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修正均匀冗余阵列正反编码的稀疏阵列SAR下视三维成像处理

发布时间:2018-04-09 06:18

  本文选题:SAR 切入点:维成像 出处:《电子与信息学报》2017年09期


【摘要】:该文研究基于频分正交信号的机载交轨稀疏阵列SAR下视3维成像问题。为解决孔径综合方法带来的重复频率高、数据冗余量大和运动补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修正均匀冗余阵列(Modified Uniformly Redundant Arrays,MURA)编码和干涉处理频域稀疏的3维成像方法,直接在距离频域稀疏采样条件下对目标场景进行下视3维成像。引入MURA编码对回波数据在阵列采样平面进行正反编码调制,分别获得两幅3维复图像,并通过干涉处理使信号3维频谱集中在低频段,利用频域低通滤波或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实现目标场景3维成像。该方法具有回波数据利用率高和工作重复频率低的特点。仿真分析和试验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This paper based on airborn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signal sparse array SAR as cross track 3 dimensional imaging. Repetition frequency for aperture synthesis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 high data redundancy and motion compensa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a modified uniformly redundant array (Modified Uniformly Redundant Arrays, MURA) encoding and 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 in frequency domain the 3 dimensional sparse imaging method, 3 dimensional imaging of direct visual target scene in range frequency sparse sampling conditions. Positive and negative encoding modulation of the echo data sampling plane array in the introduction of MURA encoding, respectively two images of 3 dimensional complex image, and interference signal of 3 dimensional spectrum focused on low frequency by low. Pass filter or compressed sensing using frequency domain (Compressed Sensing C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3 dimensional scene imaging. This method has high utilization rate and low repetition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echo data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微波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1422)~~
【分类号】:TN95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启伦;对称开关逻辑的三值胞腔阵列[J];电子学通讯;1980年04期

2 艾水;;阵列天线结构[J];电子机械工程;1993年05期

3 余恺;印明;宗晓杰;王营冠;王智;;基于压缩感知的无线阵列及协同信号处理[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年01期

4 万国宾,汪文秉,万伟,赵惠玲;有限阵列结构的电性能优化[J];电波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5 车文刚,李衍达,常迥;只用一个可组线性并行阵列实现一个典型信号处理过程[J];计算机学报;1992年06期

6 万国宾,万伟,汪文秉,赵惠玲;阵列结构辐射与散射特性分析的迭代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7 刘晓莉;廖桂生;曾操;;最大化阵列效率的方向图综合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徐振海;张亮;吴迪军;熊子源;肖顺平;;交替极化阵列滤波性能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9 林晓蕾;通过随机子阵列设计相控阵[J];雷达与对抗;1995年02期

10 万国宾,汪文秉,赵惠玲,万伟;曲面阵列结构散射与辐射特性的迭代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果然;基于中小孔径阵列的超分辨测向算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姜家财;基于成对阵列的多信号检测与测向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曹佳;端射天线阵列机理与应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京;时间调制阵列理论与共形阵列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黄玲;低截获概率雷达波形设计与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高宽栋;频控阵雷达阵列优化设计及其目标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7 王浩;宽带定向天线及阵列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余剑锋;相移表面阵列天线的理论设计与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操宝林;W波段高增益平面天线及阵列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常仁;低副瓣数字端射阵列组阵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波;基于实测数据的阵列校正与测向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一哲;带寄生元的对称振子直线阵列天线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王超;任意极化与全向扫描方向回溯阵列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俞列宸;基于MIMO阵列的毫米波近场成像技术[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亚;面向雷达应用可重构处理器中计算阵列的路由结构设计[D];东南大学;2015年

6 孙玉鑫;空间步进频多发多收阵列波达方向估计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7 曹华松;双基地MIMO雷达阵列综合方法研究及软件实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8 彭敏英;基于互质阵列的卫星导航抗干扰算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9 涂新;超宽带稀疏阵列穿墙成像雷达栅瓣抑制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10 张骏杰;频率分集阵列空时距三维自适应处理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252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7252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f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