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新型唯金属反射阵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9-10-16 07:23
【摘要】:反射阵天线作为一种新型天线结构,在保留传统抛物面天线结构简单、高增益特点的同时,也具有平面相控阵天线低剖面、轻质量、波束可重构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深空探测和雷达技术等领域。然而,反射阵天线通常具有较窄的工作带宽,而窄带特性限制了反射阵天线在宽带无线通信中的进一步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展宽唯金属反射阵天线工作频带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在研究反射阵单元相移特性和单层多谐振结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层多谐振唯金属单元结构,该结构具有超过500°的相移范围和平滑的相位曲线,并且在13.6%的频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带宽特性。2.利用所提出的单元结构,设计实现了9x9的唯金属平面反射阵列,阵列通过角锥喇叭偏置馈电。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的主波束偏转角(θ,φ)为(20°,0°),最大增益为19.9dB,1dB增益带宽为13.6%,符合预期的设计指标。3.针对不少反射阵单元的实际相移范围小于360°、组阵不能达到所希望的相移问题,利用传统的天线阵列理论分析了单元相移范围对反射阵天线辐射特性的影响,计算得到了在不同情况下天线增益降低1dB和3dB时所对应的相移范围。该工作为反射阵天线的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尤其是对大口径反射阵天线和亚波长技术。4.针对传统微带结构反射阵单元的相位曲线线性度和相移范围不能同时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传统贴片单元和方环单元在设计过程中结构尺寸改变的改进方法,该方法可减小反射阵天线的相位补偿误差并提高天线的辐射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8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恩耀,王靖飞,宋茂盛;四环阵天线的分析及其方向图赋形设计[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关富玲;汪有伟;杨超辉;;新型折叠卷收式反射阵天线的设计与制作[J];工程设计学报;2008年06期

3 R.N.约翰尼;吕生祥;;具有复阻抗终端的缝阵天线及其制造方法[J];国外舰船技术.雷达与对抗;1985年05期

4 谢义水;张光元;刘秀丽;谢明华;周宇戈;;毫米波平板隙缝阵天线工艺设计与制造[J];电讯技术;2008年12期

5 肖博宇;张广求;豆栋梁;刘起坤;;缝隙耦合结构反射阵天线单元的设计[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6 赵连贵;同一平面缝阵天线实现宽窄两种波束的方法和馈电网络[J];电子科学学刊;1989年01期

7 李秀梅;;微带反射阵天线的分析与设计[J];电讯技术;2008年09期

8 乐德智;有源环直线阵天线用作短波广播接收天线[J];广播与电视技术;1983年01期

9 肖博宇;张广求;豆栋梁;尚济勇;;宽带缝隙堆叠贴片微带反射阵天线的研究[J];微波学报;2011年05期

10 蒙喜球;;波导裂缝阵天线的理论设计与综合[J];航空兵器;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缪志华;史小卫;李文涛;;基于分形的反射阵天线单元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张敏;王红丽;孙佳伟;;赋形波束平板缝隙阵天线设计平台[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窦智童;杨峰;欧阳骏;聂在平;周海京;;宽带双频微带平板反射阵天线的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4 李秀梅;孙佳伟;何海丹;刘熠志;张敏;;柱面共形裂缝阵天线的设计与仿真[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徐琰;;波导缝隙阵行波线阵天线的设计和仿真[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李峰;;毫米波宽边波导隙缝阵天线设计[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王俊峰;李伟明;薛正辉;任武;杨仕明;;Ku频段波导宽边裂缝阵天线设计[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有伟;薄膜平面阵天线的结构设计与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伟伟;基于新型单元的宽频带反射阵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策;Ku波段低旁瓣微带反射阵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陈受;新型唯金属反射阵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李秀梅;8mm波平板裂缝阵天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吴凡;电扫描反射阵天线分析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6 缪志华;大口径宽带反射阵天线子阵列带宽方向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汤奇;微带反射阵天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瑞华;宽带反射阵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尚济勇;单层双频宽带反射阵天线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10 许萌;3D MIMO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49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49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c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