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心冲击信号的VDT视觉疲劳监测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6 20:24
【摘要】:近年来,视觉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简称VDT)过度使用导致眼科疾病患者日益增多。研究视觉疲劳监测方法对于减少因过度使用VDT带给使用者的伤害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心冲击信号与VDT视觉疲劳为研究对象,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提取视觉疲劳指标量与设计视觉疲劳自主判别系统。主要工作如下:(1)本课题提出了使用心冲击信号监测VDT视觉疲劳的方法。首先,以加速度信号与心电信号相关系数最高为原则确定了视觉疲劳实验座椅与测试者坐姿;然后,进行了VDT视觉疲劳实验,对获取的加速度信号进行了两次降噪,消除基线漂移、人体随机运动和地面振动等非线性噪声干扰,以获取心电频率范围内的加速度信号。最后,通过傅里叶逆变换提取出心冲击信号,并将心冲击信号与同步采集的心电信号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得出两者间期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8,非线性相关系数为0.796,验证了心冲击信号代替心电信号进行VDT视觉疲劳监测的结论,为无约束式VDT视觉疲劳监测奠定基础。(2)交感神经活跃度可以反应视觉疲劳程度,而心率变异性低频值(LF)又可以反应交感神经的活跃程度,本文将LF作为视觉疲劳判定指标。在利用小波算法计算出心电信号的RR间期与心冲击信号的JJ间期后获得了两者LF值,并绘制出LF曲线,得出两者的LF曲线趋势一致的结论;采用SD主观评价方法进行了基于调查问卷的主观评价,并通过置信区间的一致性验证了使用LF判定视觉疲劳的准确性。(3)将VDT视觉疲劳依据LF阈值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将支持向量机的4种核函数分别对100组视觉疲劳数据进行了学习与判断,得出Polynomial核函数的VDT视觉疲劳识别正确率最高,为83.33%。最后,设计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VDT视觉疲劳判断识别系统并进行了VDT视觉疲劳等级识别验证,总体的识别准确率可达93.75%,证明了支持向量机判别视觉疲劳的可行性,也证明了基于无约束式心冲击信号提取的VDT视觉疲劳监测方法的可行性。
【图文】:

床垫,冲击信号


[22]实现疲劳驾驶监测;李云峰,孙建忠在床上安装加速度传感器床垫(如图1.1所示)监控睡眠情况[23]等。且近年来,已实现了在座椅的坐垫、扶手和靠背上安装传感器(如图1.2所示)进行无约束式体重、血压、呼吸等生理信号的测量。因此,,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座椅上进行心冲击信号监测以实现视觉疲劳监测具有可行性和工程应用价值。图 1.1 睡眠监控床垫图 1.2 座椅后背安装传感器监测心电信号1.2.3 心冲击信号的研究现状部分研究者认为心冲击信号是微弱的,且成分复杂,在判断视觉疲劳时精确度较低。但是,心冲击信号的JJ间期获取较容易,计算精度高,可以获得视觉疲劳判定的金标准(心率变异性低频值LF)。目前,心冲击信号的获取主要有立、坐、卧和耳挂4种方式。如:Laurent[24]发明并使用了站式心冲击信号采集设备,使信号获取的稳定性大大增加;Kim[25]将BCG采集系统应用于轮椅并实现了对老人、病人与残疾人的健康监测;G.S.C[26]在床腿部固定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监测,心电信号,座椅,冲击信号


[23]等。且近年来,已实现了在座椅的坐垫、扶手和靠背上安装传感器(如图1.2所示)进行无约束式体重、血压、呼吸等生理信号的测量。因此,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座椅上进行心冲击信号监测以实现视觉疲劳监测具有可行性和工程应用价值。图 1.1 睡眠监控床垫图 1.2 座椅后背安装传感器监测心电信号1.2.3 心冲击信号的研究现状部分研究者认为心冲击信号是微弱的,且成分复杂,在判断视觉疲劳时精确度较低。但是,心冲击信号的JJ间期获取较容易,计算精度高,可以获得视觉疲劳判定的金标准(心率变异性低频值LF)。目前,心冲击信号的获取主要有立、坐、卧和耳挂4种方式。如:Laurent[24]发明并使用了站式心冲击信号采集设备,使信号获取的稳定性大大增加;Kim[25]将BCG采集系统应用于轮椅并实现了对老人、病人与残疾人的健康监测;G.S.C[26]在床腿部固定压力传感器,完成了心冲击信号的采集与HRV的获取;美国与韩国的两所大学进行合作[27]在电子秤上进行研发获得了BCG采集仪;PTRI使用EMFi得出实验人员的姿势与BCG获取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11.7;R77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思思;;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疲劳问题[J];明日风尚;2017年12期

2 王文咏;;手机控一族眼睛老化快[J];长寿;2017年04期

3 吴娜;;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疲劳现象分析[J];明日风尚;2016年16期

4 戴红萍;;视觉疲劳不可忽视[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2年10期

5 杨敏;;谈谈医治记者的“视觉疲劳”症[J];新闻知识;2008年06期

6 张明书;苏俊;;谨防“视觉疲劳”[J];政工学刊;2006年12期

7 蒋海云;;女工宿舍设计的呼吁[J];住宅科技;1987年07期

8 周玫;博物馆视觉环境与观众视觉疲劳[J];东南文化;1988年01期

9 张硕;;视屏显示终端与视觉疲劳[J];职业与健康;1988年03期

10 宋钧才;;棉花分级室灰色墙布的研制[J];纤维标准与检验;198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梁宝勇;许连根;;八种照明的视觉疲劳的实验比较[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2 尹杰;靳静娜;刘志朋;殷涛;;观看3D影视所致不适感的EEG初步分析[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邱佩钰;王东;陈燕;戴家隽;;视觉疲劳后驾驶人关联性负变(CNV)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王军辉;;现代科技在博物馆陈列中的运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彭君梅;;图表在医古文教学中的运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朱安定;夏顺仁;王建峰;;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的研制与开发[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7 郑清平;周泽斌;;自动细胞图像分析仪的开发[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张木兰 本报记者 谢洋;“山寨”“雷人”引发网民视觉疲劳[N];中国青年报;2008年

2 简学文 冯兵;慎防“视觉疲劳”[N];中国国防报;2015年

3 记者 李鹏;科博会亟须防止视觉疲劳[N];北京科技报;2011年

4 ;“夜猫子”应多吃胡萝卜,补觉不妨见机行事[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黄连星;电脑综合征到底怎么预防?[N];科技日报;2005年

6 江子骏(北京);警惕景区在公众“视觉疲劳”中涨价[N];中国商报;2005年

7 副主任医师 贾宝成;趋利避害说电脑[N];保健时报;2003年

8 陶海;自我按摩解除视觉疲劳[N];家庭医生报;2007年

9 周润健 杨毅;高温易造成驾驶员视觉疲劳[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10 北京 武警总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陶海;用眼也要讲节约[N];家庭医生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嘉欣;北方医疗环境中植物景观叶色恢复性效果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2 王鹏;基于心冲击信号的VDT视觉疲劳监测方法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年

3 孙伟鹏;基于EEG的3D显示中的立体深度运动认知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4 毛蕴娟;基于脉搏信号的视觉疲劳和亚健康关系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5 何明川;电子阅读中字体对视觉疲劳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6 郭佳;基于手机电子屏幕下阅读书籍如何延长阅读时间并缓解视觉疲劳[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7 陆阳;基于特征点定位的人脸合成及视觉疲劳检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刘运周;观看立体图像时视觉疲劳的研究及改进措施[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赵治月;基于心电脉搏信号的视觉疲劳状态识别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庞誉;基于视距感知的立体视频舒适度增强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16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16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3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