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新接入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0 20:20

  本文选题:无线接入 + 波形设计 ; 参考:《移动通信》2016年21期


【摘要】:为了研究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新接入技术,从3GPP提出的第五代无线通信系统新无线项目研究目标和主要应用场景入手,详细探讨了NR项目研究阶段中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3GPP NR标准化的路线图。相关的研究人员可以根据标准化进度的要求,参考相关关键技术点开展进一步研究,提出更有竞争力的设计方案。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new access technology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tarting with the research goal and main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the new wireless project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posed by 3GPP,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research stage of NR project are discussed in detail.The road map of 3GPP NR standardization was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tandardization progress, relevant researchers can carry out further research with reference to relevant key technical points, and propose more competitive design schemes.
【作者单位】: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分类号】:TN92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无线接入研讨会暨展示会召开[J];通讯世界;2001年05期

2 谷爽;“迅驰”要建立无线接入新格局[J];通信世界;2003年08期

3 乔楠;无线接入的革命[J];通信世界;2003年08期

4 孟建波;无线接入——移动的美丽[J];教育信息化;2003年08期

5 ;便携式无线接入[J];信息系统工程;2004年11期

6 ;7×24,无线接入为你待命[J];微电脑世界;2008年02期

7 孙爱萍;因特网的无线接入[J];山东通信技术;2000年04期

8 ;欧洲为抢占无线接入互联网市场狠下赌注[J];移动通信;2000年04期

9 庞勇;无线接入:固定也美[J];微电脑世界;2000年16期

10 陈如明;新世纪中的通用无线接入与中国的发展策略考虑[J];电信科学;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爱民;范森淼;;基于负载预测的无线接入策略[A];首届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韩庆明;;几种典型制式无线接入设备的特点分析[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姚海昌;;WiMAX及其与3G的对比[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米飒;李建;焦伟;;无线接入性优化经验介绍[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9年

5 徐友军;余咏;吴华瑞;赵春江;;小城镇“三网合一”方案的研究[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叶益民;陈宏光;;无线接入设备在临时通信组网中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万学元;曹磊;胡乐明;;802.16系列技术介绍以及和3G的比较[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马洁;;LMDS系统及其应用[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刘珩;安建平;;UWB Ad Hoc网络无线接入特性与定位辅助路由分析[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林;;互联网条件下媒体记者“即拍直传”的实现——解放军报在国庆宣传报道中的技术尝试[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旭阳;无线接入,,从“蓝领”变“白领”[N];计算机世界;2013年

2 本报记者 卜娜;无线接入架构出现里程碑式变革[N];中国计算机报;2012年

3 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委委员 教授级高工 李进良;无线接入是电信普遍服务的最佳技术途径[N];人民邮电;2003年

4 曹薇;固定无线将网络送入乡村[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5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 汪坤 夏骆辉 贺鹏 秦岩 陈永欣;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保障无线接入设备安全[N];人民邮电;2014年

6 伍圣安;实现宽带无线接入[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江心;无线接入向“广带”扩张[N];通信产业报;2001年

8 中国铁通无线通信部 李忠诚;合理定位拯救3.5GHz[N];通信产业报;2005年

9 耳东;无线接入:网络新赢利点[N];通信产业报;2002年

10 ;企业无线接入方案简析[N];人民邮电;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明昕;无线接入网络的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王雪平;无线接入网络中QoS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刘勇;SCDMA系统从固定到移动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洋;IKE支持4G无线接入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严黎明;无线接入网络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3 潘声勇;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在无线接入中传输性能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4 康厚强;嵌入式通信平台的无线接入[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5 詹云峰;无线接入控制器系统软件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墨影;支持无线接入的语音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黄晶;基于EPON的无线接入设备的硬件架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柳林锋;基于EPON MAC层协议无线接入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9 赵立旺;基于SDN架构的无线接入网络研究与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杨海涛;WLAN无线接入性能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32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732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8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