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信道衰落特性对空间通信协议的影响研究
【图文】:
图 1. 1 IPN 概念 年,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 Vint Cerf 开始了关于lanetary Internet, IPN)的研究[17, 18],概念如图 1.1 所示,目的是统咨询委员会(CCSDS)在空间通信标准化方面的工作成技术相结合,为建立空——地一体的新网络进行技术方面的探索,将空间信息网络分成两种类型:低延时网络和长延时网络。署基于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同时建立能够适应较长延时干网,创建低延时与高延时环境的中继网关来连接这些分散的在这种探索中被建立起来的。所以说,DTN 网络的最初设计的组成部分,其存储转发结构是为了应对极长的时延和间歇性 年,美国开始实施 OMNI 试验计划(Operating Mission as No[19, 20],该项目拟采用地面商用 IP 协议实现空间通信,并于 20
图 1. 2 NASASCaN 网络通信体系2006 年,NASA 下属机构——空间通信与导航办公室 SCaN(SpaceCommunications and Navigation)[23]对其拥有的空间通信及定位的相关资产及基础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和系统集成,整合近地网络(the Near Earth Network, NEN)、空间网络(the Space Network, SN)和深空网络 (the Deep Space Network, DSN),至2026 年的发展规划如图 1.2 所示[24],目标是实现一个高度集成的网络结构,为位于整个太阳系内的空间飞行任务提供通信与导航服务,,包括数据收发、跟踪、定位和授时。按照计划,2019 年近地网络中的用户终端通信速率将达到 200Gbps。欧洲卫星通信综合倡议组织(Integral Satcom Initiative, ISI)从 2009 年开始研究开发名为“面向全球通信的综合空间基础设施”(ISICOM)[25],即天基综合全球通信网,通信介质采用微波和激光链路相结合的方式,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 IP 的通信网络,实现大容量空间信息传输。该天基网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3。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用Internet进行空间通信[J];航天技术与民品;2000年09期
2 葛林,邱昆,阳树宗,邱琪;半导体激光空间通信几个问题的探讨[J];半导体光电;1998年05期
3 仲夏;;日本成立空间通信新技术研究公司[J];国外空间动态;1987年08期
4 曲阳;曹显莹;;光学稳像技术在空间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年19期
5 王圣,苏金树;空间通信设备的辐射闩锁故障及对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8期
6 姚继明;郭经红;梁云;黄凤;黄莉;;白空间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5年12期
7 从征;可使自由空间通信简化的混沌反射镜[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3期
8 闫峥;王梦源;;空间通信中调制与编码热点技术探析[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5年05期
9 李云飞;;空间通信中的网络可靠性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2年23期
10 葛林,唐明光;光空间通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光通信技术;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黄科;张磊;雷菁;;TCPSNACK协议在空间通信中的性能分析及改进[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王洋;杨宏;陈晓光;夏奕;;空间通信中基于喷泉编码的分层LTP协议设计[A];第十三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3 苏桐;刘舵;李瑶;盛立志;赵宝升;;空间X射线通信传输模型与功率分析[A];2015 年(第七届)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4 魏晨曦;房鸿瑞;;NASA未来深空测控新概念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5 王培章;晋军;李平辉;;太赫兹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展望[A];2013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张保庆;未来空间通信新变革[N];中国航天报;2017年
2 ;光空间通信(FSO)技术及应用[N];通信产业报;2003年
3 Devin Powell 胡德良 编译;激光技术改善空间通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Devin Powell 胡德良 译;利用激光技术改善空间通信[N];光明日报;2013年
5 周红;自由空间通信宽带接入新方式[N];计算机世界;2003年
6 庄福友;集聚智慧 通达全球[N];中国质量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 刘霞;“走丢”的卫星渴望回家[N];科技日报;2018年
8 长文;巴星1R及地面站正式启用[N];中国航天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姚秀娟;深空信道衰落特性对空间通信协议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8年
2 史立;空间数据通信与组网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3 燕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在空间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7年
4 费晓飞;空间通信协议安全性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廖勇;统一信息网空间数据通信传输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林杰;TCP/SCPS网关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2 丁锐;SCPS-TP协议在空间通信中的研究与仿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律强;X射线空间通信误码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5年
4 贾成刚;空间通信网络中的探索式路由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黄楠楠;基于卫星协作的空间信息传输性能分析[D];重庆邮电大学;2017年
6 陈超然;应用于空间通信的LDPC码编译码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7 王腾达;基于EXATA和STK的空间通信网络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5年
8 刘洋;空间通信网络中可靠传输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吉利;空间通信中高效编码SOQPSK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10 蔡丹琳;DTN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94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94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