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介质谐振器天线的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22:39

  本文选题:介质谐振器天线 切入点:介质谐振器 出处:《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天线作为其关键性部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介质谐振器天线(dielectric resonator antenna,下文中简称为DRA)具有尺寸小、工作频带宽以及辐射效率高等特点,既能够广泛适用于目前工作频率较低的无线通信系统,又在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具有非凡的应用前景。本文对DRA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系统化的DRA设计方法。此外,还提出了几种新的DRA设计概念,并实现了良好的天线性能指标。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 DRA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的研究。研究了无源情况下介质谐振器储存能量和辐射能量的关系,基于理论推导分析了介质谐振器可以被用作为天线辐射结构的原因。从时域角度定义了 DRA的两个工作阶段,对这两个阶段内DRA中的能量关系进行了讨论。提出一个适用于DRA工程分析和设计的一阶近似分析设计模型,该模型将DRA分为辐射结构和馈电结构两个部分,并指出了该模型中DRA的性能参数与这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此外还讨论了 DRA馈电结构对其辐射结构的影响作为对该一阶分析模型的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套系统化的DRA设计方法,并讲述了选择辐射结构和馈电结构时的基本原则。最后,基于电磁理论解释了混合DRA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一款宽带圆极化混合DRA,实现了 24.6%的天线圆极化工作带宽。2.开展了 DRA新型辐射结构设计的研究。基于介质波导法和等效介电常数法对介质分层矩形谐振器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其中谐振模式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宽带介质分层矩形DRA的工作原理,以及讨论了 DRA设计中经常遇到的空气缝隙问题。此外还分析了阶梯形介质谐振器,对其中的谐振模式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一款双频宽带圆极化阶梯形DRA,该天线的两个圆极化工作带宽分别为9.7%和20.0%。3.开展了 DRA新型馈电结构设计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宽带优化DRA设计新思路。该方法使用宽带馈电结构来激励介质谐振器中的谐振模式,从而充分激发出介质谐振器中谐振模式的辐射能力。然后提出了单臂螺旋缝隙和阿基米德螺旋缝隙这两种宽带馈电结构,并基于这两种馈电结构研制了三款宽带圆极化DRA。其中阿基米德螺旋缝隙馈电的矩形DRA利用矩形介质谐振器的TE111x/TE111y模实现了 25.5%的天线圆极化工作带宽,阿基米德螺旋缝隙馈电的阶梯型DRA基于阶梯形介质谐振器的准TE111x/TEy111y模和准TE113x/TE113y模实现了 53.4%的天线圆极化工作带宽。4.开展了 DRA方向性设计新方法的研究。基于工作模式组合的概念提出了一种DRA方向性设计方法。基于该设计思路利用矩形介质谐振器的TE121x模和TE211y模进行组合,实现了一个全向矩形DRA,并将此合成的工作模式命名为准TM011模。给出了准TM011模谐振频率和场分布的解析计算公式,讨论了准TM011模的存在条件和激励方法。另外还证明了矩形DRA的TE141x模和TE411y模可以组合为一个高次的全向辐射模式准TM012模,并利用馈电探针同时激励起矩形DRA的准TM011模和准TM012模,实现了一款涵盖3.5GHz WiMAX频段和5.8GHz WLAN频段的双频全向矩形DRA。5.开展了 DRA新材料的研究。研究了使用纯水作为介质材料的新材料DRA。提出了一种提高纯水DRA辐射效率的方法,解决了纯水DRA辐射效率低的瓶颈性问题,使纯水DRA的实用成为可能。然后基于纯水DRA提出了一种结合超宽带馈电结构和频率可重构辐射结构的频率可重构天线设计新思路,并研制了两款频率可重构纯水DRA。其中阿基米德螺旋缝隙馈电的频率可重构纯水DRA具有圆极化性能,且实现了 155MHz-400MHz的连续频率可调范围以及高达90%的天线辐射效率。而锥形探针馈电的频率可重构纯水DRA具有全向辐射性能,且实现了 165MHz-700MHz的连续频率可调范围以及80%的天线平均辐射效率。这两款天线与目前文献中所报道的频率可重构天线相比具有频率可调范围宽和天线辐射效率高的优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敖法良;张德琨;;推荐一种介质谐振器尺寸的简单计算方法[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2 苏世民;;微波介质谐振器的调谐和激励[J];半导体情报;1986年04期

3 王振玲;微波介质谐振器会议概况[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1987年01期

4 页木;;《电磁介质谐振器理论》[J];微波;1987年01期

5 罗正祥;光调介质谐振器的研究[J];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8年S2期

6 蒲国胜;廖承恩;;介质谐振器特性的有限元计算[J];微波学报;1989年01期

7 郭开周,杨荣生,陈增圭;光控介质谐振器的频率调谐[J];电子科学学刊;1991年05期

8 郭开周,L.A.Trinogga,杨荣生;光控介质谐振器振荡器的实验研究[J];电子科学学刊;1994年01期

9 张进,袁南辉,柳平,张敬文,许植;改变覆盖层参数对微波介质谐振器谐振特性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孟庆鼐,万亮;反射型介质谐振器稳频振荡器的计算机优化设计[J];无线电工程;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国兰;;微波介质谐振器的调谐技术[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2 李英;周世平;;关于轴对称介质谐振器的有限差分法分析[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3 刘世勇;楼仁海;;介质谐振器的计算及应用[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4 蒲国胜;廖承恩;;圆柱形介质谐振器的有限元分析[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7年

5 褚庆昕;;复合介质谐振器分析[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中)[C];1987年

6 言华;郝铁乱;;电调介质谐振器振荡器的分析与设计[A];1991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卷Ⅱ)[C];1991年

7 陈强;杨铨让;;圆形介质谐振器与悬置微带及鳍线的耦合系数的计算[A];1989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C];1989年

8 许赛卿;;介质谐振器稳定的耿氏振荡器的温度特性[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9 陈赐海;骆超艺;黄振宇;肖芬;;微波开放型介质谐振器介电参数的测试[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宁;孙忠良;;八毫米集成介质谐振器稳频体效应振荡器[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中)[C];198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建国;毫米波介质谐振器天线理论获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邹孟;介质谐振器天线的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韩荣苍;宽带圆极化与双极化介质谐振器天线[D];上海大学;2016年

3 郭敏;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双波段双极化微带天线阵[D];上海大学;2016年

4 王小明;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宽带印刷缝隙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丽娜;介质谐振器天线与宽带平面天线[D];上海大学;2011年

6 康雯;无线人体通信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明熹;介质谐振器天线及其圆极化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卢青;介质腔体滤波器分析与设计[D];复旦大学;2014年

3 孙从科;圆极化小型介质谐振器天线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张超;基于介质谐振器的基站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胡宗渝;介质谐振器测量超导薄膜的微波表面阻抗[D];南京大学;2015年

6 张萌;新型可重构和反射阵介质谐振器天线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张小伟;介质谐振器天线和基片集成波导滤波功分器[D];东南大学;2015年

8 曹捷;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宽频带小型化介质天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董飞彪;小型高增益介质谐振器天线和微带天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10 郭海军;介质谐振器法等离子体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45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645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8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