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天线测量系统中频信号处理与控制模块设计
本文选题:双通道 + 天线测量 ; 参考:《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天线理论的飞速发展,天线测量技术成为天线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双通道天线测量系统是一个平面近场天线测量系统,通过比较参考通道和测试通道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值,计算出天线的各类参数。在软件无线电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专门为天线测量系统工作的全自动化、高精度、快速测量仪器,能够极大减少系统测量时间。本文针对双通道天线测量系统对于中频信号的测量需求,在FPGA硬件平台下设计了一个具有幅相测量功能的中频处理模块,并根据系统的基本测量流程,设计了一个用于天线测量的总体控制方案以提高测量效率。论文首先研究了中频信号的传统处理方案,指出该方案存在严重的频谱泄漏问题,无法应用于实际的天线测量系统中,进而提出将全相位算法与传统处理方法相结合的方案,通过原理分析和算法仿真两个方面验证了该方案对于频谱泄漏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紧接着通过对全相位算法结构的研究,设计了全相位算法的硬件逻辑框架,并在中频硬件模块里实现了基于全相位的IQ正交解调算法。随后根据系统对于测量数据的缓存需要,设计了基于DDR3_SDRAM的数据存储方案,实现了测量数据的大容量缓存功能。最后通过对天线测量系统中各硬件模块的研究,设计了逐点触发频率列表、逐点触发单频多点、全轨迹触发频率列表、全轨迹触发单频多点四种扫频工作模式,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利用本文设计的控制功能模块,对上位机的控制命令进行解析,实现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本文设计的基于双通道天线测量统的幅相测量模块,利用全相位算法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而设计的多种扫频工作模式与系统中各硬件模块协同工作,极大的提高了测量效率。通过对各功能模块的实验,验证了本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论文设计的中频幅相处理模块的性能指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ntenna theory, antenna measurement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antenna design. The dual-channel antenna measurement system is a planar near-field antenna measurement system. By comparing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reference channel signal and the test channel signal, the antenna parameters are calculate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radio technology, a fully automated, high-precision and fast measuring instrument dedicated to antenna measurement system can greatly reduce the measurement time of the system.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if signal measurement in dual-channel antenna measurement system, an intermediate frequency processing module with the function of amplitude and phase measurement is designed under FPGA hardware platform, an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measurement flow of the system, An overall control scheme for antenna measurement is designed to improve measurement efficiency. Firstly, the paper studies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scheme of intermediate frequency signal, points out that the scheme has serious spectrum leakage problem and can not be applied to the actual antenna measurement system, and then puts forward a scheme that combines all phase algorithm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method. The principle analysis and algorithm simulation show that the scheme has a good effect on spectrum leakage suppression. Then,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all-phase algorithm, the hardware logic framework of the all-phase algorithm is designed, and the IQ quadrature demodul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ll phase is implemented in the if hardware module. Then,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the system to cache the measurement data, the data storage scheme based on DDR3_SDRAM is designed, and the large capacity cache function of the measurement data is realized. Final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each hardware module in the antenna measurement system, four kinds of frequency sweep modes are designed, such as point by point trigger frequency list, point by point trigger single frequency multi-point, full trajectory trigger frequency list, all track trigger single frequency and multiple points.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measurement, the control command of the upper computer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control function modul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switching of various working modes is realized. In this paper, the amplitude-phase measurement module based on dual-channel antenna measurement system is designed, which uses all-phase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the system. The design of a variety of sweep-frequency working modes and the hardware modules in the system work together, greatly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efficienc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is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s of each functional module. The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if amplitude and phase processing modul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has achieved the expected effect.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820;TN91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ohn Hanks;;在合适的硬件平台上建立测量系统[J];电子设计技术;2003年05期
2 蒋婵娟;;浅议如何更准确有效地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J];计测技术;2007年S1期
3 ;多功能测量系统[J];全球定位系统;2007年06期
4 刘平,吕国强,洪占勇;一种新型全自动二维测量系统[J];工具技术;2000年10期
5 王威,邓捷;力平衡式闭环测量系统[J];兵工自动化;2001年02期
6 王威,王竹萍,沈泓;平衡式温度闭环测量系统[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应用新型磁光调制器的高分辨率偏振消光测量系统[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SHAWN LIU;提高测量系统的生产力[J];今日电子;2001年06期
9 ;角位置测量系统新方案[J];传感器世界;2002年05期
10 谢少锋,代大山;测量系统分析及其动态不确定度研究[J];电子质量;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婵娟;;浅议如何更准确有效地对测量系统进行分析[A];2007年度中国航空学会计量技术专业委员会计量与质量专题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剑;;纸张水分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华陈权;;张力测量系统的研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徐喜庆;梁雪;陈灵华;赵淑霞;赵俊文;;碎屑岩颗粒分布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刘锋;李跃波;;常规爆炸工程效应试验中测量系统的选择及使用[A];第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夏定纯;秦肖臻;;模式剪移动位置精确测量系统[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苏占强;何辅云;朱娟花;;多探头连续管材壁厚的高速测量系统[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张兰;;测量系统不确定度分析及其动态性研究[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晁博;刘信信;;秦山二期扩建工程棒位测量系统调试[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10 刘春龙;孙慧颖;胡滨;金仁玲;陈宝荣;;两种不同生化测量系统血清生化十项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估[A];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通讯员 姜丽丽;试飞院建成航迹测量系统[N];中国航空报;2000年
2 秦炼;构建下一代测试测量系统[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吴玉华;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助力四川测绘[N];中国测绘报;2013年
4 记者 谷学涛 通讯员 邓斌 高林;首次市场化应用喜迎开门红[N];中国石油报;2012年
5 孙宏;一种新型无线钢水测量系统的试验与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6 ;京诚鼎宇自主研发中厚板平面板形测量系统[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7 记者 吴宝成;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通过专家鉴定[N];中国测绘报;2011年
8 钟;带钢卷取时的在线卷形测量[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凯;HLSⅡ基于光学的测量系统及其相关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施亮星;计量型测量系统能力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苏日建;信息测量系统及其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吴小芳;计量值测量系统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5 谢少锋;测量系统分析与动态不确定度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6 赵燕;属性值测量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与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7 蒋敏兰;测量系统精度损失溯源与预测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王省书;激光陀螺捷联姿态路谱测量系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朱嘉;基于视觉与触觉集成传感的多坐标组合测量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马双宝;基于熵的信息测量系统建模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雪松;基于激光测距仪的扫描式在机测量系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2 李会杰;复杂大型工件测量系统的数据集成开发[D];燕山大学;2015年
3 李洋;浮游植物叶绿素荧光测量系统电子学部分的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张佳宁;某测量系统供配电模块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中北大学;2016年
5 张宸瑜;烟尘浓度光散射测量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贺亚洲;回转类零件外轮廓测量系统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韩雪峰;航天器常用固体材料接触热阻测量系统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8 陆巧;真实感材质测量系统[D];山东大学;2016年
9 曹坚;基于变异源分析的测量系统分析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师卓;一种起落架减震器测量系统的研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49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849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