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量子照射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9-07-11 16:36
【摘要】:通过将传统雷达探测技术与现代量子信息处理技术有机结合,量子雷达在弱反射率目标探测上能够提供经典探测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非常具有潜力的量子雷达类型之一,量子照射雷达以纠缠光子为探测手段,依靠对量子关联特性的测量能够完成目标有无的判断.首先对量子雷达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双光子纠缠态量子照射雷达和高斯态量子照射雷达的工作机理与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将两种方式的量子照射雷达与经典探测手段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显示量子照射雷达在信噪比、准确性、抗噪性以及隐身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最后指出了量子照射雷达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文内图片:图1量子照射雷达的结构框架
图片说明: 提高量子雷达的探测效率进行深入讨论.2量子照射雷达的工作机理及关键技术量子照射雷达的首要任务是判断目标物体是否存在于所探测的区域之内,在探测过程中所使用的信号光子与本地的辅助光子是相互纠缠的.依据所采用纠缠态的类型,,量子照射雷达分为两类:双光子纠缠态量子照射雷达与高斯态量子照射雷达.2.1双光子纠缠态量子照射雷达2.1.1双光子纠缠态量子照射雷达的工作机理量子照射雷达的基本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双光子纠缠态量子照射雷达首先需要在发射端制备一对双光子最大纠缠态|ψ〉SA=1i幔洹疲耄搿担樱搿担粒ǎ保┦街校海雍停练直鸨硎拘藕殴庾佑敫ㄖ庾樱唬搿担樱帘硎拘藕殴庾踊蚋ㄖ庾拥哪J剑唬湮讲馄髂芄磺值哪J绞浚吮阌诩扑悖啦箍梢员硎疚芏人惴男问溅眩樱粒剑住担樱痢处祝迹绷孔诱丈淅状锏慕峁箍蚣茉谕瓿删啦闹票钢螅藕殴庾颖环⑸涞侥勘昕赡艽嬖诘那颍ㄖ庾釉虮槐A粼诒镜氐牧孔蛹拇嫫鞯敝校藕殴庾铀丈涞那虼τ谌裙獬≡肷眩庵校瓷渎饰堑哪勘晡锾逡韵嗤母怕蚀嬖诨虿淮嬖冢绻勘瓴淮嬖冢敲葱藕殴庾咏耆г诳占涞敝校祷亟邮斩说墓庾尤坷醋杂谠肷獬。霉炭梢员硎疚郏保埃荭眩樱痢眩樱粒埃溅眩班gIAd=[(1-db)|vac〉S〈vac|+bIS]鄃IAd+Ο(b2).(2)式中:下标0表示目标不存在的情况;IS和IA分别为信号光子与辅助光子的单位密度算符;|vac〉表示真空态;b表示每
文内图片:图2双光子纠缠态量子照射雷达系统物理实现示意图
图片说明: 子Chernoff极限(QuantumChernoffBound,QCB)[7,37]:PNerr≤PNQCB=12εNSA.(6)式中,εSA=min0≤r≤1tr(ρ1-rSA0ρrSA1).(7)通过计算可以得到[10]εSA=min0≤r≤11-ηr+bd-1+1+ηd()b{[]}r+Ο(b2,ηb).(8)双光子纠缠态量子照射雷达系统的原理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利用激光泵浦偏硼酸钡(BariumBoronOxide,BBO)晶体发生参量下转化过程制备双光子偏振纠缠态,一路光子照射模拟目标物体的50∶50分束器,另一路光子则通过反射镜直接进入图2双光子纠缠态量子照射雷达系统物理实现示意图163第2期刘凯等:量子照射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640009)
【分类号】:TN9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泉斌;孙力;;传送任意三粒子纠缠态的三个方案[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06期

2 毕思文;数字人体微观研究-量子人体的纠缠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年02期

3 施锦;詹佑邦;;三维两粒子赤道纠缠态的概率远程制备[J];量子电子学报;2008年03期

4 欧阳坤;;基于三粒子纠缠态的量子受控密集编码[J];江西科学;2012年04期

5 徐越;李渊华;桑明煌;聂义友;;基于4粒子纠缠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6 任林源;李得超;李永明;;基于两体量子正交纠缠态集的局域删除[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0期

7 侯奎;汪菁;罗其全;袁好;史守华;;未知二粒子纠缠态及其正交态的概率克隆[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卢道明;;四体纠缠态表象的构建及其应用[J];光电子.激光;2014年02期

9 宋华;;基于纠缠态的异步量子直通协议[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年04期

10 朱勋;王干全;;一种新的关于两电子纠缠的判据[J];量子电子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刘晓静;张斯淇;马季;吴向尧;;两电子、三电子纠缠态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2 沙金巧;方建兴;;N粒子W纠缠态的隐形传输[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詹佑邦;王郁武;;基于腔QED的原子纠缠态的辅助克隆[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王荣军;张涌;夏慧荣;;由半导体产生纠缠态光子对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刘金明;王育竹;;利用两对纠缠粒子远程制备一个两粒子纠缠态[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向少华;宋克慧;施振刚;谌雄文;;噪声环境中两粒子纠缠态的纠缠消相干[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叶明勇;张永生;郭光灿;;利用一般的纠缠态进行确定性的远程态制备[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刘奎;崔淑珍;张俊香;郜江瑞;;连续变量纠缠态的条件量子克隆[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9 吴熙;陈志华;张勇;陈悦华;叶明勇;林秀敏;;相位门的实现和多粒子纠缠态的制备[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10 曹小鸽;李福利;;利用相干减光子操作产生光场三体纠缠态[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吴长锋;中国科大制备出八光子纠缠态[N];科技日报;2011年

2 记者 王光荣;我科学家在量子信息实验领域取得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04年

3 记者 张巍巍;量子物理或可“操纵”过去事件[N];科技日报;2012年

4 常丽君;瑞士科学家为量子“纠缠”分类[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英秋;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和多量子比特系统的Bell型不等式[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欣;腔QED和电路QED中的纠缠态和量子逻辑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凌超;基于耗散的纠缠与压缩[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杨名;纠缠态的制备与纯化[D];安徽大学;2007年

5 李洪奇;连续变量纠缠态新表象的构建及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6 赵艳;基于腔QED的原子纠缠态浓缩与传输[D];安徽大学;2012年

7 许金时;光子纠缠态制备、应用及演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杨荣国;多色多组份纠缠及高阶横模纠缠态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9 姚星灿;高亮度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和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唐绪兵;连续纠缠态表象在理论量子光学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茂生;量子计算中几个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金钊;基于腔的输入输出过程实现纠缠态分析和量子克隆[D];延边大学;2015年

3 林慧英;基于纠缠态的量子秘密共享协议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4 畅帅;纠缠态的对称与非对称近似克隆的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陈娟;电路QED系统中两种纠缠态的制备方案[D];温州大学;2015年

6 李芳;利用相干反馈实现对纠缠态光场制备的操控[D];山西大学;2015年

7 吴柳雯;基于四粒子欧米伽纠缠态的隐形传态[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敏;利用楔角KTP晶体实现低阈值NOPA腔运转[D];山西大学;2014年

9 杨瑞;倍频过程中的级联纠缠[D];山西大学;2014年

10 庞朝前;量子系统的稳定性与区分性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13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13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e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