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的现场环绕声扩声系统设计——以“民间外交60年”为例
【图文】:
不同声道扩出;②背景类素材、衬底素材可以全方位扩向听音范围(观众席);③吊装线阵列音箱的扩声系统中,可以制作出由上到下的声像移位;④既有准确的定位,又有足够的包围感;⑤低音信号也可以体现出上下声像移位[4]。立体声扩声只有正面的线阵列音箱与单个的补点。环绕声扩声在音箱数量上大大增加,侧环与后环使得观众能听到从四面八方来的声音。观众对声像移位会非常敏感,大量增加的声像移位,与后环、侧环的环境衬底效果会使得现场效果好于立体声扩声。2环绕声扩声系统设计思路环绕声扩声系统设计平面图如图1所示。图1环绕声扩声系统设计平面图2.1制作正确的环绕声2.1.1中置C声道在扩声中,语言的声压级与音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5.1监听系统中,负责语言的是C音箱。一个声音只从正中间的音箱来,声像就牢牢定位在了中间。而左右LR音箱也可以通过虚中的办法来实现声像定位在中间。在扩声中,如何对中声道进行定义与取舍是一大问题。在一个环绕声扩声系统中,观众席正前方面对的是舞台,而不是中置音箱。音箱不可能挡住舞台,所以中置音箱只能吊挂在舞台上方正中央的位置。这样在环绕声扩声中,中置就不是在正中央了,而是在正中央上方。笔者将手持传声器分配至中置声道进行了测试,测试的主观听感是:演员在舞台正中,扩声声压级大于直达声声压级,声像定位在头上。左右线阵列音箱较中置更低一些,基本与舞台人物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高2m左右)。笔者参考春晚环绕声信号的做法,人声的传声器(无线手持、无线纽扣)主要分配至左右线阵列,同时分配较少的量至中置音箱,在有效听音范围内,能听到人声从中置传来,并能将人声声像准确定位为最佳。
32.1.2后环音箱和侧环音箱后环音箱的架设区域在观众席后边的平台两侧,高1.8m;侧环音箱架设的区域在演播室二层侧面马道上,经过测算,高度为距二层马道地面1.4m。如图2~3所示。图2后环音箱图3侧环音箱2.1.3环绕音箱调节分配至环绕音箱的信号有音乐与人声的混响。为了使环绕音箱中的信号既能烘托气氛、营造更好的效果而不喧宾夺主,笔者降低了音乐、混响信号送环绕音箱的发送量。这样既不会使音乐与混响明显地定位在侧后方,也使整个声场的音乐与混响的声压级更为均匀。2.2环绕声扩声系统中立体声音频素材的应用在环绕声扩声系统中,有了环绕声的音频素材,才能实现现场的环绕声扩声。音频素材格式大多是立体声的,用立体声的素材直接扩至左右线阵列肯定不行。笔者采用以下方法,实现了立体声音频素材转换成环绕声音频素材。将TC的混响器用作上混设备,将立体声的音频素材通过立体声输入通道发送至TCSYSTEM6000中,从效果器返回的信号就是假环绕声信号。调整上混的假环绕声信号的宽度选项、虚中与实中的比例、后环发送量大小等三个参数,即可实现立体声音频信号转换成环绕声音频信号。在STUDERVISTA9调音台中,立体声输入通道自带立体声上混为环绕声的工具,更为方便快捷,而且系统内延时更少。例如想营造一种由上到下的移位声像,,就可以通过立体声音频素材来实现。以炮弹落地来举例,在前期音频素材制作的时候,制作成声像移位从极左到极右。在通道分配方面,将此立体声输入通道的左发送到天上的中置音箱,右发送到观众席下的J-SUB超低与侧环后环。这样音频素材的从左到右就变成了现场中的从上到下。2.3声道分配以及多套还音系统的应用环绕声音频信号中,主要的人声在C;音乐、环境声、伴奏声等在L,
【作者单位】: 中央电视台音频部;
【分类号】:TN912.2;TN94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江;浅谈虚拟环绕声加装板的选购[J];家庭电子;2000年08期
2 吴江;中国环绕声技术发展前瞻性研讨会在京举行[J];影视技术;2001年06期
3 刘光明,刘汐,窦维蓓;对虚拟环绕声产生的研究与简单实现[J];电声技术;2003年04期
4 程一中;;议环绕声音乐载体[J];家庭影院技术;2008年12期
5 王树森;;北京奥运会后话转播(三) 奥运转播环绕声制作实例——田径、撑杆跳高[J];音响技术;2008年12期
6 娄炜;;浅谈环绕声的制作要点[J];家庭影院技术;2009年08期
7 李先中;;浅谈环绕声广播的传播方式[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年01期
8 荀剑阳;;浅谈环绕声技术在影视应用中的发展变化[J];音乐生活;2013年07期
9 本刊编辑部;;环绕声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J];现代电视技术;2013年05期
10 鹿楠楠;;2013年央视春晚5.1环绕声制作的深入思考[J];现代电视技术;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菠荪;;环绕声及其发展与应用前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2 谢菠荪;;头相关传输函数空间采样、插值与环绕声重发[A];2005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大康;;音乐会环绕声录音初探[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07年
4 章艳;邱小军;李晓东;;存在反射面时的虚拟环绕声系统鲁棒性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5 张玲玲;叶青华;蔡志博;李晓东;;加入动态变化的环绕声编解码[A];中国声学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王树森;;环绕声技术在奥运转播中的应用[A];2008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俞锫;;5.1多声道环绕声拾音技术初探[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8 缪署金;;小房间可以建环绕声制作室[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9 周硕存;江海波;;多声道环绕声录音的拾音调试[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08年
10 林涛;;Pro Tools的环绕声制作[A];2006全国广播电视发射技术论文集(1)[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昌宏;环绕声改变世界[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2 薛玉龙;打造数字广播电视环绕声“代名词”[N];中国电子报;2005年
3 四川 闻钊;低档耳机也能享受环绕声[N];电子报;2012年
4 胡文;家庭影院与环绕声基础知识介绍[N];电子报;2003年
5 河南 杨长青;环绕声音效盒的改进[N];电子报;2009年
6 马子健;雅马哈42单元5.1环绕声音箱[N];电子报;2008年
7 百欣;数字环绕声音画光盘问世[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廖移海;给您的影院留下升级的空间[N];中国电子报;2000年
9 四川大学 Teinking;虚拟环绕声芯片PS9999简介[N];电子报;2005年
10 四川 刘英;天龙X-Space环绕声投音机[N];电子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钟;5.1环绕声电视音频车直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景瑞;双通道立体声和多通道环绕声转换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卢敬仁;影院多维度环绕声技术的中国之路[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4 顾杰诗;虚拟环绕声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5 同晓娟;虚拟环绕声技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6 吴锐;论影院3D环绕声技术的发展[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7 杨伟;数字多声道环绕声技术在大学音乐素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姗;环绕声在高清电视节目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5年
9 王超;多通道立体声虚拟重建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王铁卫;让多声道环绕声系统走进高校艺术类多媒体教学课堂的可行性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53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2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