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一种脑—机接口与下肢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7 05:33
【摘要】:脑卒中是致使老年人瘫痪的最主要诱因之一,目前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增加,各国都面临着瘫痪人数增多的问题,而通过功能性电刺激设备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瘫痪程度。目前研究表明功能性电刺激对瘫痪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康复训练中。但是基于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的康复训练是一种被动康复训练方式,瘫痪病人的患肢只能在电刺激下被动的进行康复训练,研究表明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挖掘患者的恢复能力,在康复效果上还有待改善。新兴的脑-机接口系统可以通过脑电信号控制具体的康复设备,这种方式是可以由受试者主动控制的。因此目前提出了基于脑-机接口的功能性电刺激系统以进行主动式康复训练,为瘫痪病人的康复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设计了一种脑-机接口与下肢功能性电刺激的联合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患者对下肢的主动康复训练。本文分别从脑电信号的处理算法设计、脑-机接口与下肢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系统软硬件设计两部分对联合系统进行了实现,并通过设计实验对系统进行了验证。首先,本系统中的脑电信号处理分为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处理和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电信号处理两部分。对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处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经验模态分解方式提取脑电特征,基于共空间模式优化特征维数,基于序列浮动前项选择选取合适特征的方法处理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算法。同时本文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电信号。其次,联合系统硬件设计完成了对功能性电刺激设备的选型,并采用红外编码的方式实现电刺激设备与电脑的通讯。联合系统软件设计方面完成了对联合系统界面的设计,受试者在使用系统时可以通过注视界面完成后续的康复动作。最后,通过设计两类实验对脑-机接口与功能性电刺激的联合系统进行了验证。离线实验部分采用网上的共享数据库,同时也自行设计了离线实验的范式,并对本文提出的脑电信号处理算法进行了验证。在线实验部分设计了实验流程,并对脑-机接口与下肢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设计,本文设计搭建了一个脑-机接口与下肢功能性电刺激的联合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使受试者通过注视频闪随意控制电刺激设备的开关,并可以使得受试者根据系统界面显示的方向想象同侧运动以控制电刺激设备对踝关节功能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根据受试者的性别和年龄自动为其匹配最适合的电刺激参数。实验数据表明,本文提出的脑电信号处理算法在离线处理运动想象脑电信号数据时的分类正确率可以达到85.36%,相较于其他脑电处理算法分类正确率较高。同时经实验验证,本文设计的脑-机接口与下肢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系统对受试者的下肢功能可以起到恢复作用。
【图文】:

下肢瘫痪,电刺激,康复训练,患者


1.1 FES 对下肢瘫痪患者的电刺激康复训性电刺激发展现状者康复日益增长的需求,目前各国正。其中一种方法是在康复治疗中使用装置可以保证患者的运动方式和尝试-肢体-大脑形成一个闭环通路,促进大,在用户被检测到适当的脑电信号时-机接口的功能性电刺激(BCIFES)有效地使 FES 的促进肢体运动功能与的神经重塑与 BCI 系统的主动神经调综合疗法,其潜在的效率比单独使用

康复训练


图 1.2 布朗大学 BCI 康复训练系统的控制是通过获取与运动过程相关的为假肢指令来完成的。迄今为止,这。美国布朗大学的 Donoghue 教授在 2,受试者可以通过脑中植入的芯片将脑这个实验验证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对furtscheller 的小组演示了一个因脊髓损EEG)的 BCI 通过 FES 控制手部抓取并将其移动到另一个位置[20],如图 1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318;TN91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Knutson JS;Gunzler DD;Wilson RD;何成奇;;对侧功能性电刺激对偏瘫患者的疗效[J];中国康复;2017年01期

2 宫萍;李春志;张娟;荣月彤;孙易南;胡佳宇;;反馈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影响的fMRI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年01期

3 杜艳芳;;功能性电刺激FES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J];现代养生;2017年16期

4 唐容;;功能性电刺激技术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康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年21期

5 王欣;王宁华;;功能性电刺激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3期

6 李宏建;;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改善卒中恢复[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07期

7 汪家琮;功能性电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J];实用老年医学;2003年01期

8 毕胜;接受下肢功能性电刺激患者的选择[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9 聂开宝,蓝宁,马亚权,林浦,汪家琮;功能性电刺激的原理、设计与应用(三)[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998年04期

10 高怀民,,蓝宁;功能性电刺激的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俏;;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对卒中早期患者步行能力的运用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15年

2 元香南;万峪岑;孙师;刘宇;李涵婷;韩璇;张立新;张志强;;步行模式下功能性电刺激对卒中患者足底压力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3 李云;;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后的康复治疗作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安静;白玉龙;胡永善;吴毅;李丽;路微波;徐一鸣;田威;;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汪皖君;巫嘉陵;刘首峰;王新平;;助力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职业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14年

6 白玉龙;张安静;胡永善;吴毅;姜鹭春;李丽;徐一鸣;路微波;;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分会第十一届全国康复学术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任惠明;郭旭;;肌电生物反馈和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A];2013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浙江省康复医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郑修元;;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梗塞大鼠的功能恢复和梗塞区巢蛋白表达的影响(英文)[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主题报告、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10年

9 薛晶晶;燕铁斌;陈月桂;曾海辉;;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影响的信度研究[A];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郝秀荣;;神经损伤后功能性电刺激配合康复手法治疗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彦;功能性电刺激有助卒中治疗[N];保健时报;2005年

2 徐茜;蓝宁:神经康复的领军人[N];科技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邱爽;下肢功能性电刺激诱发多模态生理信息解析与响应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谢楚海;复杂对指与功能性电刺激下正常与受损脊髓的功能核磁共振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3 陈默;基于功能性电刺激的足下垂步态矫正方法及系统实现[D];浙江大学;2012年

4 薛玉斌;功能性电刺激恢复周围性面瘫兔眨眼功能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5 梁振江;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对犬喉返神经再生及喉功能恢复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3年

6 王胜新;基于功能性电刺激抑制人体病理性震颤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程龙龙;BCICFES重建运动神经系统的信号处理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崔婷婷;功能性电刺激恢复大鼠瘫痪耳廓肌功能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林彦;一种脑—机接口与下肢功能性电刺激联合系统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2 谢小文;一种新型电脉冲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3 吴强;功能性电刺激下关节自适应运动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4 王炳程;基于行走模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的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5 王欣欣;强化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8年

6 夏扬;一种新型功能性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7 姜鹭春;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在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8 陈婉真;用于治疗足下垂的功能性电刺激表面电极的仿真与优化设计[D];深圳大学;2015年

9 梁玉林;作业疗法与功能性电刺激同步治疗脑梗死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胡玲;残疾人助行器的设计与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00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00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5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