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NAT穿越的流媒体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4-16 22:38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流媒体技术日益重要。如今,流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直播、短视频等众多领域。流媒体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网络传输。P2P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网络传输方式,与其他方式相比,P2P方式不需要经过服务器转发,直接端对端传输,减轻了服务器压力,降低了时延,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IP地址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ETF提出了NAT技术。NAT技术通过将内网地址转换为公网地址暂时解决了IP地址不够用问题,但是NAT将内网主机隐藏起来,限制了P2P通信。由于现有的NAT穿越方案存在对称型NAT穿越成功率不高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NAT穿越方案。该方案有以下优点:1.提高了对称型NAT的穿越成功率,特别是端口受限锥型-增量对称型、端口受限锥型-随机对称型、增量对称型-增量对称型、随机对称型-增量对称型和其他类型-恒等对称型场景下的成功率;2.针对不同网络采用相应的策略,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3.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在高负载NAT下仍有较高的成功率;4.与传统STUN协议中的NAT类型探测流程不同,本方法中STUN服务器只需要1个IP地址。本文在嵌入式ARM和PC上分别实现了新的NAT穿越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新的NAT穿越方案具有更高的成功率以及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最后,本文研究了基于新的NAT穿越算法的流媒体传输系统,将NAT穿越算法移植到网络摄像头应用中,基于N32926处理器实现一个支持广域网P2P传输的网络摄像头系统。该系统由广域网的P2P控制服务器,基于嵌入式Linux的网络摄像头以及远程视频浏览客户端组成。借助P2P控制服务器,视频浏览客户端通过NAT穿越,访问NAT设备后的网络摄像头。视频浏览客户端支持P2P通信方式,可以在大部分网络拓扑下直接访问网络摄像头,实时浏览远程监控视频。
【图文】:

最优参数,概率,步骤,并行执行


图 3-8 最优参数 n 和 mil为 0.01 时,即至少一次成功的概率为 99%时,n,m 的关系如图 3-9 Pall_fail=0.01 时,n 和 m 关系作中,步骤 1 和步骤 2 可以并行执行。

基于NAT穿越的流媒体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Pall_fail=0.01时,n和m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919.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兆立;孙敏燕;;NAT ALG原理与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23期

2 孙卫喜;席少龙;;P2P中NAT穿越问题的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年02期

3 李勇;孙勇;;一种自配置的UDP协议穿越NAT策略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年15期

4 刘邦智;胡勇;;流媒体技术综述[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12期

5 刘胜辉;周野;;对ICE穿越Symmetric NAT技术的改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03期

6 卢启芳;傅光轩;;P2P中基于UDP的NAT穿越方案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1期

7 黄佳庆;闵江;程文青;;一种利用TURN穿越对称型NAT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年04期

8 任浩;王劲林;鲁逸峰;;UPnP和STUN相结合的NAT穿越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02期

9 王勇;崔修涛;吕钊;李子成;;基于探测对Symmetric NAT与端口受限NAT的穿透方案[J];计算机应用;2006年04期

10 王止戈,彭宇峰,张苏灵,高传善;一种基于预测的Symmetric NAT穿越解决方案[J];计算机工程;2005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超;面向区域网络的文件分享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胡李镇;基于RTSP的嵌入式流媒体服务器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陈永东;基于多类型NAT的TCP穿透技术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4 杨华明;基于Linux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D];暨南大学;2016年

5 吴新生;基于SIP和ICE的VoIP系统的NAT穿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林奇勇;利用SIP与ICE的音视频P2P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邱耀群;基于STUN协议的NAT穿越技术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8 贾世杰;基于TURN协议的网络视频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9 叶朋;基于UDP的NAT穿透技术在P2P中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10 刘永健;流媒体跨网路传输[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301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301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0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