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氧化钒的中红外贴片天线调谐特性研究
本文选题:二氧化钒 切入点:中红外 出处:《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可调谐光学天线对于中红外波的振幅和相位具有动态调控功能,对于发展可重构新型光电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在中红外调制、探测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论文将氧化钒相变材料引入到光学贴片天线,研制了可调谐中红外天线器件,取得了在中心频率处达到10%的共振模式频率范围和高达47.3%的吸收调制幅度,为实现中红外波的调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论文取得的创新研究成果包括: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天线结构进行仿真计算,设计出具有金圆盘贴片天线阵列-二氧化钒相变介质层-二氧化硅缓冲层-铜衬底的层状贴片天线结构、以二氧化钒为调谐功能材料的中红外温控调谐光学天线,进而运用微纳加工技术手段制备出该天线结构样品。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中,实验观察到该天线器件在TM入射光以15°角入射情况下,20THz~50THz频段内具有23.6THz、33.5THz以及47.3THz三个主要的天线共振峰。通过将实验结果与仿真模型进行对照,本文发现23.6THz和47.3THz处的吸收峰分别是贴片天线的TM11模式和TM12模式,而位于33.5THz处的吸收峰在本质上是相邻贴片金圆盘之间的缝隙模式。在温度变化过程中,该光学天线样品在中红外频段实现了295K~365K温度范围内的连续调谐功能,并观察到天线吸收峰在温度升高时向长波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则吸收峰蓝移。其中TM12吸收峰的调谐范围最大可达4THz,吸收率最高达到81.6%,具备较宽的调谐范围和良好的吸收率。在进一步升-降温调谐测试中,实验观察到了天线吸收峰频率在340K温度附近的滞回线效应,这一特性证明了天线的调谐性质是来自二氧化钒相变过程。另外,经过对天线样品的SEM、XRD及XPS等材料性能测试,发现了天线内部二氧化钒不纯的证据以及天线表面贴片的不规则,从材料与器件尺寸的角度上解释了天线样品吸收曲线测试结果与仿真模型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同时为后续的设计与优化指明了方向。本文研制的可调谐中红外天线器件拓展了氧化钒相变材料在红外光学波段的器件应用,为中红外波的动态调控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Abstract]:The tunable optical antenna has the dynamic control function for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mid-infrared wave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econfigurable optoelectronic devices. In this paper, the phase change material of vanadium oxid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optical patch antenna, and the tunable mid-infrared antenna device is developed. The resonant mode frequency range of 10% and absorption modulation amplitude up to 47.3% are obtained at the center frequency.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the control of mid-infrared wave. The innovative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this paper include: using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antenna structure, A layered patch antenna structure with gold disk patch antenna array, vanadium oxide phase change dielectric layer, silicon dioxide buffer layer and copper substrate is designed. Using vanadium oxide as tuning functional material, a mid-infrared tunable optical antenna is designed. Then the antenna structure sample was prepared by using micro-nano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est, It is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that the antenna device has three main antenna resonance peaks in the frequency band of 23.6 THz and 33.5 THz and 47.3THz in the case of TM incident light at an angle of 15 掳.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model. In this paper, we find that the absorption peaks at 23.6THz and 47.3THz are TM11 mode and TM12 mode of patch antenna, respectively, while the absorption peak at 33.5THz is essentially a gap mode between adjacent gold plates. The optical antenna sample is tuned continuously in the 295K~365K temperature range in the mid-infrared band.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absorption peak of the antenna moves to the direction of long wave as the temperature rises. The maximum tuning range of TM12 absorption peak is up to 4THz, and the maximum absorptivity is 81.6, which has a wide tuning range and good absorptivity. The hysteretic loop effect of antenna absorption peak frequency near 340 K temperature is observed experimentally, which proves that the tuning property of antenna is derived from vanadium oxide phase transition process. The evidence of vanadium oxide impure inside the antenna and the irregularity of antenna surface patch are fou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antenna sample absorption curve and the simulation model is explain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terial and device size. The tunable mid-infrared antenna device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extends the application of vanadium oxide phase change material in infrared optical band and provides an innovative solution for the dynamic control of mid-infrared wave.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小铃;王涛;李贺;董翔;顾德恩;蒋亚东;;氧化钒薄膜光伏效应机理分析[J];红外;2011年05期
2 潘威;孟繁义;汤奇;吴群;;基于左手介质的贴片天线技术研究[J];微波学报;2010年S2期
3 平原;手机贴片天线[J];电子质量;1998年06期
4 朱方明,林青春;新型电磁(光子)晶体贴片天线的研究进展[J];电波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5 胡祖沛;;调频随身听内置贴片天线的制作[J];家庭电子;2002年06期
6 朱方明,何赛灵,应志农;一种基于电磁(光子)晶体基底的新型贴片天线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年04期
7 关中伟;吴迪;;一种槽加载三频贴片天线[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王洋聪;周蕾;;一种新型超短波贴片天线的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年03期
9 陈凯亚;黄宗盛;;宽带小型化U型贴片天线的设计[J];电讯技术;2010年06期
10 杜峰;雷雪;邢锋;杜晓燕;;基于异向介质材料的高增益贴片天线设计[J];现代雷达;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威;孟繁义;汤奇;吴群;;基于左手介质的贴片天线技术研究[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陈德智;朱守正;;一种内置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的贴片天线[A];“第十四届全国微波能应用学术会议”暨“2009年微波创造美的生活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陈曦;任学施;崔铁军;;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微波透镜增强贴片天线定向性的研究[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殷兆伟;曹祥玉;张小宽;;L型探针耦合圆柱共形贴片天线辐射特性分析[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贾美叶;何圣贵;葛茂发;;氧化钒团簇正离子与硫化氢反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黄晓东;陈董;程崇虎;;一种新型的用于展宽贴片天线带宽的馈电方式[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魏雄邦;廖家轩;吴志明;蒋亚东;;运用有效介质理论模拟氧化钒薄膜的光学特性[A];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2年
8 陈柳炼;马斌;施永明;翟厚明;;氮气退火处理对氧化钒薄膜物理特性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吴志明;蒋亚东;牟宏;黄春华;;氧化钒热敏特性研究[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伍水平;余志明;彭传才;方梅;陈爽;;磁控溅射法制备氧化钒薄膜的相组成研究[A];中国真空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周军 孙茂;攀钢破解氧化钒清洁生产世界性难题[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2 张瑜 孟祥林;攀钢首创氧化钒清洁生产技术[N];中国化工报;2014年
3 记者 周军 通讯员 王彦华;攀钢专利“趟出”世界钒业新路[N];中国冶金报;2010年
4 唐诗全;攀钢:氧化钒清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世界领先[N];四川科技报;2012年
5 记者 高柱 通讯员 孟彦瑜;攀钢攻克氧化钒清洁生产技术[N];工人日报;2014年
6 周军 记者 刘旭;攀钢原创技术破解世界难题[N];四川日报;2012年
7 熊平;攀钢钒产品生产装备将实现国产化[N];中国工业报;2011年
8 王彦华;攀钢成功破解氧化钒清洁生产世界性难题[N];攀枝花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翔;氧化钒薄膜的脉冲反应磁控溅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韦晓莹;氧化钒半导体功能薄膜的光电特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戴君;氧化钒薄膜的光电特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梁继然;微测辐射热计用氧化钒薄膜的制备及其电阻温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王金洪;基于LTCC技术的毫米波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天杨;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熊江;基于新型介质和结构的小型低剖面贴片天线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朱方明;新型电磁(光子)晶体贴片天线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吉彦达;氧化钒功能薄膜集成生长与器件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陈涛;具有相变特性的氧化钒薄膜制备与光学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U,
本文编号:1669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66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