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场通信认证的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入协议的安全性设计
本文选题:近场通信 + 无线局域网 ; 参考:《计算机应用》2016年05期
【摘要】:针对基于近场通信(NFC)认证的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协议点对点通信模式存在的问题,如明文传输、用户接入匿名性、数据易于被窃听、易于被篡改等,提出基于NFC认证的WLAN无线接入协议安全性的设计。该协议采用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与第二代安全散列算法(SHA)建立安全隧道来完成随机信息的交换;采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来消除用户的匿名性。从协议需求分析、架构设计与协议时序步骤三个方面入手,给出了一个计算机上的原型实现。通过有色Petri网(CPN)建模,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NFC认证的WLAN接入协议对于无线局域网的非法接入攻击与窃听攻击有着良好的抵抗效果。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mode of wireless access protocol based on NFC authentication, such as plaintext transmission, user access anonymity, easy eavesdropping and tampering, etc. The security design of WLAN wireless access protocol based on NFC authentication is proposed. The protocol uses the Diffie-Hellman key exchange algorithm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secure hash algorithm to establish a secure tunnel to complete the exchange of random information, and uses the e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to eliminate the anonymity of users. From three aspects: protocol requirement analysis,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protocol timing steps, a prototype implementation on a computer is present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WLAN access protocol based on NFC authentication has good resistance to the illegal access attack and eavesdropping attack of WLAN.
【作者单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16200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GXNSFAA139298)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J1403)~~
【分类号】:TN925.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永磊;金志刚;;无线局域网WPS安全性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21期
2 王鹃;唐西铭;王勇;严飞;马骏;徐晶;孙庆鑫;;一种基于手机令牌和NFC技术的身份认证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年05期
3 李兴华;尚昭辉;杨丹;马建峰;;利用无线物理层密钥增强802.11i的安全性[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4 吴国凤;胡德启;王培东;;RC4算法引起的WEP协议安全性的研究与改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5 丰江帆;王倩;刘兆宏;;无线局域网环境下的图书馆定位系统研究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建刚;;大整数相乘在WEP中的数据加密作用[J];福建电脑;2013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鹃;何琪;严飞;蒋万伟;杨明;王妍;;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身份管理及认证系统[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年11期
2 孙涛;叶新铭;刘靖;杨蒙;;一种基于CPN的协议测试序列生成方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思科推出无线局域网产品[J];通信世界;2000年23期
2 李裕后;无线局域网的市场与实施方案[J];通讯世界;2000年05期
3 李裕后;无线局域网的新时代已经到来[J];无线电工程;2000年04期
4 李裕后;无线局域网的时代已经到来[J];计算机与网络;2000年07期
5 赵宁;刘一坤;;纵横天地间 无线局域网漫谈[J];中国电子商情;2001年32期
6 ;无线局域网显著提高工作效率[J];电子科技;2001年13期
7 王 华;构建无线局域网[J];计算机时代;2001年10期
8 宿建光;无线局域网开创网络新时代[J];通信世界;2001年32期
9 周明森,郭佳;摆脱束缚 放眼无线──3Com无线局域网在海关总署的应用[J];计算机周刊;2001年14期
10 汪海燕 ,杨龙祥;无线局域网的两大主要标准[J];现代通信;200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欣;;无线局域网:3G的绊脚石?[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石晓萍;;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分析[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宋勇涛;;无线局域网安全浅析[A];2013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孙杰;李卓;陆桑璐;陈道蓄;;基于802.11协议的无线局域网快速切换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刘芳;赵增华;舒炎泰;胡悦;;无线局域网性能仿真研究[A];'2002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6 唐文雄;;无线局域网与企业办公信息网络建设[A];海南省通信学会论文集(二○○一年)[C];2001年
7 王斌;;无线局域网公共接入的安全性分析[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波;;移动无线局域网安全防护[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党梅梅;程强;;公众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分析[A];2003’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洪琪;陈军宁;柯导明;代月花;;无线局域网中802.11系列标准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朝阳;提速中国无线局域网产业[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孙燕飚;无线局域网中国标准完整版公布[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晓辉;无线局域网安全性遭质疑[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有害健康?英教师工会建议停建校园无线局域网[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5 3Com公司市场部供稿;无线局域网——移动过千年[N];中国电子报;2001年
6 何小明 编译;芯片厂商争食WLAN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柯文;2002年“无线局域网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今年无线局域网市场将增长73%[N];计算机世界;2002年
9 本报记者 霍皓迪;无线局域网进入高速成长期[N];通信产业报;2002年
10 一波;无线局域网渐入主流[N];网络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力强;公用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2 何宏;无线局域网多址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曹春生;实时工业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宋宇波;公共无线局域网安全体系研究及其可验安全性形式化分析[D];东南大学;2005年
5 张浩军;无线局域网认证安全基础架构研究与设计[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6 李长乐;无线局域网多址接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余雪岗;无线局域网中的移动预测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8 刘静;无线局域网中妥善安排传输的多址接入协议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9 冯慧芳;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业务流特性研究及预报[D];天津大学;2006年
10 朱加伟;无线局域网安全性测试和视频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现勇;无线局域网服务质量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易s,
本文编号:1880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880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