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审计平台数据处理方案的改进与实现
本文选题:移动互联网 + 安全审计 ; 参考:《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第四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崛起和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移动设备的网络连入量占据互联网的份额也越来越大,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业务渐变成了用户的核心需求,数据价值也将会成为运营商的最宝贵价值所在。因此移动互联网业务数据的分析与审计就会变得非常必要且重要。然而,也正因为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全方位覆盖,使得数据随时随地都在产生,移动网络数据包小且杂、同一时刻的实时活跃连接数量庞大、智能终端的应用种类繁多成了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特点,对于数据分析,处理速度要求也变的更高,高效率的实时流量处理才能令移动业务数据产生相应的价值。原有移动互联网审计平台是单进程多线程架构的系统,采用传统的Libpcap工具来捕获数据包,单纯地采用DPI技术进行数据包解析,这样的审计系统性能问题诸多,频繁的中断请求和数据拷贝,耗时的DPI业务识别,串行的单任务进程等原因严重限制了移动互联网审计平台的性能,当流量速率足够大时,原平台的处理效率令人堪忧。本文分析指出原系统严重限制数据处理效率的原因,为提高审计平台数据处理的能力以满足实时高速的移动业务数据细粒度审计的需求,提出了数据处理过程中新的阶段性工作改进方案,在数据采集阶段采用基于PF_RING+NAPI的数据包捕获方案,并结合零拷贝思想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数据解析阶段采用基于DPI/DFI相结合的数据解析方式,并提出了基于缓存命中的预处理方法,大幅度降低了 DPI处理压力。同时,采用多核多进程架构重新设计审计平台的数据分析模块,在充分利用硬件资源的同时,提升审计平台的整体性能。通过阶段化的验证试验,对数据采集阶段和数据解析阶段的方案分别做了性能测试,并展示多进程架构下的系统运行状态。实验表明,本文方案完成了高速移动网络环境下,实时稳定的业务数据处理审计任务,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可助力运营商开展移动网络数据价值转换和移动互联网安全监管等后续工作。
[Abstract]:With the rise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erminals, the amount of network connection of mobile devices occupies an increasingly large share of the Internet. 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data servic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core needs of users. Data value will also become the most valuable value of operators. Therefore, the analysis and audit of mobile Internet business data will become very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However, because of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devices and the omni-directional coverage of mobile applications, the data is generated anytime and anywhere, the mobile network data packets are small and miscellaneous, and the number of real-time active connections at the same time is huge.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erminals has becom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mobile Internet. For data analysis, processing speed also changes higher, high efficiency real-time traffic processing can make mobile business data produce corresponding value. The original mobile Internet audit platform is a single-process multi-threaded system. The traditional Libpcap tools are used to capture data packets, and the DPI technology is used to resolve the data packet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udit system. Frequent interrupt requests and data copy, time-consuming DPI service identification, serial single-task process and other reasons seriously limi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bile Internet audit platform. When the traffic rate is large enough,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original platform is worrying.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original system seriously limits the efficiency of data process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data processing in the audit platform to meet the needs of real-time and high-speed fine-grained audit of mobile business data, In this paper, a new stage work improvement scheme in the process of data processing is put forward. In the data acquisition stage, the packet capture scheme based on PF_RING NAPI is adop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are mad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zero-copy idea. In the stage of data parsing, the data parsing method based on DPI/DFI is adopted, and the preprocessing method based on cache hit is proposed,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processing pressure of DPI. At the same time, the multi-core and multi-process architecture is used to redesign the data analysis module of the audit platform, which makes full use of the hardware resources and improve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audit platform.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chemes in the data acquisition stage and the data analysis stage are tested by the stage verification test, and the system running state under the multi-process architecture is show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heme has completed the audit task of real-time and stable service data processing under the high-speed mobil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has achieved the expected research goal. Can help operators to carry out mobile network data value conversion and mobile Internet security supervision and other follow-up work.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N929.5;TP393.01;TP2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正泉;;互联网安全与管理[J];对外大传播;2000年11期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J];通信世界;2001年02期
3 志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绪武指出:促进互联网发展 保障互联网安全[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1年02期
4 ;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J];中国信息导报;2001年01期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J];信息网络安全;2001年02期
6 张春霞,姚智;略论互联网安全问题[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3年02期
7 谢玮;;互联网安全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思路[J];现代电信科技;2006年05期
8 ;互联网安全障碍在文化[J];每周电脑报;2006年31期
9 曾培炎;;让互联网技术和资源更好地造福社会、造福人民[J];中国信息界;2006年18期
10 杨洋;;互联网安全问题的起因及复杂性分析[J];通信世界;2007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舒华英;;互联网治理的分层模型及其生命周期[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为军;侯宇宸;;中国移动互联网安全监管立法初探[A];第2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朱金义;刘宝莉;吕洪静;程永全;;互联网盗号案件频发原因与对策[A];第十六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冬;马勇;张鑫;;基于微博产业下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初探[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宏;;关于互联网安全的几点建议[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左鹏;;基于互联网的基督教传播:以大学生为对象[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王黎璐;王鸿宇;;移动互联网安全分析[A];第2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焦瑞强;;互联网安全事件频发 管理手段亟待升级[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康治方;;互联网和安全[A];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10 方汉奇;;法轮功与互联网[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闫强 舒华英;互联网治理的分层模型及其生命周期[N];人民邮电;2005年
2 记者 杨扬;我市被列为政府部门互联网安全接入国家试点城市[N];邯郸日报;2010年
3 记者 韩婧;“360互联网安全学院”启动[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1年
4 万佳;重建互联网[N];光明日报;2013年
5 采访 拉里·格林迈耶 (Larry Greenemeier) 翻译 郭凯声;互联网走在崩溃边缘[N];光明日报;2013年
6 沉风;移动互联网有多不安全?[N];人民邮电;2013年
7 本报记者 李国敏;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聚焦网络新威胁[N];科技日报;2013年
8 徐晶卉;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聚焦手机安全[N];中国贸易报;2013年
9 乔杉;移动互联网:无安全则无繁荣[N];工人日报;2014年
10 忻阳;优质视频传输成互联网首要挑战[N];人民邮电;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申琰;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2 滕顺祥;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李明选;互联网金融产业及其对传统金融冲击影响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4 李琦;互联网金融领域信用与风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5 郭珂琼;互联网新兴权利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刘f[;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曹海涛;从监管到治理[D];武汉大学;2013年
8 李元元;网络宗教安全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9 柳强;互联网治理信息的共享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10 申志伟;基于电信运营企业的互联网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莫锋;当代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伦理审视[D];广西大学;2007年
2 姚源;我国互联网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江;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溯源与探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5年
4 王光辉;中国农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曹瑞;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与防范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6 余钊慧;三门峡市互联网宣传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7 李星霖;互联网战争与中国应对[D];郑州大学;2015年
8 李杨;美国互联网制度霸权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9 吕淼;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10 周萍;互联网异常流量检测技术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03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90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