面和少量韧窝。采用钎焊-扩散焊复合方法所得焊件变形量小于0.02 mm,满足变形量要求。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radar antenna assembly, the welding experiments of 3A21 aluminum alloy multilayer structure were carried out by brazing and brazing diffusion welding.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joints were analyzed b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quality of the joints obtained by brazing and diffusion welding was better than that by brazing,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welded joints mainly consisted of honeycomb Al matrix. The elements of Si-Mg and mn have been diffused uniformly between the base metal and the filler metal in bulk Al-Si phase and primary Si. The results of shear test and fracture analysis of the joint show that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joi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diffusion time and pressure in a certain range. The maximum shear strength is 81 MPA. The fracture surface of the joint is brittle fracture. There are many relatively flat cleavage surfaces and a few dimples on the fracture surface, an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welds obtained by brazing and diffusion welding is less than 0.02 mm,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deform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装备预先研究项目(62201060408)
【分类号】:TG457.14;TN95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笑蓉;;真空扩散焊技术的应用[J];机械制造;1987年12期
2 张赋升 ,熊江涛 ,杨宁宁 ,李京龙;新型精密扩散焊机的研制[J];焊接;2005年04期
3 张赋升;孙福;王艳芳;熊江涛;李京龙;;用扩散焊进行多层不锈钢打印喷头的实体制造[J];热加工工艺;2006年02期
4 刘浩;柯孚久;潘晖;周敏;;铜-铝扩散焊及拉伸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5 秦斌;盛光敏;袁新建;黄文展;;钛-钢扩散焊的特点及焊接方法[J];焊接技术;2007年03期
6 刘峰;黄华;王云;;扩散焊制备铜铝复合板的组织性能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1年17期
7 ;真空扩散焊设备与工艺技术[J];中国材料进展;2012年01期
8 钟原;罗天勇;;单轴扩散焊接中管道变形的初步仿真分析[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2013年01期
9 陈沛生;徐志坚;;真空扩散焊[J];电子管技术;1979年03期
10 徐庆鸿;张志谦;李慕勤;孙东臣;端木广昌;;涂保护剂非真空扩散焊研究[J];金属科学与工艺;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岩;陈有权;朱晓刚;;扩散焊在坦克修理中的应用探讨[A];第四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海涛;阮存军;田宁;王树忠;高海潮;;用于精密连接的真空扩散焊和过渡液相连接实验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侯金保;董宝明;;钛合金整体叶盘扩散焊[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1年
4 张赋升;熊江涛;李京龙;孙福;;多层薄壁零件的扩散焊实体制造[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5 候金保;董宝明;王凯;;锡青铜-合金铜扩散焊技术研究[A];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1999年
6 薛松柏;钱乙余;;21世纪针焊、扩散焊及特种连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A];2002年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艳芳;张赋升;熊江涛;李京龙;;硬质合金与钛合金真空扩散焊工艺研究[A];陕西省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罗乃林;汪宗科;韩永杰;;液膜溶解扩散焊技术在焊补F泵曲轴缩裂缺陷方面的应用[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程耀永;;钛合金的钎焊与扩散焊[A];中国电子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10 罗乃林;汪宗科;韩永杰;;液膜溶解扩散焊技术在焊补F泵曲轴缩裂缺陷方面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铸造年会暨2011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学刚;铜铝瞬间液相扩散焊组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吴铭方;铝合金与不锈钢低温扩散焊及界面主组元扩散行为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3 张鹏程;铍/HR-1不锈钢扩散焊和钎焊及其界面特性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3年
4 栾亦琳;TiAl/40Cr扩散焊界面超声信号特征分析与缺陷智能识别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刘鹏;Mg/Al活性异种金属焊接界面微观结构及元素扩散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继;Cu-0.15Zr合金/GH3030高温合金真空扩散焊及钎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2 田雅馨;挤压态AZ31镁合金扩散焊及焊后热处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刘玉林;高熵合金与铝、铜及不锈钢异种材料扩散焊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4 高阳;镁合金与不锈钢瞬间液相扩散焊及其接头组织性能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5 叶佳龙;304不锈钢扩散焊界面超声信号的非线性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浦娟;采用中间过渡层双温扩散焊连接铝合金和不锈钢[D];江苏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旭东;异种金属铝、铜和钨的真空扩散焊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8 于前;AZ91镁合金/7075铝合金异种金属扩散焊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焦雅丽;大尺寸无氧铜软导体分子扩散焊原理及工艺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年
10 柳萌;几种扩散焊用材料扩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与计算机模拟[D];中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79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57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