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密集网络移动性管理算法研究及验证系统实现
本文选题:超密集网络 切入点:网络分簇 出处:《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无线网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为了满足人们对网络数据速率的需求,超密集网络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超密集网络环境下,传统的移动性管理算法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网络的发展。如何解决超密集网络环境下的移动性管理问题,成为了未来网络发展的巨大挑战。本文在研究现有的移动性管理技术的基础上,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针对超密集网络的网络特点,运用生灭模型对网络进行建模,分析了网络的特点,提出基于生灭模型的可变保护信道的网络切换算法。根据网内的新呼叫和切换呼叫数量以及设备的切换预测,改变保护信道的数量。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减少了呼叫切换阻塞率,增加了信道利用率。2)针对超密集网络的网络特点,基于网络分簇的思想提出了根据终端设备运动情况动态调节滞后余量的切换管理算法。在该算法中,基于小基站分簇化管理的前提,用户设备在小区间切换分为预切换和正式切换两个阶段,预切换阶段完成最佳目标小区选择、小区资源预留和预鉴权等操作,正式切换阶段根据预切换阶段监测的设备速度动态调节切换门限的滞后余量。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切换时延和切换失败率。3)设计并完成了终端侧的移动性管理的验证系统。系统中,控制器不断广播自身信息,终端自动发现广播信息,自动登录控制器,并与控制器进行连接。同时,显示端显示了整个移动性管理过程。通过对验证系统整体和各个模块的设计,实现了各个模块的开发。最后,将代码移植到ARM开发板上,将系统各个模块进行联合调试,展现了系统运行过程。从最后运行结果可以看出,系统完成了对移动终端的自动注册与接入,很好地反映了移动性管理过程,达到了最初的系统设计目标。
[Abstract]:With the growing business needs, the wireless network is facing more and more challenge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network data rate, ultra dense 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e dens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traditional mobility management algorithm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How to solve the mobility super intensive management problem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huge challenge to the future network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existing mobility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mainly for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according to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 dense network, using the birth death model for the network,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is put forward the birth death model variable protection channel switch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new call and handoff call number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prediction within the network, change the protection channel Number.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all handoff blocking rate, increase the channel utilization rate.2) according to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 dense network, network clustering based on the idea of regulating hysteresis according to the terminal equipment movement dynamic switching management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algorithm, the premise of small base station cluster management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in the handover is divided into pre handover and officially switched two stages, pre handover stage optimal target cell selection, cell resource reservation and pre authentication operation, officially switched according to hysteresis speed dynamic pre switching stage monitoring regulation switch threshold.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handoff delay and switching equipment failure rate.3) designed and completed the verification system mobility management terminal. The system controller. Continue to broadcast their information, broadcasting information automatic discovery terminal, automatic login controller, and connect with the controller.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play side shows the mobility management process. Through the design verification of the whole system and each module,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each module. Finally, the code is transplanted to the ARM development board, the system each module is debugged, show the running process of the system. From the final results can be seen, the system completed the automatic registration and access to the mobile terminal, can well reflect the mobility management process, the system to achieve the original design goals.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梅;胡晓;房雅丁;宋俊德;;分级移动IPv6中一种新的鲁棒移动性管理方案[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郑大伟;高锦春;唐碧华;刘元安;;基于网络的局域性移动性管理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7期
3 沈晓玲,许享华;移动IP的移动性管理机制[J];中国数据通信;2001年08期
4 张传福,吴伟陵;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性管理[J];邮电商情;2001年Z1期
5 胡晓军,鲍舰,张力军;用户移动性建模及其应用[J];江苏通信技术;2002年02期
6 王煜,韦岗;移动IP的移动性管理[J];移动通信;2003年03期
7 田永春,郭伟;无线通信网络的移动性管理[J];电信科学;2003年12期
8 李唐,刘亚峰;下一代全IP移动通信网中的微移动性管理[J];现代电信科技;2003年10期
9 刘芳;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完全解决方案[J];山东通信技术;2003年04期
10 唐宏,韦世红,李兆玉,龚涛,吴中福;基于多层小区结构的移动IP移动性管理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豪;贾雪琴;;机器类型通信低移动性优化技术研究[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2 马文锋;易强;马刈非;;CDMA2000系统中的分组模式[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孙伟;王刚;毕文通;张帆;李海东;刘婷婷;;基于海量用户轨迹再生技术的GSM网络用户移动性建模研究[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章坚武;;IP多址广播技术在个人通信移动性管理中的应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5 刘巍;;3G标准TD-SCDMA终端交换域移动性管理子层的一般过程及测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陈前斌;黄琼;隆克平;;下一代网络(NGN)通用移动性管理技术初探[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池刚毅;;蜂窝IP技术浅析[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江修斯;;引入TCP地址解决移动IP的缺陷[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彬;倪桂强;张雪;朱航;;移动IP中一种改进的基于代理的缓存管理方案[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杜金柱;蒋晓原;杜磊;;基于MPLS的HMIPv6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全融合微移动性管理方案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电网络 徐东升;优化移动性管理向3G平滑过渡[N];通信产业报;2004年
2 ;移动性管理成为NGN标准重要内容[N];人民邮电;2004年
3 欧阳;GRPS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N];人民邮电;2003年
4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分有限公司 马丽丽;WCDMA移动性管理探讨[N];通信产业报;2005年
5 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 徐东升;探讨UMTS与GSM移动性管理[N];中国电子报;2004年
6 北电网络公司 徐东升;UMTS与GSM移动性管理探讨[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赵慧玲;“融合”成为主旋律[N];人民邮电;2004年
8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善秀云;IMS如何保证移动化与个性化[N];通信产业报;2005年
9 邓辉;移动互联网接入架构向扁平式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8年
10 北京邮电大学 张莹 常永宇;3GPP牵手WLAN[N];通信产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剑敏;IPv6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任飞;面向内容网络移动性管理及移动缓存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唐余亮;异构无线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郑大伟;下一代全IP无线网络移动性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胡博;互联网网络层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6 周华春;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刘侠;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中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黄国盛;移动IP的切换与移动性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朱艺华;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性管理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易李;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机制的分布式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强;LTE异构网络移动性管理增强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陈璐;命名数据网络移动性机制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3 吴义镇;面向下一代网络架构的移动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王祝琳;移动云计算中任务分配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5 张丹昱;LTE-A HetNet场景的移动性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6 张成龙;车用在线通信的分布式IP移动管理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张涛;超密集网络移动性管理算法研究及验证系统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8 郑秀丽;自治网络环境中基于连接的移动性管理机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张晋夫;物联网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洪毅清;分离机制移动性管理设计与关键技术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92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69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