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能量供需的移动蜂窝网络用电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12:45
【摘要】:近年来,随着具有低环境成本、可再生、全球分布等特点的分布式能源日益融入电力系统,新一轮能源革命拉开了序幕。传统电力系统将面临重大转型,以应对新的变化和挑战。鉴于此,由分布式负荷和可再生发电机组成的微电网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微电网具有位置灵活和分布式的特点,能很好地适应分布式电力需求和资源分布,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此外,微电网发用双方的能源协调管理也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蜂窝网络作为电力用户正在消耗越来越多的能源。蜂窝网络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外部环境灵活调整用电需求,能在微电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源管理将是微网连接蜂窝网络的一个根本挑战,由此本文针对多个电力零售商和蜂窝基站簇场景下的能量供需问题展开研究。首先,考虑到无线网络流量的快速增长,移动网络运营商的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电费已成为移动网络运营商运营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网作为蜂窝网络的能量供应方也在迅速发展。本文设计了两级双边匹配算法来解决微网连接蜂窝网络的能量管理问题。在系统模型中有多个零售商和簇,他们分别决定交易价格和交易能量并对能量供需平衡有一定的影响。零售商通过匹配算法M-1调整电价,从而获得更多利润。同时,集群在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匹配算法M-2和功率分配来分配簇内资源。最后,通过改变仿真中的各种参数来评价该方案的性能。其次,在电力零售商与簇之间的单时隙能量交互基础上,我们对课题进行了进一步拓展研究。储能作为前后时隙的连接单元,对零售商的行为决策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研究了多零售商场景下的多时隙簇的资源优化分配问题。电力零售商根据负载更新电价,并可以合理引导电力市场中簇的能源需求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电力零售商的电价会相互影响和制约,从而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并趋于稳定,电价的变化会影响集群的能源需求,最终导致能量得到合理消纳。
【图文】:

基站,占比,能耗,通信基站


耗组成,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40]:备:指通信基站的无线设备,主要包括天中耗电量最多的部分。:一般主要包括空调,新风系统,热交换电量是基站耗电的另一个重点。:一般主要指开关电源、蓄电池以及发电设备:主要指数据传输、机房监控及照明较小,而且能耗一般是固定值。能耗:主要指新建基站的机房建设能耗,其在通信基站建设时考虑即可,,在基站建成能耗的分布占比图如下所示:

基站,能耗,蜂窝,电价机制


站的能量效率;[45]利用能源共享和负载转移的方法,线性规划(MINLP)问题,大大降低了整个网络的能量消实体之间的距离对网络合作方案的能源效率的影响,低了传统方案的能耗。文献[47]将两个相邻的系统在资过蜂窝系统的联合能源和频谱合作方案,来降低其运行的研究文献中可以发现,在单个基站以及蜂窝网络中站能耗或者降低基站的购电开销,均是研究蜂窝基站于新型的电价机制以及电力市场中基站能耗调度对于细的说明,并且也未考虑如何处理大规模蜂窝基站能去研究的问题。源消耗模型题的研究中,我们引入了簇的概念,在一个簇中有多设每个簇内有 K 个基站1{ }i Kk kBS ,为 N 个用户1{ }i Nn nUE 模型如下图所述: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3;TN929.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卢强;陈来军;梅生伟;;博弈论在电力系统中典型应用及若干展望[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9期

2 王锡凡;肖云鹏;王秀丽;;新形势下电力系统供需互动问题研究及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9期

3 徐志宇;姬淑芳;邵炜晖;许维胜;;面向风电接入的电力市场最优定价与跟踪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3期

4 程瑜;翟娜娜;;基于用户响应的分时电价时段划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9期

5 秦婷;;通信基站能耗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鲁刚;魏玢;马莉;;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09期

7 廖小芳;向兵;谢峰竹;王楚义;;移动通信基站能耗分析与综合节能解决方案[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04期

8 张钦;王锡凡;王建学;冯长有;刘林;;电力市场下需求响应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3期

9 张宇波,罗先觉,薛钧义;非完全信息下电力市场中电厂机组出力优化的改进古诺模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2588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88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2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