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非正交多址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20:07
【摘要】:随着各种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用户对数据速率需求快速增长,当前移动通信系统正面临着可用频谱资源紧缺问题。与传统认知无线电网络相比,将非正交多址技术应用到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可以提高频谱效率和可接入用户数,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由于能源消耗量在快速增加,提高通信系统能效对倡导的绿色通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非正交多址技术,以能效为优化目标,分别研究功率分配和信道分配问题。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非正交多址功率分配问题,本文提出两阶段功率分配算法。首先,建立了满足次用户最低服务质量限制、主用户干扰功率限制和用户间公平性限制的次用户资源分配模型。然后,定义一个辅助变量,子信道功率消耗率,并分别推导出子信道功率消耗率的上下界封闭表达式。最后,采用凸差(Difference of Convex,DC)规划算法,提出一种可迭代功率分配算法,以求解子信道内复用用户的最优功率系数,再利用类似的Dinkelbach算法和次梯度算法求解最优子信道功率消耗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功率分配算法性能优于传统的功率分配算法。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络能效,提出一种联合优化信道分配和功率分配的算法。首先,以主用户干扰功率和次用户最小吞吐量以及子信道最大复用用户数为约束条件,以能效为优化目标,建立混合整数非线性分式规划问题。再将原始问题分解为信道分配和功率分配两个子问题分别求解。为了提高系统能效的同时避免信道状态信息相近的用户复用在同一子信道上,提出了一种次优公平性可调的信道分配算法,并采用连续凸近似和Dinkelbach算法求解子信道最优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能效和用户公平性。
【图文】:

频谱,共享过程,频谱,资源分配算法


因此采用一个可靠且有效的资源分配算法对于提升且同时保护主用户系统十分重要。如果想使频谱资有效的资源分配算法,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以进中,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 NOMA 基本MA 现有资源分配算法进行描述。网络中的非正交多址基本原理术在不改变现有频谱分配策略的情况下,通过重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47]。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核心思。频谱共享的含义是在次用户不能干扰主用户通信空闲频谱。频谱共享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过程[47],如

模式图,机会,模式,频谱


认知无线电网络的 3 种接入方式示意图如图2.2、图 2.3 和图 2.4 所示:图 2.2 机会式接入模式图 2.3 频谱共享接入模式图 2.4 混合接入模式机会式接入是指基站允许次用户在主用户未占用频谱时接入该频谱,并且在接入的同时检测主用户的活动情况,当主用户重新占用该频谱时必须进行频谱迁移。频谱共享接入是指当且仅当次用户对主用户产生的干扰小于主用户接收机中特定阈值时,次用户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帆;徐细波;刘佳;;军事领域认知无线电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7年06期

2 钟宜洁;;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技术探讨[J];通讯世界;2017年09期

3 武晓波;;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及其在煤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7年17期

4 汪瑞;;认知无线电技术在广播电视监测行业的应用[J];中国有线电视;2016年05期

5 钱小森;;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国内外发展[J];科技传播;2016年12期

6 马娟;;浅析军事通信应用认知无线电技术效果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年16期

7 沈涛;;认知无线电网络:从理论到实践[J];通信对抗;2013年02期

8 张峰;;军事通信应用认知无线电技术效果探讨[J];通讯世界;2015年18期

9 郎为民;陈凯;蔡理金;;认知无线电网络研究[J];电信快报;2014年01期

10 桂波;;认知无线电关键技术在煤矿通信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饶毓;曹志刚;;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标准化进程[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俊葶;陈金鹰;刘庆丰;徐广伟;;浅谈认知无线电[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晓雪;郑宝玉;季薇;;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一种协作分集机制[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滨;马锴;关新平;;区分信道的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分配算法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李雷;郑宝玉;崔景伍;;一种改进的认知无线电网络用定向L型天线[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苏胤杰;蒋铃鸽;何晨;;基于协作通信的认知无线电中继有效位置分析[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妍琳;康宁;刁寅亮;高攸纲;石丹;;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频点门限的扩展讨论[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黄勇;任智;陈前斌;李晴阳;;基于OPNET的认知无线电网络传输速率切换仿真研究[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张龙立;;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的认知无线电技术[A];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10 安康;梁涛;;认知星地融合网络中基于随机干扰的保护区分析[A];第十四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黑龙江 王宇宙 编译;认知无线电发展综述[N];电子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卢子月;认知无线电让网络不再拥挤[N];通信产业报;2011年

3 常丽君;避堵走闲,美开发认知无线电上网系统[N];科技日报;2014年

4 北京邮电大学WSPN实验室 雷光;认知无线电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7年

5 ;认知无线电: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N];人民邮电;2007年

6 本报记者 郑焕斌;未来通讯 看我独霸[N];科技日报;2006年

7 江苏泰州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 刘浏 窦沛沛;认知无线电整合“闲散”频谱[N];通信产业报;2009年

8 四川 杨远清 编译;可检测空闲频带的认知无线电接收器[N];电子报;2013年

9 特约撰稿人 吴康迪;日本4G路线明晰 “催熟”新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9年

10 上海无线电监测站 李春燕;动态频谱管理技术:从认知无线电到人工智能[N];中国电子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艺;面向认知无线电适变能力提升的决策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胡祝华;认知无线电宽带频谱压缩感知算法研究[D];海南大学;2019年

3 张帆;能量收集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4 季中恒;多天线认知无线电网络功率优化技术研究[D];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5 魏纵横;认知无线电网络MAC层频谱管理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6 王子(Prince SEMBA YAWADA);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谱资源管理[D];北京科技大学;2019年

7 张树英;基于控制理论的认知无线电网络动态功率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8 陆川;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网络资源优化理论及应用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8年

9 秦勉;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10 罗俊;认知无线电中基于多天线的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梦辉;认知无线电中基于全双工多天线的SWIPT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2 张海娇;认知无线电下频谱利用率及其协作中继技术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徐琳;认知无线电中强化学习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张煜培;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切换与认知决策引擎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5 许密;协作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安全传输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6 马宏昊;非时隙能量收集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资源分配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7 文槿奕;基于认知无线电的IoT传感器网络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

8 周梦园;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非正交多址资源分配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9 赵雪尧;认知无线电力邻域网的接入控制与资源分配机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10 李鑫;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42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42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d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