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时隙捆绑预处理的LTE上行自适应传输

发布时间:2019-05-09 04:49
【摘要】:3G长期演进(LTE)上行链路中,基于时隙捆绑(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TTI bundling)技术的IP语音业务(VoIP)可以显著提高小区覆盖范围。目前,一种覆盖增强方案可以使用户在50 ms时延限制下最多传输5捆相同的数据包。然而,由于该方案不能及时处理反馈信号,一旦出现不必要的重传,会导致系统吞吐量降低,并造成用户设备(UE)额外的能量损耗。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块率(BLER)与信噪比(SNR)映射机制的时隙捆绑预处理传输方案,该方案使得UE可以根据信道情况的变化以及期望的性能指标,预先设定传输捆绑数据包的最大值,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重传,节省了UE的能量消耗,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Abstract]:In 3G long-term evolution (LTE) uplink, IP voice service (VoIP) based on time slot bundling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TTI bundling)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cell coverage. At present, a coverage enhancement scheme can enable users to transmit up to 5 packets of the same packets with 50 ms delay constraints. However, because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not process the feedback signal in time, if unnecessary retransmission occurs, the throughput of the system will be reduced, and the additional energy loss of the user equipment (UE) will be caused. In this paper, a slot bundling preprocessing transmission scheme based on error block rate (BLER) and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SNR) mapping mechanism is proposed, which enables UE to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channel condition and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index. In order to reduce unnecessary retransmission, UE energy consumption is saved and the throughput of the system is improved by pre-setting the maximum value of transmission bundle packets.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分类号】:TN929.5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夏;李建东;;基于自适应传输的预约多址协议[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刘晓颖;刘晓冬;谭鹏;林孝康;;基于缓冲区驱动的自适应视频多播系统[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3 董楠楠;孙勇;岳慧;王璐;;网络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控制的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朱光喜;李黎;胡臻平;;一种多用户多天线OFDM系统的自适应传输方案[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任玲;唐昊;周雷;魏振春;;一种能量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传输方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洋;认知无线电中基于认知引擎的自适应传输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薛昀;MIMO无线通信自适应传输理论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3 胡胜红;基于内容的足球视频自适应传输策略与优化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华;灵活透明光网络中自适应传输机理和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张然然;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6 李智信;卫星自适应传输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李长春;自适应传输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李黎;MIMO-OFDM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韩锋;MIMO下行系统的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吴杰;OFDM的频率同步与自适应传输[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好;Ka信道下LDPC编码的OFDM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钱超;异构无线网络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洪三其;基于FPGA的高标清视频自适应传输的数字光端机的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4 柏森森;LTE下行链路信道估计与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吴满;可见光多波段通信系统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6 罗小琴;基于QoE的无线视频自适应传输控制技术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7 党冲;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快、慢速链路自适应传输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冲;基于运动强度的自适应视频传输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陈珏奇;基于客户端驱动的流媒体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陈勇斌;网络视频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72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472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