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软件定义无线接入网的高效协作内容缓存算法
本文选题:软件定义无线接入网 + 内容流行度 ; 参考:《电子学报》2017年11期
【摘要】:为了缓解海量的移动业务数据与容量受限的无线接入网回传链路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一种面向软件定义无线接入网(SD-RAN)的协作内容缓存网络架构.在宏蜂窝基站(MBS)的控制管理下,小蜂窝基站(SBS)可以在存储单元有序存储一些高流行度的内容.针对SBS存储单元空间受限问题,进一步提出SD-RAN网络架构下的协作内容缓存算法.该算法中,每个SBS缓存空间被分割成两部分:(1)用于存储全网流行度最高的公共内容以保证各小蜂窝小区本地命中率.(2)用于存储流行度较高的差异化的内容以促进MBS内SBS之间的协作.在此基础上,解析推导具有最优平均内容获取开销的分割参数闭合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系统参数条件下能显著降低SDRAN的平均内容获取开销.
[Abstract]:In order to allevi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assive mobile traffic data and the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return link with limited capac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operative content caching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access network SD-RAN. Under the control management of the macrocellular base station (MBS), the small cell base station (SBS) can store some high popularity content in the memory cell in an orderly manner.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imited storage cell space in SBS, a collaborative content caching algorithm based on SD-RAN network architecture is proposed. In this algorithm, Each SBS cache spac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1) for storing the most popular common content in the whole network to ensure local hit ratio of each small cellular cell. On this basis, the partition parameter closure expression with the optimal average content acquisition overhead is derived analyticall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verage content acquisition overhead of SDRAN under different system parameter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NSFC-AF项目(中芬/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No.61461136004)
【分类号】:TN92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家驹;上海电信扩建无线接入网[J];移动通信;2000年06期
2 范平志,廖磊;无线接入网技术及其发展 第二讲 无线接入网的发展动向[J];计算机应用;1998年10期
3 马奔腾;无限生机的无线接入网[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0年02期
4 程型清,李承恕;无线接入网技术[J];四川通信技术;2000年04期
5 唐军;无线接入网(上)[J];现代通信;2000年03期
6 唐军;无线接入网(下)[J];现代通信;2000年04期
7 孙增军;毫米波技术在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J];无线电工程;2001年04期
8 吴德本,张旭东,李慧敏;无线接入网综述[J];当代通信;2003年10期
9 麦冠虹,陈晓天;激光无线接入网[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3年01期
10 张旭东,李惠敏,吴德本;无线接入网综述[J];有线电视技术;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海;;无线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段雪超;李方伟;;基于IP无线接入网中的差分业务资源管理[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张晓英;雷维礼;;在无线接入网中MESH概念的应用[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谢芳;胡南;胡臻平;崔春风;;M2M典型业务及无线接入网优化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王加莹;;软件定义OTN软件定义网络[A];OFweek宽带通信与物联网前沿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爱立信——无线接入网领域的领导者[N];人民邮电;2003年
2 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副主任 中国国家无线电频率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陈如明;C—RAN:新一代“大容量、少局所”无线接入网架构[N];人民邮电;2011年
3 秦华;软件定义弹性光网络[N];人民邮电;2014年
4 本报记者 徐勇;软件定义光网络:开放光网 越“快”越好[N];人民邮电;2014年
5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移动通信系统有限公司市场部 张玮;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概览[N];人民邮电;2001年
6 杨贵亮;软件定义无线电与TD-SCDMA[N];人民邮电;2001年
7 ;WCDMA标准的现状和发展[N];人民邮电;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富强;无线接入网小区中断补偿方法[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张恒;无线接入网中无线下行覆盖自优化和自主负载均衡方法[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范文浩;面向异构无线接入网的联合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凌翔;无线接入网系统优化与接入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索恒;软件定义网络中多媒体传输路由及缓存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王军锋;软件定义物联网路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杨恩众;软件定义多媒体组播系统与传输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俊武;蜂窝无线接入网能效分析模型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2 姚池叶;面向未来网络的无线接入网虚拟化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于海洋;LTE无线接入网建设工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4 卢莹;5G基站虚拟化基站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朱万;面向CoITS的无线接入网QoS MAC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6 柴均超;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无线接入网中继传输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7 张蔡霞;基于软件定义无线接入网的协同内容缓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8 杨长一;无线接入网小区覆盖异常的自管理方法[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郅刚;黑龙江移动公司3G无线接入网网络建设规划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姜又琳;基于多参数联合调整的无线接入网覆盖自优化方法[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51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851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