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多天线系统中面向物理层安全的极化编码方法

发布时间:2019-11-19 02:10
【摘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输入信道最大容量差映射的极化安全编码方法,通过适当降低信道极化速度达到提高安全传输速率的目的。首先,利用信道极化结构,将极化后的逻辑信道按信道质量划分为好信道与差信道两类;然后,通过具体的逻辑信道删除率迭代分析,提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差逻辑信道容量并降低好逻辑信道容量的最大容量差信道映射方法,达到降低信道极化速度的目的;最后,利用加权修正合法信道与窃听信道最大容量差映射结果,实现多输入信道下的极化安全编码。仿真结果表明,在极化阶数n=9的二进制删除信道下,所提方法相比随机映射与Arikan方法,安全传输速率分别由0.029,0.004提升到了0.042,并且所提方法同样适用于衰落信道场景。
【图文】:

多输入,信道,逻辑信道,信道映射


第11期白慧卿等:多天线系统中面向物理层安全的极化编码方法2589图1多输入信道下极化编码其中,11NNx=Gu,nG=BF为极化码生成矩阵[6]。图2仿真了BEC下各子信道删除率1{0.2,NW=0.3,0.4,0.5,0.6,0.7,0.8,0.9},码长N=8时,不同信道映射顺序下对各输入信息位删除率的影响。其中,横轴为输入信息位序号1至N,依次对应于各比特输入信息;纵轴为删除率。仿真采取随机映射的方式。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信道映射顺序对同一位置的输入信息删除率的影响不同;并且相同映射顺序对不同位置的删除率影响也不同。由此可见,信道映射规则是影响多输入信道下极化编码性能的关键因素。3多输入信道下的极化安全编码信道的极化速度是衡量编码器阶数相同时的逻辑信道极化程度。极化速度越快,那么在相同阶数下逻辑信道容量越趋于0和1两极;反之,极化速度越慢则有更多的逻辑信道容量位于两极之间。当仅考虑极化编码的传输可靠性时,由于信息比特在质量最好的逻辑信道上传输,因此加快信道极化的速度能够降低该部分信息比特的错误率。然而引入安全约束后,私密信息位于合法逻辑信道质量“较好”(达到可靠门限Be,maxP)且窃听逻辑信道质量“较差”(达到安全门限Ee,minP)的相应位置。因此,在系统可容忍的限度内适当降低信道极化速度,增多“较图2信道映射顺序对输入信息位删除率的影响好”和“较差”逻辑信道的数量,能够增加私密信息数量,达到提升安全传输速率的效果。降低极化速度会使母码的可靠性下降,但私密信息始终满足式(1)的可靠度约束,实际上降低的是随机信息的可靠性。因此,降低极化速度是一种确保私密信息可靠的同时提升安全速率的方法。本节将通过对好逻辑信道与差逻辑信道的相对位置进行讨论,

信道映射,输入信息,顺序,逻辑信道


第11期白慧卿等:多天线系统中面向物理层安全的极化编码方法2589图1多输入信道下极化编码其中,11NNx=Gu,nG=BF为极化码生成矩阵[6]。图2仿真了BEC下各子信道删除率1{0.2,NW=0.3,0.4,0.5,0.6,0.7,0.8,0.9},码长N=8时,不同信道映射顺序下对各输入信息位删除率的影响。其中,横轴为输入信息位序号1至N,依次对应于各比特输入信息;纵轴为删除率。仿真采取随机映射的方式。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信道映射顺序对同一位置的输入信息删除率的影响不同;并且相同映射顺序对不同位置的删除率影响也不同。由此可见,,信道映射规则是影响多输入信道下极化编码性能的关键因素。3多输入信道下的极化安全编码信道的极化速度是衡量编码器阶数相同时的逻辑信道极化程度。极化速度越快,那么在相同阶数下逻辑信道容量越趋于0和1两极;反之,极化速度越慢则有更多的逻辑信道容量位于两极之间。当仅考虑极化编码的传输可靠性时,由于信息比特在质量最好的逻辑信道上传输,因此加快信道极化的速度能够降低该部分信息比特的错误率。然而引入安全约束后,私密信息位于合法逻辑信道质量“较好”(达到可靠门限Be,maxP)且窃听逻辑信道质量“较差”(达到安全门限Ee,minP)的相应位置。因此,在系统可容忍的限度内适当降低信道极化速度,增多“较图2信道映射顺序对输入信息位删除率的影响好”和“较差”逻辑信道的数量,能够增加私密信息数量,达到提升安全传输速率的效果。降低极化速度会使母码的可靠性下降,但私密信息始终满足式(1)的可靠度约束,实际上降低的是随机信息的可靠性。因此,降低极化速度是一种确保私密信息可靠的同时提升安全速率的方法。本节将通过对好逻辑信道与差逻辑信道的相对位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东宏;陈光静;杨剑;张引发;邓大鹏;;光网络物理层监测倒换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光通信技术;2008年10期

2 张君毅;杨义先;;无线射频注入的物理层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9年02期

3 陈永健;通信物理层基本概念(一)[J];信息系统工程;1998年01期

4 李锦辉,孙小菡,张明德,丁东;多媒体光纤工业专用网中物理层数据流的研究[J];应用科学学报;2002年04期

5 张蕊;李波;;无线网络物理层精确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0年06期

6 刘丰;;无线物理层信息安全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03期

7 潘翔;欧阳红升;高泽华;高峰;;IEEE 802.11 5GHz标准物理层研究[J];数据通信;2013年01期

8 肖宛阳;黄开枝;罗兴国;洪颖;;基于博弈论的物理层安全建模及现状分析[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9 张金宝;郑洪明;谈振辉;;基于平均互信息量的物理层抽象算法[J];高技术通讯;2009年06期

10 徐婕;高宝建;罗永玲;柳斯婧;王玉洁;郝露微;;基于并行随机相位旋转的物理层安全算法[J];电子技术应用;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文琪;李乐民;;3GPP LTE物理层关键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一平;;一种基于TD-SCDMA系统物理层原理的仿真实现[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3 任焱锋;;基于多天线的802.16e物理层仿真[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王明远;陈学信;;多业务环境下寻呼性能的优化[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芮鹤龄;;高速环境对TD—SCDMA系统物理层影响研究[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宇;唐勇;李雷;蒋建锋;饶敏;张明德;孙小菡;;考虑了物理层传输特性的IP-WDM光网络业务分级模型[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7 魏歌;;无损压缩编码方法中的关联性研究[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罗德与施瓦茨中国有限公司产品支持经理 安毅;破解WiMAX物理层测试瓶颈[N];通信产业报;2007年

2 ;IEEE 802.11系列标准巡礼[N];人民邮电;2002年

3 清水 编译;802.11n助力下一代无线局域网[N];计算机世界;2006年

4 清华大学 王砺锐;万兆将成为“法定”技术[N];计算机世界;2003年

5 谢蔚;EPON核心技术分析[N];人民邮电;2004年

6 ;IEEE 802.16实现无线宽带接入[N];网络世界;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多用户系统的物理层安全性能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2 朱斌;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干扰对齐和物理层安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雷宏江;基于无线衰落信道的物理层安全性能建模与分析[D];重庆大学;2015年

4 崔波;有限字符输入的多天线系统物理层安全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5 张子龙;物理层多播系统中多天线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朱彦;基于人工噪声的物理层信道安全及功率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陈涛;无线网络的物理层安全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周敏;基于能效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高晖;无线协作通信系统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杜柏生;无线物理层多播中的预编码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彬;协作通信中的物理层安全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卢冰冰;协作波束成形与多中继物理层安全[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倩倩;OFDM双向中继网中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资源分配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吴亚峰;协同中继网络物理层安全研究与性能分析[D];华侨大学;2015年

5 程英杰;基于IEEE802.11物理层的工业无线通信协议栈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许毅珠;基于协作干扰的无线物理层安全传输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7 陈璐;基于多种调制方式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策略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黄凯凯;物理层保密无线通信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陈晓;基于AMC2C6670的TD-LTE物理层调度及接口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陈雍珏;基于复合窃听信道的物理层安全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62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62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d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