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异步卫星协同通信系统中的双采样差分空时编码方案

发布时间:2018-03-21 20:37

  本文选题:卫星通信 切入点:异步协同通信 出处:《电信科学》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双卫星中继协作通信系统中存在非符号周期整数倍的时延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采样的差分空时正交频分复用(D-OFDM2)方案。所提方案在卫星信道条件未知的情况下,基于具有时延容忍的D-OFDM编码,在接收端构造了一种双采样方法。该方法在以符号速率采样的同时,对当前主瓣大于相邻旁瓣的区间内增加一次采样,并将两次采样结果等增益合并。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时延差为非符号周期整数倍的情况下,该方法较单采样方法能获得更高的接收信噪比,同时改善了系统误码性能。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delay difference problem of non-signed period integer multiple in dual-satellite relay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system, a dual-sampling differential space-tim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D-OFDM2) scheme is proposed. The proposed scheme is based on unknown satellite channe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D-OFDM coding with delay tolerance, a dual sampling method is constructed at the receiving end, in which one sampling is added to the interval in which the main lobe is larger than the adjacent sidelobe at the same time as sampling at the symbol rat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obtain higher SNR than the single sampling method and improve the system error performance when the delay difference of the system is an integer multiple of the unsigned period.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147115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LZ14F010003)~~
【分类号】:TN92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坚;;基于复杂网络的协同通信系统特性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10期

2 沈毅纲;宋革联;;智慧城市中基于云通信的协同通信系统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15期

3 汤一彬;陈华伟;范乐昊;;一种协同通信中的联合检测算法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郝建军;李剑峰;罗涛;乐光新;;网络卷积协同通信新系统及性能[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魏宁;张忠培;李少谦;;解码前传协同通信的断线率最小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陈俊晟;王建新;;一种基于增量中继与机会中继的协同通信方案[J];移动通信;2009年18期

7 ;协同通信[J];信息网络;2009年12期

8 朱峗;潘成康;徐友云;蔡跃明;;一种无线Mesh网络中基于协同通信的多包接收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0年05期

9 石钧;林霏;路安琼;刘泽民;;放大转发协同通信中协同时机的选择与误码率性能分析[J];电路与系统学报;2010年03期

10 刘斌;;协同通信系统中放大转发与解码转发方式的比较[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向军;;协同通信应急通信网络解决方案[A];中国突发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优秀成果选编[C];2009年

2 韩丽;;协同通信的分布式中继选择方法[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潘成康;蔡跃明;徐友云;;无线网络中的协同通信[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马云剑;章坚武;;异步协同通信频率选择性信道高速率编码应用[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冬慧;;协同通信中基于放大转发和解码转发的功率分配比较[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艳秋;胡仁义;;协同通信及其抗码间干扰方法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7 孙源源;马忠松;常德章;李国平;牛毅;张力;郎学虎;洪雪松;;分组空时编码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徐娜;钟晓玲;孙怡;;一种自适应混合空时编码方案研究[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康亦佳;;MIMO技术在HSPA+系统中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10 周志平;王华奎;马琴;;空时编码在MIMO-OFDM系统中的应用[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滨;协同通信中的级联信道估计及其特征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2 解维浩;协同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刘勤;多用户空时编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李国权;低复杂度多用户分层空时编码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刘洋;基于线性扩散设计的空时编码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裴郁杉;无线协同通信网络中的资源管理与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唐菁敏;基于协同通信的感知无线电系统传输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欧静兰;OFDM空时协同通信系统物理层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王骥;协同通信中的MIMO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王丽洁;无线协同通信中的协同策略与资源分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康俐;宽带移动协同通信的合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蒲刚;大规模Ad Hoc网络协同路由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甄;基于公平性原则的移动协同通信系统中继选择技术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亚风;基于VANET的通信策略及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5 薛永;高空平台协同通信中的协同策略设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徐鹏飞;基于最优中继节点选择的协同通信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7 孙海丽;企业协同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8 马骏;通用差分空时编码和球形译码的联合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9 张婷;MIMO-WPDM多载波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10 余旖;多天线下行链路中的空时传输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45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645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f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