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靶场试验雷达组网信息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18-04-04 01:09

  本文选题:指挥显示系统 切入点:HLA 出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摘要】:针对靶场试验跨区域雷达联合参试的特点,结合靶场试验信息实时处理显示需求,分析和比较了高层体系结构(HLA)和试验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NA)的原理和技术优势,设计了适用于靶场试验的雷达组网信息系统总体框架,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为提高靶场综合试验能力做出了探索。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region radar joint test in range test, combining with the demand of real-time processing and display of range test information, the principle and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high-level system structure (HLA) and experimental training enabling architecture (TEANA)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radar netting informa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range test is designed. The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re expounded, and the exploration is mad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test ability of the range.
【作者单位】: 92941部队;火箭军装备部北京局;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七系;
【分类号】:TN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丽晔;廖建;蔡斐华;贾长伟;许昶;;试验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NA)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年10期

2 陈大雷;毕义明;范阳涛;周辉;;基于HLA的导弹分队作战仿真系统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15年08期

3 谷雨;左燕;彭冬亮;;基于HLA的多雷达组网信息融合仿真系统[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5年06期

4 李程;王伟;施龙飞;王雪松;;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有源雷达组网方式序贯识别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4年10期

5 许雪梅;;试验与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NA)及在我国靶场的应用设想[J];遥测遥控;2014年03期

6 车梦虎;庄锦程;蔡强;;基于TENA的虚实结合的靶场公共体系结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年07期

7 张洁;张安民;王明波;;基于组件技术的通用试验软件平台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7期

8 代坤;赵雯;张灏龙;施国强;张耀磊;;基于TENA的虚拟试验实现技术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5期

9 关萍萍;翟正军;;虚拟靶场运行支撑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辰;发布订阅系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董冰;一个基于内容的发布/订阅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2 赵晖;分布式发布订阅系统建模仿真与性能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李微;HIT-TENA通用协议转换软件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4 缪鹏志;雷达仿真标准化组件设计与使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张光宇;分布虚拟试验系统运行支撑体系结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永筝;邱恭安;;车联网中的交通安全信息证据理论融合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7年04期

2 孙茂义;肖冰;;飞行器多目标选择虚实合成试验方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7年03期

3 刘丹;梅玉航;唐艺灵;;指挥显示二三维联动系统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03期

4 安春莲;黄静;吴耀云;;基于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模型[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7年01期

5 毛艺帆;张多林;王路;;基于重合度的证据冲突度量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7年02期

6 郭云飞;滕方成;曾泽斌;;基于SA-ML-PDA的无源协同定位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16年12期

7 郭云飞;滕方成;曾泽斌;;基于QS-ML-PMHT的多目标无源协同定位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16年11期

8 刘丹;付泳;袁胜智;;靶场试验雷达组网信息系统设计[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9 郭晓陶;王星;周冬青;;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通信辐射源个体识别算法[J];兵工学报;2016年10期

10 陈浩;彭彰;冯占林;;基于TENA思想的分布式试验系统设计[J];信息系统工程;2016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喜强;基于ARM的HIT-TENA平台试验设备适配器软件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赵作侃;基于信息化体系结构的某系列弹药自动测试设备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杨申昊;阵列雷达回波信号模拟器的软件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胡腾飞;虚拟试验使能支撑框架优化技术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李玲玉;基于试验训练体系结构的地形环境资源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杜鹃;RTI运行支撑环境规范化测试与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李理;HIT-TENA资源应用集成开发环境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8 彭琳;虚拟测量雷达模型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李淑斌;基于Web的计量质量体系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李自强;飞机反推力系统虚拟试验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雪梅;;试验与训练使能体系结构(TENA)及在我国靶场的应用设想[J];遥测遥控;2014年03期

2 张广吉;袁仕继;刘志华;黄文晶;;基于高阶累积量短波通信电台细微特征提取与分析[J];四川兵工学报;2013年10期

3 李英达;肖立志;;一种脉冲重复间隔复杂调制雷达信号分选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10期

4 李修和;;基于空地一体的雷达组网干扰技术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2013年04期

5 安红;杨莉;高由兵;;组网雷达对抗数字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航天电子对抗;2013年04期

6 范甘霖;杨兆民;王一舟;;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的组网雷达“四抗”效能评估[J];舰船电子对抗;2013年03期

7 徐廷学;赵建忠;余仁波;顾均元;;基于HLA的导弹装备军民一体化维修保障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年03期

8 夏丰领;刘晓宁;张宏飞;梁艳青;;基于HLA和DIS的空空导弹综合仿真方法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3年03期

9 吕雪婷;贾瑞生;孙惠惠;;证据冲突下D-S融合算法的改进[J];系统仿真学报;2013年03期

10 张宇;刘德浩;陈垒;;基于SRUKF的组网雷达系统偏差估计方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青龙;广播加密中的叛逆者追踪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东周;虚拟试验支撑平台实时资源接入设备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樊龙;试验训练体系结构资源封装工具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李理;HIT-TENA资源应用集成开发环境开发[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姚永深;基于对象模型的可扩展软件网关架构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郭伟;雷达系统仿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胡贵生;组件化雷达仿真软件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黄敬礼;通用协议转换设备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伟;一种基于路径的构件软件可靠性模型[D];西南大学;2011年

9 陶俊;基于分布式智能体的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10 郭金良;基于构件技术的开放式雷达仿真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伟;罗雪山;张耀鸿;雷宏林;;仿真雷达组网方案生成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04期

2 宋庆大;高进涛;荣辉;;关于分布式雷达组网的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06期

3 王勇;黄树军;万新敏;申宏伟;;雷达组网探测系统应急巡检路径的优化方法[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李浩;邱超凡;;基于特征值的雷达组网检测性能分析方法[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12期

5 周芬;丁建江;程梦梦;向龙;;一体化试验评估方法在雷达组网系统中的应用[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万安民,陆静;雷达组网的特点及其抗干扰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1年03期

7 赵兴录,谢建华;防空制导雷达组网及其发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3年03期

8 徐军,李强;分布式雷达组网模型研究[J];现代雷达;2003年12期

9 郭冠斌,方青;雷达组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5年04期

10 郭冠斌,张远,梅晓春;雷达组网中的相似性校正算法研究[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侍述海;姜伟;王锦;;低空监视雷达组网关键技术研究[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吴宁生;董光波;曾庆虎;高效;;基于面向服务和组件技术的雷达组网系统架构方法[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彭金龙;张策;吴京;;机载雷达组网空间误差机理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新国;;吉林省4部5公分雷达组网拼图技术研究及实现[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5 勾亚彬;刘黎平;杨杰;吴,

本文编号:1707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707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c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