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级联预编码的蜂窝下行机会干扰对齐
【图文】:
户的天线数为L,第k个基站到第i个小区的第j个用户的信道矩阵H[i,]jk∈CL×M为平坦衰落信道,信道矩阵H[i,]jk中的元素相互独立并且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复高斯分布。如图1所示,每个基站从本小区内选择S(S≤N)个用户作为服务用户,此时被选中的用户数j=1,…,S,假设基站采用干扰对齐算法选定的预编码向S个用户传输d个数据流,则i小区内j用户的接收信号可以写做:y[i,]j=H[i,]jiv[i,]jx[i,j}]desiredsignal+∑Nn=1,n≠jH[i,n]iv[i,n]x[i,n]intra-cellinterference+∑Kk=1,k≠iH[i,]jkvkxkinter-cellinterference+z[i,]j(1)其中:z[i,]j∈CL×1是附加噪声,其元素服从独立同分布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复高斯分布;在接收端每个小区内的用户通过左乘解码矩阵u[i,]j,得到的接收信号为y[i,]j=uH[i,]jH[i,]jiv[i,]jx[i,]j+uH[i,]jH[i,]ji∑Ss=1,s≠jv[i,s]x[i,s]+uH[i,]j∑Kk=1,k≠iH[i,]jkvkxk+uH[i,,]jz[i,]j(2)在设计好内层预编码矩阵v[i,]j和接收滤波矩阵u[i,]j后,小区i中第j个用户的第m个数据流上的信干噪比SINR[i,]jm可以表示为SINR[i,]jm=|um[i,]jHH[i,]jiV[i,]jm|2σ2‖u[i,]jm‖2+I[i,]jm(3)其中:u[i,]jm为接收滤波矩阵u[i,]j的第m列,V[i,]jm为预编码矩阵的第m列。I[i,]jm=∑da=1,a≠m|um?
?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向量作为接收端波束赋形向量。此时反馈的调度系数为最小奇异值的二范数,即η[i,]j=σ[i,]jL2。3仿真验证将本文中的算法与基于最大信干噪比(Max-SINR)的随机波束赋形算法进行仿真比较。基于Max-SINR算法在广播一组随机正交波束后,每个用户分别反馈其在各个波束上的信干噪比,基站为每一个波束选择可以实现最大信干噪比的用户,并将该波束作为该被选中用户的波束赋形向量,基于Max-SINR的随机波束赋形在设计接收端波束向量和用户选择机制都是最大化目标信号的信干噪比的。图3是在K=3,M=3,L=3,N=50的蜂窝下行干扰信道中,系统和容量随信噪比的变化曲线,可以发现在这个干扰受限的例子中,基于级联预编码的机会干扰对齐比Max-SINR算法的系统和容量大,因为它完全消除了小区中用户间干扰,同时有效抑制了小区间的干扰。而基于Max-SINR算法在选择用户时仅考虑到能在该波束上实现最大信干噪比而没有考虑到多波束干扰。特别的是,当信噪比较低时,级联预编码算法得到的和容量是小于Max-SINR算法的,这是因为在信噪比较低时本文的算法还没有及时选择出最合适的用户。图4是同上的场景下两种算法的平均能量效率对比图,与文献[15]相似,平均能量效率被定义为单位带宽内单位能量传输的信息比特数,即log2(1+SINRk)/P(k),其单位为bit/(Hz·J),其中P(k)是用户k的发送功率。本文算法中接收端得到的期望信号功率与干扰信号功率均是小于max-SINR算法的,但是平均能量效率在信噪比超过特定范围后是大于max-SINR的随机波束赋形算法。图5是在K=3,M=4,L=2,信噪比为25dB时蜂窝下行干扰信道中,随着每个小区内用户数增加,本文的算法与max-SINR算法的系统和容量随信噪比的变化图,可
【作者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移动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IRT1299) 重庆市科委项目(CSTC2012jj A40044,CSTC2013yykf A40010);重庆市科委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重庆邮电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A2011-51)
【分类号】:TN9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谢显中;张森林;肖正瑛;;一种基于QR分解的稳健干扰对齐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5年08期
2 赵知劲;彭庆;王海泉;;3用户MIMO干扰信道中稳健的机会干扰对齐方法[J];电路与系统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叶宗刚;赵迎芝;黄祥;;多用户MIMO系统中分布式迭代干扰对齐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2 谢显中;李丹;张森林;雷维嘉;;一种基于最大化Rayleigh熵的稳健干扰对齐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6年09期
3 叶宗刚;李兆玉;赵迎芝;;基于级联预编码的蜂窝下行机会干扰对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谢显中;徐冰;雷维嘉;马彬;;三小区环境中基于三角分解的低复杂度干扰对齐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年05期
2 谢显中;邵奇;周志栋;雷维嘉;;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的稳健干扰安排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刘珊珊;曹型兵;;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02期
2 徐伟;;浅谈电子通讯的预编码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27期
3 李超;郭丽娜;;电子通讯的预编码技术分析[J];电子制作;2013年19期
4 解芳;袁超伟;程铁铮;;利用干扰提高容量的低复杂度预编码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5 陶立;;一种电子通讯技术的预编码解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30期
6 张文;龚钢;;抑制小区间干扰的迟延可容忍预编码方案[J];科技通报;2013年07期
7 冉金志;林初善;邵云飞;廖晓闽;;几何平均分解的矢量预编码方案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22期
8 卢鑫;;Closed-Loop MIMO系统线性预编码技术[J];中国新通信;2008年11期
9 郑凤;陈润芊;卢国仙;武穆清;;一种新的非线性预编码算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10 范慧婧;孙长印;卢光跃;;抑制小区间干扰的改进信漏噪比预编码方法[J];电讯技术;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伟;张春阳;邵珠雷;;相关衰落信道中星座预编码和球译码[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2 邵玉斌;龙华;向凤红;;MIMO通信系统空域维纳预编码器及性能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继雄;李有明;周新星;;DSL基于误差符号的自适应预编码算法[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钟俊;彭启琮;;有限比特反馈下OFDM系统的预编码技术[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守贵;陈明;;MIMO系统中基于离散速率集的线性预编码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永明;杨绿溪;;采用分组线性星座预编码OFDM的分层空时传送方式及其迭代接收[A];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论文集[C];2005年
7 王道彬;米文智;;一种基于TXMMSE预编码的新型OFDM系统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亚东;丛键;王卓镭;;一种基于预编码降低OFDM信号峰均功率比的技术[A];2007’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新莉;卫星多天线数据传输下水库水情测报编解码技术与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吕磊;MIMO系统中基于有限反馈的预编码及天线合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刘萌萌;未来MIMO技术的性能分析和预编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胡志蕊;多小区协作系统下预编码及收发联合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张萌;协同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董全;下一代无线网络的预编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伟;多用户MIMO系统预编码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王超;多天线系统中的反馈与预编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王楠;中继协作通信中的编码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10 张蕾;非线性预编码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莉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对齐技术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粟唐;高速移动场景下LTE下行预编码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田梦;PLC中基于MIMO的预编码技术研究与中继系统性能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高书莹;下行多用户MIMO预编码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荆;大MIMO信道状态信息获取及预编码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刘圣恩;MIMO双向中继系统的预编码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罗辑;3D MIMO及其预编码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向攀;LTE-Advanced上行MIMO预编码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窦津津;MIMO-UWB预编码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10 谢思敏;非线性预编码中的星座扩展及解调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17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17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