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小型化宽频和双频微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7-03-23 20:13

  本文关键词:小型化宽频和双频微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无线通讯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得接收、发射无线信号的天线有了质的飞跃。在此发展历程中,天线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可穿戴无线通信设备;智能移动设备,以及无线通信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和不同通信频率范围被开发与使用。上述应用使天线研究不断向宽频,双频甚至多频段靠拢。同时便携式通信设备的发展,要求天线的体积能够尽可能的小。微带天线具有剖面低,体积小,容易集成和易实现多频等优点,是天线家族中至关重要的一员,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微带天线带宽太窄,不能满足一些特定场合的使用,需要解决微带天线带宽窄和在不同频段使用的问题。基于微带天线带宽窄的缺点和容易实现双频的优点,本文研究和设计了两种小型宽频微带天线和两种双频微带天线。通过对微带天线的发展与国内外现状的研究,深入了解了微带天线的研究方法与设计思路。从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分析微带天线的方法,对微带天线所涉及的基本参数,例如辐射参数,电参数等进行了讨论,对实现微带天线小型化、宽频化以及双频特性的一些常用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无线局域网WLAN频段,设计了能够应用在此频段的宽频和双频微带天线,并运用高频电磁结构仿真软件HFSS15.0对天线进行仿真优化,对优化后的天线进行实物制作并测试。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两种分别应用在WLAN不同频段的宽频微带天线:第一种通过对矩形贴片开槽和切角实现了一种小型宽频微带天线;第二种通过对E形天线加载短路墙的方法来减小天线尺寸,同时采用U形折叠接地板来增大其增益。两种天线分别工作于WLAN的2.45GHz频段和5GHz频段。运用HFSS软件对天线进行仿真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回波损耗小于-10dB的阻抗带宽分别为2.2864GHz~2.73GHz(443.6MHz,19%)和4.83GHz~6.92GHz(2090MHz,40%),仿真增益分别为7dB和4dB。针对WLAN频段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两种双频微带天线:第一种是在矩形贴片表面加载两个槽,使天线工作在两种不同谐振模式下,从而产生双频特性。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此微带天线工作于WLAN 2.45/5.8/5.5 GHz频段,低频和高频谐振频段小于-10dB阻抗带宽分别为14.69%(2.27~2.63GHz)和7.22%(5.47~5.88 GHz)。第二种通过加载寄生枝节的方式实现双频。仿真与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工作于WLAN 2.45/5.2/5.8 GHz和WiMAX2.5/3.3/5.5 GHz频段,阻抗带宽为2.33~2.69 GHz(360MHz,14.4%)和3.34~5.87 GHz(2530MHz,55%),具有较宽的频带。通过对这两类天线的仿真,以及对双频天线的测试,表明两类天线都能很好的应用于WLAN频段。
【关键词】:微带天线 小型宽频 双频 HFSS 带宽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8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
  • 1.2 微带天线的发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微带天线的发展11-12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安排14-15
  • 第二章 微带天线基础15-27
  • 2.1. 微带天线基本理论15-18
  • 2.1.1 微带天线简介15
  • 2.1.2 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15-16
  • 2.1.3 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16-18
  • 2.2.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18-19
  • 2.2.1 传输线模型理论18
  • 2.2.2 空腔模型理论18-19
  • 2.2.3 全波分析理论19
  • 2.3 微带天线的基本性能参数19-24
  • 2.3.1 输入阻抗与驻波比19-20
  • 2.3.2 天线的效率20
  • 2.3.3 天线方向图20-21
  • 2.3.4 天线的方向性系数D和增益G21-22
  • 2.3.5 天线的极化22-23
  • 2.3.6 天线的带宽23-24
  • 2.4 微带天线的小型化技术24-25
  • 2.5 微带天线的宽频技术25-26
  • 2.6 微带天线的双频技术26
  • 2.7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小型化宽频微带天线设计与仿真27-47
  • 3.1 概述27
  • 3.2 矩形微带贴片天线分析27-31
  • 3.3 宽频U型切角天线31-38
  • 3.3.1. 宽频U型切角天线结构31-32
  • 3.3.2. 宽频U型切角天线设计与仿真32-33
  • 3.3.3. 宽频U型切角天线仿真结果及分析33-38
  • 3.4. 宽频E型天线38-46
  • 3.4.1. 宽频E型天线结构38-40
  • 3.4.2. 宽频E型天线的设计40-42
  • 3.4.3. 宽频E型天线相关尺寸仿真结果分析42-44
  • 3.4.4. 宽频E型天线仿真结果分析44-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小型化双频微带天线的设计与仿真47-65
  • 4.1 概述47
  • 4.2 U型双频微带天线47-55
  • 4.2.1 双频U型天线的结构47-48
  • 4.2.2 双频U型天线设计与仿真48-49
  • 4.2.3 双频U型天线结构对天线参数的影响49-52
  • 4.2.4 双频U型天线仿真与测试结果52-55
  • 4.3 带有椭圆极子的双频微带天线55-63
  • 4.3.1 椭圆极子双频天线的结构55-56
  • 4.3.2 椭圆极子双频天线的设计与仿真56-57
  • 4.3.3 椭圆极子双频天线结构尺寸对天线参数的影响57-60
  • 4.3.4 椭圆极子双频天线仿真与测试结果60-63
  • 4.4 本章小结63-65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5-67
  • 5.1 总结65-66
  • 5.2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申请的专利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卫英;覆盖高∈_r材料微带天线的研究[J];微波学报;2000年S1期

2 薛睿峰 ,钟顺时;微带天线小型化技术[J];电子技术;2002年03期

3 刘丹,史小卫,尹应增;一种新型的小型化微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J];火控雷达技术;2003年03期

4 高向军,王聪敏;两种双频微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J];雷达与对抗;2003年01期

5 王聪敏,高向军,夏冬玉;宽带微带天线技术的探讨[J];现代电子技术;2003年08期

6 张雪松,朱超甫,顾颐;使用微带天线进行近距离能量传递[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唐祥生,顾长青;展宽微带天线圆极化带宽的几种方法[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陈浩,游佰强;蓝牙微带天线的设计和仿真[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9 车仁信;张坤武;程鑫;;微带天线参数模拟测试[J];电子测量技术;2005年03期

10 王素玲;沈学民;;折叠短路式小型化双层微带天线[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建;罗正祥;羊恺;马景民;;双频微带天线的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张凤林;;任意形状微带天线的宽频带技术[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3 李洪彬;房少军;丁卫平;;低成本高增益微带天线的设计[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王少永;朱旗;;加载短路钉微带天线的理论分析[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姚德淼;蔡建明;;宽频带高增益微带天线元研究[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5年

6 任冬梅;庄馗;;新型弹载宽频背腔菱形微带天线的研究和实践[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刘广燕;杨宏春;张连红;阮成礼;;一种新颖的宽带微带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8 于晓东;阮成礼;;微带天线宽频带技术的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9 曹宜森;卢春兰;彭川;朱卫刚;;一种小型化双频微带天线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10 刘洪颐;李大伟;陈征祥;王磊;;一种微带天线的优化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湖南 谭仲;微带天线[N];电子报;2003年

2 付蔷 闫秋华 田欣;顺时应势 宁静致远[N];科技日报;2009年

3 黄兴章;新型有机高分子磁性微带天线研制获重要进展[N];科技日报;2000年

4 史记;国外RFID:功能扩大 应用拓宽 日渐普及[N];中国包装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丹;宽带/多频全向微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韩丽萍;差分双频微带天线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袁家德;曲面微带天线的电磁仿真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贺秀莲;微带天线的数学建模理论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杜成珠;基于三维正交机织的纺织微带天线[D];上海大学;2012年

6 王昊;微带天线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张需溥;小型化微带天线的设计与数值分析[D];上海大学;2004年

8 徐唯伟;带内低散射微带天线及其阵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9 刘君英;可重构微带天线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王钟葆;非对称共面波导与微带天线的综合及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璐;交指型左手微带天线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黄振华;小型化多频微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刘宝宏;微带天线的分析和宽频带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尹静;微带天线宽频带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张欣;微带天线宽频带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赖慧芳;宽频带与紧凑型微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星;微带天线在无线通信中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8 曾群超;无线图像传输的微带倒F天线仿真研究与设计[D];燕山大学;2015年

9 郭睿;高速转台环境下发动机压力测量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狄萃;弹体共形微带天线设计及射频电路仿真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小型化宽频和双频微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4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44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b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