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信道容量分析及移动终端的WLAN三频段MIMO天线设计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MIMO 切入点:信道容量 出处:《东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在无线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其传输速率和传输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多输入多输出(IMO)系统的出现很好的满足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要求。简而言之,MIMO系统是通过增加发送与接收端的天线数量,在不增加频谱宽度和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成倍的提高无线通信的质量与数据速率。由于MIMO技术在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上的巨大潜力,其已被或者将要被众多的标准化委员会采用。比如IEEE802.11n,WiMAX,LTE 等等。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会随着接收端及发送端的最小天线数目的增加而成倍增加,从理论上,可以无限量的增长。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信道相关性的影响,会对MIMO的信道容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介绍,详细阐述了 SISO信道以及MIMO信道的模型,并对他们的信道容量以及影响信道容量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然后对目前基于移动终端的MIMO天线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几种典型的天线结构以及MIMO天线的几个主要参数进行了讨论与仿真。最后设计了一种新型的PIFA结构MIMO天线,这种MIMO天线可以工作在2.4G,5.2G和5.6G三个频段,并有较好的隔离表现。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天线的回波损耗,隔离性能,辐射模式以及电流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和其他几种目前的多频段MIMO天线进行了性能的比较。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he demand for its transmission rate and reliability is becom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emergence of 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 IMO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systems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many people in this respect. In short, MIMO systems increase the number of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erminal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spectrum width and transmission power. Multiplying the quality and data rat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ue to the huge potential of MIMO technology in improving the capac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It has been or will be adopted by a number of standardization committees. For example, the channel capacity of IEEE 802.11n / WiMAXLTE / LTE / MIMO systems will multip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minimum number of antennas at both the receiver and the sender. However,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channel capacity of MIMO will b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influence of channel correlation.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models of SISO channel and MIMO channel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ir channel capacity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channel capacity are discussed.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MIMO antenna based on mobile terminal is introduced. Several typical antenna structures and several main parameters of MIMO antenna are discussed and simulated. Finally, a new PIFA structure MIMO antenna is designed. The MIMO antenna can work in three frequency bands of 2.4G 5.2G and 5.6G. In addition, we analyze the echo loss, isolation performance, radiation mode and current distribution of the antenna, and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ntenna with other multi-band MIMO antennas.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91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忻,聂在平;MIMO信道中衰落信号的空域相关性评估[J];电子学报;2004年12期
2 贺中堂;徐冉;许苏晓;;MIMO信道平均容量优化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9期
3 黄永佳,朱近康;基于信号共轭周期平稳特性的MIMO信道估计方法[J];信号处理;2005年04期
4 武俊;陈曦;王浩刚;皇甫江涛;;窄带MIMO信道最大似然估计的误差[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11期
5 高凯;张尔扬;;MIMO信道的三维互相关模型及其相关特性分析[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6 管明祥;万学元;袁芳;王瑞春;;基于时延无线MIMO信道的仿真与实现[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刘谦雷,杨绿溪,衡伟;用于克服MIMO信道时变性的去相关自举均衡器[J];电子学报;2005年07期
8 Rubén lbernón-Fern饩ndez;José-María Molina-García-Pardo;José-Víctor Rodríguez;Leandro Juan-Ll饩cer;;基于网络分析仪的宽带MIMO信道探测[J];电子设计技术;2008年06期
9 李晓陆;何昭水;谢胜利;;MIMO信道的卷积盲分离新算法[J];移动通信;2007年Z1期
10 王开华;;MIMO信道低解码复杂度的空时分组码设计[J];移动通信;2012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忻;聂在平;;MIMO信道中衰落信号的空域相关性评估[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陈弥;高西奇;;空间相关MIMO信道下的有限反馈技术[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3 修春娣;王京;;分布式无线通信系统的MIMO信道容量研究[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康桂华;无线MIMO信道的模型、容量、估计和实现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聂欣;新型网络结构下MIMO信道测量与建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高凯;MIMO信道的建模、仿真及无线衰落信道的Markov模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金颖妮;基于3GPP LTE的MIMO信道建模与信道测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肖海林;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MIMO信道建模与信道估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志刚;分布式MIMO信道质量估计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姜煜;MIMO信道下V-BLAST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虞江南;基于EM-EKF的MIMO信道动态特征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薛小玮;降雨环境下毫米波地空MIMO信道若干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霁融;带中继器的多极化MIMO信道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程晨;MIMO信道容量分析及移动终端的WLAN三频段MIMO天线设计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5 云峻岭;MIMO信道特征研究及其硬件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刘婷;压缩感知理论及其在MIMO信道和天线阵列估计中的性能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7 刘宇畅;MIMO信道关键技术研究与建模[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温沛霖;高速铁路移动环境下MIMO信道预测与预处理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刘澍;MIMO信道估计及频域均衡的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徐寅;基于镜像法的MIMO信道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95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59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