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超宽带无芯片RFID测距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20:13
【摘要】:无芯片RFID有成本低廉,寿命较长,高稳定性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没有复杂的电子元器件以及电池设备,其编码容量、识别距离、识别能力、抗干扰能力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如果能准确地定位无芯片RFID标签,然后使用高增益天线逐个读取标签的信息,那么标签识别距离短、识别能力弱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为无芯片RFID标签的测距、定位方法。本论文的创新成果具体为:1、针对工作在超宽带频段的无芯片RFID标签,提出使用群延时同时提取标签的编码信息和距离信息的方法。相对于利用矩阵束法、能量谱提取标签信息,该方法更能兼顾稳定性和准确性。2、基于干涉相消的特征提出一种测距方法。采用一种设有位置已知的参考平面做干涉源的测距结构,利用标签散射波与参考平面散射波发生干涉相消的频率计算散射波的行程差,进而计算出标签到天线的距离。3、研究一种判断相邻两脉冲信号相似程度的方法。提取不同时刻的两个脉冲信号的能量谱,以能量谱极小值的频率确定为发生干涉相消电磁波的频率,由频率分布的均匀程度判断两个脉冲信号的相似性。该方法用于分辨结构模式信号和标签模式信号,提高了创新点2的稳定性。4、依据创新点3,提出分割结构模式信号和标签模式信号的方法。使用扩展的矩形窗搜索时域信号中第二个无芯片RFID标签结构模式信号的结束位置,通过其能量谱确定结构模式信号的宽度,使用该宽度的滑动的矩形窗搜索余下的结构模式信号。该方法还可用于解决碰撞问题。5、运用函数图像,平面几何的知识分析并给出圆形定位系统最小分辨距离与阅读器数目、阅读器距离分辨力的关系。实验验证了在特定条件下该关系的正确性。
【图文】:

标签,全向,群延时,幅度


法(MatrixPencilMethod,MPM)解决了无芯片 RFID 标签的测距、信息提碰撞问题[31][32][34]。涉足过测距以及定位研究的教授则有 N.C.Karmakar,Rk,T. Kaiser,以及杨军[41]。后文首先介绍基于频域编码的无芯片 RFID 标这四位教授的研究成果。于频域编码的无芯片 RFID 标签提出的测距方法是针对基于频域编码标签所设计,该类标签的典型特征是构,,达到控制标签的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 RCS)陷波的有率对标签进行编码。该类标签的时域以及频域特性相似,时域特性将在第频域编码的无芯片 RFID 标签从阅读方法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全向线的极化方向为任意方向都能提取标签的信息。图 1-3 给出了一种全向阅

标签,极化方向


不同大小的圆环能产生不同频率的谐振,图 1-3(b)RCS的 12 个圆环造成的。通过改变圆环的数目、大小可以控制的频率实现标签的编码,据文献描述该标签编码容量可以极化标签。阅读天线的极化方向需要与标签的极化方向一致极化方向跟标签的极化方向垂直,那么标签的信息无法提标签尺寸是 35 20 1 mm3,这是一种采用阶梯阻抗谐振器过改变阶梯阻抗的参数阻抗比 K 和长度比 α 可以同时利用频率进行编码,即实现一个谐振器上产生两个可控的不同频量的目的。据文献描述该类标签编码容量可以达到 79.8 bi是变极化标签。这类标签需要使用两个极化方向正交的天线签,另外一个天线接收标签的散射信号,学者认为采用这样环境的干扰,更好的提取标签的信息。图 1-5 给出了变极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391.44;TN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鸥;于亮亮;杨明钰;金成明;王飞;;一种基于超宽带测距的粒子滤波平滑方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9年24期

2 刘金平;刘怡乐;;探究超宽带无线通讯技术[J];通讯世界;2016年23期

3 李雷;;基于超宽带网络的未来互联网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7年08期

4 ;2010国际超宽带会议[J];微波学报;2010年01期

5 ;2010国际超宽带会议(ICUWB2010)[J];微波学报;2010年02期

6 杨海波;王艳芬;张传祥;;认知超宽带与IEEE 802.11aWLAN的共存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7 Dennis Laudick;;超宽带对消费者有何意义[J];今日电子;2008年03期

8 姜锡山;;超宽带:无线的未来[J];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01期

9 ;2008年韩国运营商将推出超宽带手机服务[J];电信快报;2007年01期

10 李孝辉;刘娅;张丽荣;;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J];测控技术;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涛;;宽带/超宽带阵列技术研究[A];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8年

2 张培艳;刘云;李英丹;李周;;超宽带信道模型分析[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铁峰;李鸥;周泽文;曾繁景;;发送参考超宽带协作通信系统性能分析[A];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4 赵兴文;颜广;田现忠;;一种基于FPGA的超宽带穿墙雷达回波采集电路设计[A];第九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15年

5 苗涛;卢燕飞;冯玉珉;;超宽带在数字家庭个域网中的研究与应用[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宁静;柳平;;超宽带几种传输技术的比较[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张琳;赵兴文;田现忠;杨秀蔚;颜广;;超宽带穿墙雷达人员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A];第十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16年

8 肖尚辉;江毅;;一种低采样率的超宽带信道估计算法及其性能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9 陶祁;王力;张莹;;基于多小波包的认知无线电软频谱适配-超宽带调制方案设计[A];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谭辉;;吸波材料在超宽带滤波中的应用[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雁争;5G技术催热超宽带产业生态[N];上海证券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聂晓飞;四大机会窗带动超宽带全球升温[N];通信信息报;2016年

3 ;超宽带时代正在到来[N];人民邮电;2017年

4 华为;以“智慧”释放超宽带的力量[N];通信产业报;2017年

5 众文;第二届全球超宽带高峰论坛即将开幕[N];人民邮电;2015年

6 本报记者 张颖洁;超宽带部署带动新一轮产业升级周期[N];通信信息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曾娅;“超宽带”将以从未想象的方式连接世界[N];人民邮电;2014年

8 本报记者 姚春鸽;面向商业成功 释放超宽带潜能[N];人民邮电;2013年

9 吴巍 李宏宇;203所 超宽带捷变频技术国际领先[N];中国航天报;2011年

10 ;速度创造超宽带 利益引发标准之争[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航宇;紧耦合天线阵超宽带宽角扫描及低剖面化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晋良念;超宽带穿墙雷达成像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宏;超宽带穿墙雷达成像及多普勒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继斌;时域超宽带紧缩场测量关键技术研究与系统集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李杨;短距离超宽带冲激成像雷达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邦宇;超宽带生物雷达成像及生命信号检测关键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2年

7 宋跃;多频带/超宽带印刷天线及锥削缝隙阵列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贺元吉;爆电能源高功率超宽带脉冲发生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9 王敏;超宽带无线电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周宇;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超宽带多波束网络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强;探地雷达超宽带高功率信号源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张暖峰;超宽带无芯片RFID测距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闫旭;超宽带射频接收机前端关键模块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4 徐向阳;基于UWB生物雷达的心跳呼吸提取技术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胡腾飞;超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6 郑仁平;超宽带高精度ALC系统射频前端的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7 杨洋;微波多层超宽带功率分配网络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8 刘元博;毫米级分辨率非接触式医疗雷达硬件实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贺怡;一种基于对数周期天线理论的超宽带馈源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10 华博宇;超宽带频率选择表面稳定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0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90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9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