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型限幅技术的峰均比抑制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23:46
【摘要】:基于认知无线电(CR)的非连续正交频分复用(NC-OFDM)调制技术凭借自身的抗多径性能强与高效的频谱利用率等优势成为第五代移动通信中关键技术之一。但是如何解决峰均比(PAPR)过高仍是NC-OFDM技术中存在的“瓶颈”问题,解决峰均比问题对NC-OFDM技术和频谱的高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学位论文在传统限幅技术(Clipping)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型限幅技术抑制峰均比的方法。首先,分析比较了 NC-OFDM系统中传统抑制峰均比技术的性能,得出了各种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即部分传输序列技术、选择性映射技术存在计算复杂度高和操作困难等问题。传统限幅技术抑制信号峰值模式单一,容易产生系统噪声和误码率增加的问题。其次,针对传统限幅技术在抑制峰值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限幅技术峰均比抑制的方法。该方法改进了传统限幅技术中抑制信号峰值模式存在的单一性问题,采用了信号峰值处在缩放因子不同的位置而自适应选取了恰当的缩放因子值与信号峰值进行加权处理运算,从而实现了抑制峰均比。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改进型限幅技术抑制峰均比方法的有效性,并与传统限幅技术、选择性映射技术和部分传输序列技术进行性能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的改进型限幅技术不但在抑制峰均比和误码率上具有良好的性能优势,而且能有效避免信号失真,减少系统噪声。同时能够在接收部分利用滤波器恢复被修改的信号,以确保用户接收到更加准确的信息。
【图文】:
图2-2邋OFDM子载波的频谱逡逑Fig.邋2-2邋Spectrum邋of邋OFDM邋subcarrier逡逑从另一个频谱时域的角度分析正交性。图2_3表示的是一个0FDM符号逡逑中包含4个子载波的情况。时域图中所有的调制子载波具有相同的信号幅度逡逑和相位,但在实际应用中,取决于数据符号的调制方式。在一个0FDM符逡逑号周期内每个子载波都包含整数倍个周期,而且相邻的每个子载波之间的周逡逑期相差一个,所以这样的特性使得OFDM的信息传输速率很高。这一时域特逡逑性解释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如公式(2邋-1)所示:逡逑N邋W.!1,,逦(2-1)逡逑TJo逦[0,邋m^n逡逑—7邋—逡逑
邋6逡逑f[Hzj逡逑图2-2邋OFDM子载波的频谱逡逑Fig.邋2-2邋Spectrum邋of邋OFDM邋subcarrier逡逑从另一个频谱时域的角度分析正交性。图2_3表示的是一个0FDM符号逡逑中包含4个子载波的情况。时域图中所有的调制子载波具有相同的信号幅度逡逑和相位,,但在实际应用中,取决于数据符号的调制方式。在一个0FDM符逡逑号周期内每个子载波都包含整数倍个周期,而且相邻的每个子载波之间的周逡逑期相差一个,所以这样的特性使得OFDM的信息传输速率很高。这一时域特逡逑性解释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如公式(2邋-1)所示:逡逑N邋W.!1,,逦(2-1)逡逑TJo逦[0,邋m^n逡逑—7邋—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929.5;TN925
本文编号:2692253
【图文】:
图2-2邋OFDM子载波的频谱逡逑Fig.邋2-2邋Spectrum邋of邋OFDM邋subcarrier逡逑从另一个频谱时域的角度分析正交性。图2_3表示的是一个0FDM符号逡逑中包含4个子载波的情况。时域图中所有的调制子载波具有相同的信号幅度逡逑和相位,但在实际应用中,取决于数据符号的调制方式。在一个0FDM符逡逑号周期内每个子载波都包含整数倍个周期,而且相邻的每个子载波之间的周逡逑期相差一个,所以这样的特性使得OFDM的信息传输速率很高。这一时域特逡逑性解释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如公式(2邋-1)所示:逡逑N邋W.!1,,逦(2-1)逡逑TJo逦[0,邋m^n逡逑—7邋—逡逑
邋6逡逑f[Hzj逡逑图2-2邋OFDM子载波的频谱逡逑Fig.邋2-2邋Spectrum邋of邋OFDM邋subcarrier逡逑从另一个频谱时域的角度分析正交性。图2_3表示的是一个0FDM符号逡逑中包含4个子载波的情况。时域图中所有的调制子载波具有相同的信号幅度逡逑和相位,,但在实际应用中,取决于数据符号的调制方式。在一个0FDM符逡逑号周期内每个子载波都包含整数倍个周期,而且相邻的每个子载波之间的周逡逑期相差一个,所以这样的特性使得OFDM的信息传输速率很高。这一时域特逡逑性解释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如公式(2邋-1)所示:逡逑N邋W.!1,,逦(2-1)逡逑TJo逦[0,邋m^n逡逑—7邋—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929.5;TN9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曹淑敏;邬贺铨;;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年05期
2 李祥;;OFDM系统子载波间干扰分析及抑制讨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28期
3 柯苗;;OFDM系统中高峰均比的抑制技术分析[J];电子技术;2011年07期
4 庞宗山;李小民;郑宗贵;;载波频偏对OFDM系统的影响分析及仿真[J];信息技术;2011年02期
5 方飞;毛玉明;冷u&鹏;毛建兵;;一种动态频谱共享通信系统接入控制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年11期
本文编号:2692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9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