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星载多基线SAR成像与动目标参数估计

发布时间:2020-04-17 18:54
【摘要】: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一种重要的对地观测手段,能够不受时间、距离和天气的限制,完成高分辨对地观测,在民用和军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随着微波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日益发展,SAR的产品不仅仅局限于提供地面的二维高分辨图像,还能实现地面动目标检测及参数估计、三维及多维成像、全息成像等任务。分布式SAR、多基/站SAR和多航过SAR等数据获取模式是目前以及将来SAR成像技术发展的热点。由于这些SAR系统中的各个雷达或各个轨迹之间存在空间基线,它们可以看做是干涉技术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扩展,可统一被看作为多基线SAR。然而,与图像域干涉处理技术不同,多基线SAR充分利用多基线空间分布构型优势,在回波信号的空间域、时间域或频率域实现对地面动/静目标的观测,其成像算法更加复杂。本文立足于多基线SAR数据获取模式,充分分析多基线SAR回波信号模型,结合多维信号处理技术、压缩感知技术和多项式相位信号处理技术、研究多基线SAR二维成像、三维成像、全息成像、动目标参数估计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多基线成像和动目标参数估计方案,提高多基线SAR成像和参数估计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1)建立低轨条件下多基线SAR回波的三维空-时信号模型,并根据其泰勒展开方程分析了回波信号各个相位对目标聚焦的影响;针对多基线SAR二维成像时回波数据量大、二维稀疏采样硬件实现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超低PRF二维成像算法,针对多基线SAR高度向孔径采样稀疏非均匀特点,结合压缩感知信号处理技术,利用凸优化理论实现多基线SAR三维重构,降低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对场景稀疏条件的要求,实现低采样条件下的图像三维重构。(2)提出星载SAR全息成像的概念。为实现SAR全息成像的多基线圆迹轨道物理条件,首先分析天基圆迹对地观测的形成机理,建立地球同步轨道条件下的多基线全息成像模型,并设计地球同步轨道运行参数;然后,针对圆迹地球同步轨道成像时合成孔径时间长、距离-方位严重耦合、非“停-走-停”数据获取模式等问题,提出基于子孔径BP-压缩感知的星载SAR全息成像算法,在时空域实现地面凝视场景的全息重构。(3)突破当前对动目标运动参数估计仅局限于二维速度(距离速度和方位速度)的现状,提出基于Fr FT(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的动目标三维速度(距离速度、方位速度和高度向速度)估计方法。首先,建立多基线SAR地面动目标三维运动回波模型—二阶PPS(Polynomial Phase Signal)模型,并分析动目标三维速度对该PPS的一阶和二阶相位系数的影响;然后,通过Fr FT估计多基线SAR的各阶相位系数,并联立基线方程组优化求解动目标三维速度参数。本文所提方案考虑到空中运动、地面起伏和海面风浪等三维因素对运动目标速度向量的影响,实现距离向、方位向和高度向三维速度的估计,能够为动目标三维定位和未来运动趋势提供更丰富的参考信息。(4)拓展本文提出的动目标三维速度估计方法。为了精确地描述复杂运动目标的运动状态,进一步提出基于CPF(Cubic Phase Function)的三维加速度目标运动参数估计方法,利用多基线SAR有效估计运动目标的距离向、方位向和高度向的速度以及加速度。由于二阶PPS模型无法对多维加速运动信息进行有效估计,并考虑到六个运动参数之间的耦合特性,将动目标回波信号模型展开为更高阶多项式相位形式,充分分析六个参数之间的关联特性,逐步优化求解动目标的三维速度和加速度。以上所研究的星载多基线SAR成像及动目标运动参数估计技术均是针对当前分布式SAR、多基/站SAR、多航过SAR系统在执行对地观测任务中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和技术难题,在剖析系统多基线构型特点和回波解析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严谨的理论推导和科学的仿真及半实物数据实验,最终获得多基线SAR的二维、三维以及全息图像和动目标多维运动参数估计结果。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多基线SAR构型优势,扩展多基线SAR立体观测和动目标解析性能,而且所提出的多维信号处理技术、压缩感知技术、多项式相位信号处理技术对合成孔径声纳、超声波阵列等其它应用领域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图文】:

曲线,基线变化,斜距,误差


2 2A rn A rnr B r B 由上式可知,在主星(三维空间基线为 0 的卫星)零多普勒平面内,场景中心目标的斜距误差为 0;而在同一个慢时间位置,δR主要受目标位置和基线长度影响。在星载多基线 SAR 系统中,为保证各个雷达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的相干性,空间基线一般在几十到几百米范围之内。下图给出模型斜距误差随目标参数和基线参数变化的曲线。

斜距,基线变化,误差,目标位置


图 2-2 斜距误差随三维基线变化关系Fig. 2-2 Variation of slant range error with 3D baselines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N95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野;胡程;董锡超;曾涛;龙腾;张龙;;时变大气层效应对地球同步轨道SAR成像影响的分析与补偿[J];信号处理;2017年10期

2 梁之勇;;基于TMS320C6678数据分发系统设计[J];信息通信;2015年11期

3 张晓灿;张玉玺;孙进平;;直升机平台振动对太赫兹SAR成像的影响分析[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8年02期

4 徐超;朱岱寅;;机载SAR的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J];福建电脑;2013年03期

5 吕元浩;刘发林;李博;胡静秋;;基于单比特的分段SAR成像重建算法[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7年10期

6 杨然;邓海涛;钟雪莲;;四阶模型方位NCS高分辨SAR成像[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4年04期

7 祝明波;郭涛;陈麒;邹小海;;海面舰船SAR成像信号级快速模拟研究综述[J];电子测量技术;2018年04期

8 干江涛;徐丰;;基于SAR成像的复杂环境中目标识别[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杜江;李芬芬;梁毅;邢孟道;;基于ADSP-TS201的实时SAR成像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8年09期

10 屈乐乐;刘宇;张丽丽;孙延鹏;;基于SOMP的机载无源宽角SAR成像算法[J];现代雷达;201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韩昊鹏;张晨新;黄亚林;;基于SAR成像对隐身飞机RCS的评估研究[A];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鹏飞;星载多基线SAR成像与动目标参数估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王佳坤;运动舰船尾迹SAR成像的电磁散射机理和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唐禹;高分辨率SAR成像算法及实时处理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4 沈方芳;基于压缩感知的高分辨目标探测与信息传输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杨;多通道SAR成像处理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余鹏;阵列三维SAR成像及运动补偿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夏超;机载正侧视双基SAR成像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4 吴雨霖;基于并行架构的视频SAR成像算法研究与软件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5 张银良;弹载SAR成像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6 张志春;基于压缩感知的层析SAR成像方法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

7 任义;基于GPU的SAR成像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7年

8 赵伟;基于时域物理光学的SAR成像[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9 冉聃;基于弹载SAR成像底层数据库多核并行优化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10 宗皓;聚束模式弹载SAR成像及抗干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31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31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5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