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线性自抗扰控制在雷达伺服系统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21 15:36

  本文选题:自抗扰控制 +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 参考:《雷达科学与技术》2017年05期


【摘要】: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传统PID算法存在对控制增益敏感、"快速性"和"超调性"不可调和以及微分很难选取等缺点,已不能满足雷达伺服系统对控制性能的要求。自抗扰控制(ADRC)具有不依赖被控对象模型、无超调、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的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缺点是参数众多、调节过程复杂。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通过对自抗扰控制算法线性简化和参数整合,极大简化其参数和调节过程,同时又保持了自抗扰控制的优点。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应用到雷达伺服系统以提高其响应快速性和鲁棒性,减小系统的超调性。最后对比传统PID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在提高雷达伺服系统响应速度、稳定性、抗干扰和鲁棒性方面优于PID。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adar detection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PID algorithm is sensitive to control gain, irreconcilable between "rapidity" and "hypertonicity", and difficult to select differential, which can not meet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radar servo system. ADRC)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independent object model, no overshoot, fast response speed and strong robustness, but its disadvantages are numerous parameters and complex adjustment process. The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 (LADRC) greatly simplifies its parameters and the adjustment process by simplifying and integrat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ADRC algorithm, while maintaining the advantages of ADRC. The linear ADRC controller is applied to the radar servo system to improve its response speed and robustness, and to reduce the hypermodulation of the system. Finally,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ID controll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ear ADRC controller is superior to the PID controller in improving the response speed, stability, anti-jamming and robustness of the radar servo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TN9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湘;俞育新;陶春荣;;雷达伺服系统调试用虚拟摇摆平台的设计[J];雷达与对抗;2007年02期

2 杨龙祥;数字雷达伺服系统问题的探讨[J];现代雷达;1995年02期

3 姚志红;吴天福;沈宪章;;雷达伺服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J];郑州工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4 何贵娟 ,张建明;雷达伺服系统的数字化[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2年07期

5 万其,程望东,陈桂;雷达伺服系统多电机速度同步和防滑设计[J];现代雷达;2003年11期

6 孙健,胡震亚,杨文华;嵌入式计算机在雷达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上海航天;2003年01期

7 邹丽娟;基于Matlab/Simulink的测量雷达伺服系统的仿真方法[J];现代雷达;2004年08期

8 黎海林;某型雷达伺服系统动态性能仿真及优化[J];计算机仿真;2005年07期

9 游志平;郭铁轩;何方;;雷达伺服系统测试分析仪器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年01期

10 田伟;薛培信;;某精密跟踪雷达伺服系统方案设计[J];电子工程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刁玖胜;;结构因素对雷达伺服系统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袁潜;;机载雷达伺服系统高精度位置检测方法[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王宏;;模糊控制在雷达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红;雷达伺服系统的结构/控制一体化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陶波;智能积分在测量雷达伺服系统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3 盛洪江;某雷达伺服系统的分析、辨识与仿真[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4 路新;雷达伺服系统控制精度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崔凤鸣;雷达伺服系统非线性动力学仿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李杰;一种新型车载桅杆式雷达伺服系统的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7 陈立平;无人机载SAR雷达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诗雨;基于CompactRIO的远程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白斌;减小某雷达伺服系统动态滞后的改进方案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俞庭国;模糊PID控制技术在雷达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83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783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