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液态金属材料的S波段可重构天线设计

发布时间:2020-06-23 07:05
【摘要】:可重构天线能够适用于多场景,为天线赋予了变化发展的新特性,是未来天线研究的核心演进目标之一,传统天线由于存在自身结构属性等问题,较难实现可重构,新材料的涌现为可重构天线的设计带来曙光,新材料具备许多区别于制作传统天线材料的新颖的物质属性,为交叉学科提供了大有作为的研究空间,液态金属作为新型合金材料,与天线相结合,为天线设计带来新的思路。本文设计了基于液态金属材料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该天线在材料上是通过液态金属替代传统导体,在保留传统导体作用、保证天线结构具备良好导电性的同时,发挥出液态金属可形变、能运动的优势特点。天线在理论设计上以自相移原理为基础,用液态金属材料制作的偶极子形变来验证自相移理论,完成偶极子表面电流相位差的获取。天线阵理论为天线方向图可重构设计的核心,分析天线阵的相关理论,得到与主瓣偏转角度关联的参数,即阵元间距与阵元间相位差,在保证天线驻波系数的条件下,通过偶极子的形变为天线阵提供相位差,通过降低阵元间距尽可能实现大角度主瓣扫描。八木天线理论为天线方向图优化提供指导,鉴于存在的天线辐射方向图近乎全向、增益低、最大偏转角度小等问题,加载引向器、反射器使得天线增益提高,较引入前提高120%,引向器、反射器的规则有序流动带来主瓣最大偏转角度的提升,较引入前提高200%。电磁带隙理论为天线波束实时扫描提供保证,电磁带隙单元结构来源于参考文献,阵元间距的减小带来严重的阵元间耦合,出现天线驻波系数在波束重构过程中不满足小于2的基本要求,引入电磁带隙结构降低了阵元间耦合,使阵元驻波系数与天线阵电参数满足实时重构要求。天线的工作频率为2.4GHzWiFi频段,阵元间距为0.48λ_0,能够在±21°内实现波束可重构,阵元与引向器、反射器皆为液态金属材料构成,但控制方式有所不同,阵元选用ECC控制方法,引向器、反射器采取气泵推动,本文给出了各阵元长度的拉伸压缩的运动方向以及引向器、反射器的移动方向,为了详细说明天线的可重构过程,选取了可重构过程中的四个天线状态,给出了四个状态的天线参数,在实时可重构过程中,天线驻波系数均小于2,天线增益均大于7dBi。本文所有建模仿真优化工作均在CST Microwave Studio~?电磁仿真软件中进行,使用安捷伦N5227A型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液态金属的特性进行实物测试,用替代实验的方法,加工制作了天线重构过程中不同状态的天线实物,测试结果显示仿真和实验结果达到较好符合度,验证了课题设计的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G111.4;TN822
【图文】:

微带贴片天线,实物,柔性,贴片天线


a) 实物图 b) 仿真与实测反射系数图图 1-1 柔性微带贴片天线实物与反射系数图[10]2011 年,ShahrzadJalaliMazlouman 等人利用可伸缩硅基片实现了一种频率可重构贴片天线[11]。将液态金属注入硅橡胶基片中的方形储液罐,制造出可拉伸的金属贴片。如图 1-2 所示。文章使用耦合馈电方法,贴片天线的物理长度随拉伸状态而变化,所建立的模型实验证明可以达到 300%的拉伸形变。天线的频率重构范围为 1.3 至 3GHz,最大辐射效率 80%。

贴片天线,可重构,频率


仿真实测如图 1-1 b)。a) 实物图 b) 仿真与实测反射系数图图 1-1 柔性微带贴片天线实物与反射系数图[10]2011 年,ShahrzadJalaliMazlouman 等人利用可伸缩硅基片实现了一种重构贴片天线[11]。将液态金属注入硅橡胶基片中的方形储液罐,制造出可拉属贴片。如图 1-2 所示。文章使用耦合馈电方法,贴片天线的物理长度随拉而变化,所建立的模型实验证明可以达到 300%的拉伸形变。天线的频率重为 1.3 至 3GHz,最大辐射效率 8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云南液态金属产业异军突起[J];中国粉体工业;2017年01期

2 姚飞;;液态金属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9年05期

3 张静妙;;刘静:激活液态金属的生命[J];中关村;2018年07期

4 李振明;刘伟;赵勇青;刘峗甲;丘明;;基于液态金属的高热流密度电力设备冷却实验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7年04期

5 ;前景无限的液态金属[J];现代物理知识;2017年02期

6 ;我国液态金属研究取得新突破[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7年03期

7 ;液态金属 在科幻与现实之间[J];功能材料信息;2014年04期

8 ;比“大白”更贴心:液态金属机器人可远程拥抱[J];军事文摘;2015年12期

9 ;液态金属驱动机器人问世[J];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19年01期

10 林宽雨;;液态金属的X档案[J];科学大众(小学版);2018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月明;潘胜波;瞿雪元;浅井兹生;佐佐健介;;电磁场下液态金属保持的实验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韩东;赵仲震;纪西胜;姚婷;;小型液态金属反应堆在海洋条件下的应用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2册(核能动力分卷(上))[C];2015年

3 李东刚;;利用慢中子散射测量液态金属扩散系数[A];第三届散裂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威;杜开发;汪的华;;液态金属对钢材的腐蚀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C];2019年

5 吴泽霖;魏代坤;曹全梁;谌祺;韩小涛;;基于涡流法的液态金属合金的电阻率测量[A];第三届全国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6年

6 武振伟;刘凯欣;;液态金属微观动力学与中程原子结构的关系[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7 周洪强;孙海权;张凤国;王裴;;液态金属的层裂破碎[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康丽;;新型液态金属储能电池的进展与挑战[A];第五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2018年

9 钟浪祥;胡金亮;张博;;一种测量液态金属原子扩散的多层平动剪切技术[A];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S12.非晶合金[C];2017年

10 王道林;贺强;;超声驱动液态金属马达[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六分会: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晶晶;“终结者”真要来了?[N];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

2 记者 吴长锋;我学者研发出液态金属驱动机器人[N];科技日报;2018年

3 记者 李大庆;液态金属不仅会变形还会变色[N];科技日报;2018年

4 记者 筱椿;宣威经开区 扎实推进液态金属产业发展[N];云南经济日报;2019年

5 佳丽;我国液态金属研究获新突破[N];中国航空报;201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沈良斌;液态金属又添新产品[N];曲靖日报;2019年

7 记者 张俊;理顺体制机制 厘清发展思路 尽快实现液态金属产业化发展[N];曲靖日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陈丽娟 严超君;看曲靖如何玩转神奇的液态金属[N];曲靖日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赵洋洋;宣威打造“中国液态金属谷”[N];曲靖日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李大庆;从冷热刀到液态金属 17年他玩转跨界创新[N];科技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佳佳;聚变堆高温强磁场液态金属流动传热与传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2 孟献才;聚变装置中相关材料在液态锂中的腐蚀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张海涛;高压对液态锆、镍及合金凝固微结构演变影响的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4 游曦鸣;液态锂与冷却剂相互作用爆炸特性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钟云波;电磁力场作用下液态金属中非金属颗粒迁移规律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大学;2000年

6 谷廷坤;合金熔体局域结构的实验及从头算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马坤全;液态金属芯片散热方法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8 周丽丽;液态金属铅凝固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特性的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9 蒋元祺;液态金属快凝过程中团簇结构遗传与演变特性的密度泛函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10 李根;液态金属及碳纳米管强化界面传热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安;液态金属电池状态估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梁南南;基于ECT系统对铸模内液态金属流动状态的可视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9年

3 黄世蒙;液态金属自蒸发磁流体发电机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4 孙志远;基于液态金属材料的S波段可重构天线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杨智琴;液态金属的电驱动及其可重构天线辐射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朱二磊;高压控型液态金属电极电火花加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7 杨锦斌;基于液态金属的柔性电极电路的设计、制造及应用[D];深圳大学;2018年

8 常皓;液态金属建筑电路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9 祝家银;垂直圆管内液态金属湍流混合对流换热的大涡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10 赵琪;液态金属/硅橡胶功能性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26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726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5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