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混沌调相扩频方式及其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水声通信 + 伪随机序列 ; 参考:《声学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是一种低检测概率通信方式,在保密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通信方式仍存在缺陷,其采用伪随机序列作为扩频码,而伪随机序列具有周期性和二值性等较为明显的特征,在敌对环境下这些特征可能被利用,使得直扩信号重要的特征参数被估计出来,进而引发信息泄露。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混沌调相序列代替伪随机序列,混沌调相序列是恒包络的复数值序列,可用数量多,相关特性好,而且克服了伪随机序列周期性和二值性的不足,具有更高的保密性。为了提高通信速率,将混沌调相序列与多通道技术相结合,数值仿真结果显示了该通信方式优异的误码率性能,表明该通信方式在水声通信中应用的可行性。
[Abstract]: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DSSS) is a low detection probability communication method,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secure communication.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in this communication mode. Pseudorandom sequences are used as spread spectrum codes, and pseudorandom sequences have som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eriodicity and binarity, which may be used in hostile environments.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DSSS signal are estimated, which leads to information leakage.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chaotic phase modulation sequence is proposed to replace the pseudorandom sequence. The chaotic phase modulation sequence is a complex sequence with constant envelope, which has many available quantities and good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vercomes the deficiency of periodicity and binarity of pseudorandom sequence.A higher degree of confidentialit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rate, the chaotic phase modulation sequence is combined with the multi-channel technology.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munication mode has excellent bit error rate performance, which indicat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mode in underwater acoustic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分类号】:TN914.42;TN92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惠智;刘云涛;蔡慧;邓红超;王永丰;;第八讲 水声通信及其研究进展[J];物理;2006年12期
2 金为民;;时反水声通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7年02期
3 戴荣涛;王青春;;现代水声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广场;2008年08期
4 周建清;郭中源;贾宁;黄建纯;吴玉泉;陈庚;;无线/水声通信浮标技术研究及其实现[J];应用声学;2012年06期
5 王晓亮;曾启帆;刘海军;蔡郭栋;;水声通信远程在线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2年30期
6 苏皋声;舰艇用水声通信设备近期发展[J];声学与电子工程;1992年01期
7 马雯,黄建国,张群飞;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研究[J];电声技术;2004年05期
8 汪俊,王海斌,吴立新;远程水声通信中的多信号恒包络合成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林伟;陈强;汪玉;;一种有效的水声通信多普勒处理方法[J];声学技术;2005年04期
10 王明华;桑恩方;乔钢;;高速水声通信中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试验研究[J];海洋工程;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彤;桑恩方;;基于多载波传输的水声通信方法[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孟荻;王海斌;吴立新;汪俊;;隐蔽水声通信技术探讨[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许肖梅;;水声通信与水声网络的发展与应用[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吴清华;肖奇伟;夏至军;;水声通信及其军事应用研究[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长红;朱敏;朱维庆;;相干与非相干水声通信[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吴碧;王毅刚;王华奎;;水声通信中一种抗多途干扰的方法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9]论文集[C];2009年
7 马晓民;杨晓帆;田路;;基于扩频编码的水声通信技术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汪俊;王海斌;吴立新;;水声通信中的一种多信号恒包络合成方法[A];2004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莫世禹;;水声通信[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岩;贾宁;郭中源;陈庚;;全双工水声通信本地发射干扰自适应抵消技术[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王飞;蛟龙入海通天地 听涛观洋竞风流[N];科技日报;2013年
2 记者 石玉平;长城电子水声通信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船舶报;2013年
3 曹洪亮 李丽云;解密神秘水下声音世界水声通信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琳;深远海环境监测水声通信仿真方法与信道估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黄晓萍;基于混沌扩频的水声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3 朱彤;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水声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孙桂芝;水声通信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陈韵;分数阶Fourier变换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李霞;水声通信中的自适应均衡与空间分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7 刘林泉;水声综合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王明华;高速水声通信中OFDM的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徐小卡;基于OFDM的浅海高速水声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殷敬伟;多途信道中Pattern时延差编码水声通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欢;基于本元信号时延调制的异步水声通信方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续辰;水声MIM0-OFDM系统中多普勒频偏估计与补偿的研究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翟昌宇;波束形成技术及其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鞠阳;六边形多载波调制水声通信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李兴国;一类带乘性噪声系统的参数故障检测及其在水声通信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朱路月;MIMO水声通信空时编码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于乐;水声通信网络节点设计[D];中北大学;2016年
8 曲乐成;基于FPGA水声通信调制解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9 王君迪;小型水域水下监测通信平台的设计及实验[D];浙江大学;2016年
10 李伦;基于参量阵的MFSK水声通信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44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74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