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微波光子中三角形光脉冲发生与应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16:07

  本文关键词:微波光子中三角形光脉冲发生与应用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现代光通信的迅猛发展,微波光子学融合了微波技术和光子学技术的特点,在通信、军事国防、远程宽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现代全光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特殊波形光脉冲的研究成为热点。基于微波光子学的三角形光脉冲发生器及其应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三角形光脉冲的发生方法优化及其实际应用,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仿真实现。研究的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利用电光调制原理以及非线性作用脉冲整形原理生成三角形光脉冲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利用光纤色散衰减效应整形和MZM的光载波抑制调制生成三角形光脉冲的理论推导和实现方案。根据经过色散效应整形后的输出光谱表达式中各谐波比值和调制系数的关系,可以得出,调制器调制指数m=2.305时的输出光谱表达式能够有效逼近理想三角形光脉冲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因此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三角形光脉冲波形,并且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这种利用马赫增德尔调制器(MZM)的载波抑制调制与色散光纤色散效应生成三角形光脉冲的方法的可行性。(2)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平行MZM和光纤光栅生成四倍频三角形光脉冲的方案,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该方案采用双平行MZM进行载波抑制调制,采用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CFBG)提供色散整形,通过合理设置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以及选取光纤光栅的各项参数,获得了四倍于本振射频信号频率的三角形光脉冲。该方案中采用光纤光栅代替普通色散光纤,具有较好的波长选择性、较低的插入损耗、集成性高等优点。综合考虑光纤光栅的长度、调制深度、切趾函数等因素对三角形光脉冲的影响,仿真生成了较为理想的三角形光脉冲。(3)设计了一种利用高非线性光纤(HNLF)的自相位调制效应(SPM)实现特殊光脉冲波长转换的方案。实现了高斯脉冲和三角形光脉冲的波长转换,并对在自相位调制效应下,高斯脉冲和三角形光脉冲的输入功率对中心波长频移大小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输入功率下,两种光脉冲在非线性光纤中频移大小的光谱图。最后比较分析了高斯脉冲和三角形光脉冲的波长转换性能、频移距离、转换效率等特性,表明了三角形光脉冲在波长转换应用方面的优越性。
【关键词】:三角形光脉冲 啁啾布拉格光纤光栅 高非线性光纤 自相位调制 波长转换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22
  • 1.1 引言11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21
  • 1.3.1 光载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发展13-15
  • 1.3.2 毫米波发生器研究15-19
  • 1.3.3 三角形光脉冲发生的研究现状19-21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21-22
  • 2 三角形光脉冲生成的理论分析22-33
  • 2.1 引言22
  • 2.2 周期性三角形微波光子发生器的理论研究22-25
  • 2.2.1 基于电光调制理论生成三角形光脉冲22-23
  • 2.2.2 基于非线性脉冲整形理论生成三角形光脉冲23-25
  • 2.3 基于载波抑制调制原理生成三角形光脉冲的实现方案和原理分析25-31
  • 2.3.1 三角形光脉冲生成的实现方案25-26
  • 2.3.2 工作原理分析26-29
  • 2.3.3 仿真实现29-31
  • 2.4 本章小结31-33
  • 3 基于CFBG的四倍频三角形光脉冲发生器33-48
  • 3.1 引言33
  • 3.2 优化方案设计的实现33-34
  • 3.3 工作原理和仿真分析34-40
  • 3.3.1 基于CFBG的四倍频三角形光脉冲生成原理34-37
  • 3.3.2 优化方案的仿真实现37-40
  • 3.4 CFBG参数对三角形光脉冲生成的影响40-47
  • 3.4.1 CFBG色散补偿参数分析40
  • 3.4.2 CFBG长度L对脉冲波形的影响40-42
  • 3.4.3 CFBG调制深度δ_n对脉冲波形的影响42-44
  • 3.4.4 CFBG切趾函数对脉冲波形的影响44-47
  • 3.5 本章小结47-48
  • 4 非线性特性的波长转换特性应用研究48-63
  • 4.1 引言48
  • 4.2 工作原理分析48-51
  • 4.3 基于HNLF非线性效应的特殊波形波长转换研究51-62
  • 4.3.1 高斯脉冲波长转换特性51-55
  • 4.3.2 三角形脉冲波长转换特性55-59
  • 4.3.3 转换性能对比分析59-62
  • 4.4 本章小结62-63
  • 5 结论63-65
  • 5.1 论文主要内容63-64
  • 5.2 未来工作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8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8-70
  • 学位论文数据集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短光脉冲[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0年01期

2 ;微微秒光脉冲在电测量上的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5年04期

3 谭志飞;微微秒光脉冲的测量[J];电子器件;1984年03期

4 罗山;;已获得8毫微微秒的光脉冲[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5年10期

5 陆锡南;;贝尔实验室30毫微微秒光脉冲的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4年01期

6 张荣康;;微微秒光脉冲的测量[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0年09期

7 佐佐木孝友他;一平;;用脉冲激励激光产生微微秒光脉冲[J];激光与红外;1974年11期

8 鹫尾邦彦他;一平;;用连续激励激光产生微微秒光脉冲[J];激光与红外;1974年11期

9 岸田俊二;长安;;微微秒光脉冲的测量方法[J];激光与红外;1975年04期

10 张影华;;16毫微微秒短光脉冲的产生和测量[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召辉;张国权;涂燕飞;窦宜领;许京军;;基于电磁感应透明的角度复用光脉冲存储与可选址光缓存[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2 宋振明;柴路;王清月;张志刚;;光脉冲在非线性介质中传输的时空二重性[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郭淑琴;王亢;安文生;;超高斯光脉冲在密集色散管理光纤链中的传输特性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陈明飞;杨远洪;杨巍;杨明伟;;基于萨格奈克干涉环的光脉冲产生方法[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粟敬钦;景峰;王文义;;皮秒激光脉冲在钕玻璃放大介质中的传输放大模型[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6 元秀华;杨振宇;曾延安;赵茗;;40Gbit/s速率光脉冲经湍流大气传输后的演化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7 巨振乐;付君眉;冯恩信;;用显式光束传播法(EBPM)计算光脉冲在非色散波导内的传输[A];199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7年

8 姜其畅;刘晋红;刘超;张俊香;;基于四波混频的多个慢光脉冲的产生和控制[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9 王建玮;徐婧;吴健;;光通信中散射引起的光脉冲时域特性[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方建;;BESⅢ量能器光脉冲监测系统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刘霞;德科学家让光脉冲拥有“负质量”[N];科技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延宏;面对“超光速实验”……[N];科技日报;2000年

3 记者 吴仲国;NEC实验成功超光速光脉冲[N];科技日报;2000年

4 刘辽;回到过去是可能的吗?[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记者 王艳红;执着寻找外星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毛黎;美证实信息传递速度不超过真空光速[N];科技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周清春;让光在“陷阱”里停留一秒[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方晓惠;光码分复用关键技术及可调谐光脉冲生成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杨荣草;光脉冲在非均匀光纤系统中的稳定传输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田晋平;新型光孤子及其光脉冲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控制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4 王娟芬;非均匀光纤和非均匀波导中光脉冲和光波的传输特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5 陶青;基于SOI波导非线性效应的光脉冲开关设计及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海华;掺镨硅酸钇晶体中光脉冲信息的相干控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戴朝卿;非均匀光学传输系统中光脉冲操控的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吴正茂;光纤通信中的某些光传输问题及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国庆;微波光子中三角形光脉冲发生与应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解忧;光纤通信中飞秒光脉冲间相互作用及其抑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3 曾祥梅;单模光纤中光脉冲的压缩及光脉冲对的分裂与聚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魏安海;光脉冲在大气-海水混合信道中传输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4年

5 周晓t

本文编号:256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6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a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