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LDPC码在5G数据信道中实现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7 06:01
【摘要】: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是最为接近香农极限的纠错码之一,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已经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中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数据信道的编码方案。因此,关于LDPC码的低复杂度编译码、低时延编译码和高吞吐率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数据信道下的LDPC码矩阵特性,使用了一种递归的编码算法。本文对数据信道下的LDPC码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置信传播算法(Belief Propagation,BP)、归一化最小和算法(Normalized Min-Sum,NMS)和偏置最小和算法(Offset Min-Sum,OMS)的译码性能进行了比较。为了便于工程实现,本文对NMS算法进行了定点仿真,确定了定点量化的方案和迭代次数,并对算法进行了验证。2.本文对基于串行调度策略的置信传播译码收敛速度进行了分析。一般的洗牌置信传播算法(Shuffled Belief Propagation,SBP)的变量节点分组是固定的,不能充分地利用子迭代译码中的传递信息,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自适应分组洗牌置信传播(Adaptive Group Shuffled Belief Propagation,AGSBP)算法。AGSBP的主要思想是根据变量节点的不同可靠度而确定变量节点的更新顺序。仿真结果表明AGSBP有更好的译码性能和更快的译码收敛速度。3.与并行调度算法相比,动态串行调度算法提升了译码收敛速度,但是译码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中间运算,不利于硬件的实现。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固定调度的分层译码算法(Layered Belief Propagation,LBP),该算法是对变量节点可信度的近似。变量节点的可信度影响着校验节点的信息更新,因此每层更新校验节点时,尽可能多的包含低可靠度的变量节点。本文设计的固定调度译码算法,在译码之前就确定校验节点更新顺序,因此不会增加额外的译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串行调度算法能有效提升译码性能并加快译码收敛速度。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911.22;TN92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杰;朱娜;徐俊;;光突发交换中基于突发包计算权值的数据信道调度[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6期

2 赵成仕;王汝言;;光突发交换数据信道调度算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12期

3 张碧波,徐昌彪,隆克平,刘光明;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数据信道分组抢占调度策略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曹维敏;;425英尺无中继新型数据信道光纤线路[J];传输线技术;1985年01期

5 王汝言;林曙光;隆克平;阳小龙;朱维乐;;基于阈值的光突发交换网络数据信道调度算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6年09期

6 王典荫;调频副载波数据信道业务若干问题的讨论[J];西部广播电视;2001年03期

7 王汝言;隆克平;阳小龙;朱维乐;;基于空闲间隔长度的光突发数据信道调度算法[J];光电工程;2006年08期

8 钱裕乐;王志;杜杨;;选用最优数据信道的认知无线电MAC协议[J];广东通信技术;2011年08期

9 盖美庆;赵尚弘;李勇军;朱子行;李瑞欣;;OBS网络数据信道调度算法性能比较与分析[J];光通信技术;2011年08期

10 周红彬;裴文端;李斌成;;密话在INMARSAT数据信道上的传输[J];无线电工程;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严国正;徐昌彪;隆克平;刘光明;;光突发交换数据信道调度算法分析[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徐昌彪;隆克平;黄胜;;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闭环竞争解析[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伍玉鑫;许都;;BFF:一种支持QoS的OBS网络数据信道调度算法[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磊;沈明玉;张香芝;;Ad hoc中一种支持QoS保障的MAC协议[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北京商报记者 石飞月;“联想事件”折射5G标准之争[N];北京商报;2018年

2 胡立彪;标准话语权要靠真实力赢取[N];中国质量报;2016年

3 王中美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标准的话语权于未来尤为重要[N];文汇报;2016年

4 杨向鹏 张磊 曹鹏;WCDMA的高速引擎[N];通信产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汝言;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服务质量及故障监测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路;LDPC码在5G数据信道中实现技术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2 刘春燕;光突发交换网络数据信道调度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杰;光突发交换中的路由和冲突解决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4 晁瑞兰;OBS网络中的资源竞争问题及其解决方案[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志鹏;车载MOST网络构建及开发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陈静;光突发交换中解决资源竞争问题的仿真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何智锋;认知无线电系统的频谱感知与动态频谱接入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楚翠英;OBS网络中竞争解决方案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孙大娟;OBS网络中的QoS解决方案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10 陈龙;基于GNU Radio的认知MAC协议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30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30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b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