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EVC的低复杂度与强网络适应性编码技术研究
【图文】:
CTU 划分结构的最终确定,需要遍历0到3帧内预测时,又需要通过 RMD 和 RDO 过程遍历 64×64 的 CTU 为例,在划分过程中,需要共计 8-4 所示)。进一步,每个 CU 还需要经历对应 PU计 341 个 PU 需要进行模式决策,包括:1 个尺寸2 3 的 PU、16 个尺寸为 16 16 的 PU、64 个尺寸为 4 4 的 PU。即为得到一个 CTU 的最终划分结+4×35+16×35+64×35+256×35=11935)次 SATD c×3+16×3+64×8+256×8=2623)次 RD cost 计算,其 和 8×8),其 RD cost 计算次数高达 2560 次,在帧内据了至少 95.8%。不仅如此,当对更高帧率和更高编码 CTU 数量激增,,SATD 与 RD 代价计算将呈复杂度增加问题不容小觑。
或 P3 为最大值,则将当前 CTU 判断为简单 CTU,编码深度为[0, 2];否则,前 CTU 为复杂 CTU,编码深度为[1, 3]。为了进一步说明采用 Module 3 做进一步 CTU 归类的必要性,本章做了如下比实验。将 Module 1、Module 2 和 Module 3 三个模块结合进行 CTU 类别判断方法定义为 Method A。同时,将仅结合 Module 1 和 Module 2 两个模块直接通 Caffe-LeNet 实现简单 CTU 与复杂 CTU 判断的方法定义为 Method B。图 3-8别统计了 Method A 和 Method B 对 CTU 分类的准确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与ethod B 相比,Method A 展现出了更高的分类准确度,其平均准确度可达 89.91%一结果表明 Method A 可以从原始图像中挖掘出更多的信息,从而实现较为准的 CTU 分类。因此,本章采用三个模块结合的 MethodA 实现 CTU 分类。值得指出的是,只有 Module 2 需要被训练,Module 1 和 Module 3 将直接与训练的 Module 2 进行对接。同时,该训练为离线训练,不占用 HEVC 的编码间。训练集的制作依赖于 HEVC 编码后的 CTU 划分结果,其选取方式将在 3.4节中进行详细介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N919.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剑云;;统计复用策略中的联合码率控制技术[J];数字通信世界;2009年12期
2 陈浩;季玲玲;张晔;;基于通道内截断的星载遥感图象精确码率控制方法[J];宇航学报;2007年04期
3 陈纲,徐国治;视频节目复用情况下的一种码率控制方法[J];电讯技术;1998年06期
4 孙军,张文军,余松煜;场景切换下 MPEG-2 码率控制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5 董焱鑫,李桂苓;模块化联合码率控制技术[J];电子技术应用;2000年08期
6 杨郑龙;王国中;朱林林;;基于空-时域视觉敏感度的码率分配算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9年01期
7 王悦;薛永林;;基于场景切换的码率控制方法[J];电视技术;2009年12期
8 张忠伟,刘贵忠;MPEG-4码率控制方案的改进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9 熊红凯,余松煜,陈川;并行视频序列MPEG-2编码的优化联合码率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10 林金发;;基于自适应二次模型视频编码码率控制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炎水;孙季丰;王嘉辉;;基于改进的比特分配模型的MPEG-4码率控制新方案[A];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马黎黎;邱晓晖;;基于IP网络的H.264传输技术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差异化解决不同人需要[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斌;视频编码中质量、复杂度和码率控制[D];浙江大学;2003年
2 陈坚;视频运动对象分割及码率分配与控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3 徐平;图像码率控制和感兴趣区域编码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唐田野;视频编码中码率控制的研究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庄怀宇;内嵌图像编码中高效码率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协;精细粒度可分级编码技术和传输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尹明;面向无线信道的H.264编码优化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王涛;视频编解码器设计与实现关键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费伟;视频通信中的码率控制与可伸缩编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李宏伟;HEVC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剑锋;HEVC码率控制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2 杨洋;面向屏幕内容视频的码率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大学;2019年
3 丰泽琪;基于HEVC的低复杂度与强网络适应性编码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9年
4 梁晓云;基于不同码率下的HEVC视频重压缩检测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5 胡凌炜;基于MPEG-DASH的视频传输系统研究与实现[D];重庆邮电大学;2018年
6 白立勋;HEVC码率控制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7 李傼嘉;基于HEVC的VR编码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8 马悦;HEVC流媒体编码优化及高效转码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9 胡家靖;VoIP高质量音视频传输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0 胡晓倩;基于多假设框架的DASH客户端自适应请求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972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69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